純美蘋果園
跑團活動區 => 網團活動區 => 炸裂大坑 => 主题作者是: 弑君者伊恩 于 2016-01-13, 周三 07:59:03
-
因为是吃这口饭的(加上有强迫症),所以对翻译中遇到的、又发现有扩散趋势(或者已经扩散救不回来的)明显问题特别较真。加上特别喜欢喷人和指指点点,所以就把一些对现有的“不当”译名的建议译法和理由都列出来吧!
不喷大陆和港台的习惯译名差异。(擎天柱vs柯博文vs无敌铁牛)
作出了被我吐槽的翻译的译者们:我并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
每个问题发一楼好了。都会整理在主楼。
游戏术语
drain - 流失
这个词的现有翻译是“吸取”,通常用于“属性吸取”和“能量吸取”。实际上,“吸取”的翻译是极不准确和误导性的。“吸取”这个词在汉语中的语义毫无疑问地是“一方通过吸的方式获得了另一方的某物”,但是此处的drain在规则里的意义是某项能力的永久性丧失,并没有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的概念。虽然drain的字典释义里并无“流失”一条,但是此处表达的意思类似于“没有吸取者,但是被吸取了出来”,概括为汉语可以说“抽离”。考虑到“抽离”和“流失”的含义接近,流失确实是最能表达意思,最上口并且最易让人理解的。被伤害的东西可以回复,而流失掉的东西就回不来了。
disarm - 缴械
现在的常用翻译是“卸除武器”或“卸武”。相较于“缴械”,“卸除武器”也是准确的说法,缺点是过长而且可以被缴械这一既有词汇替代。至于“卸武”,完全是为了生凑两个字而强行缩写。翻译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不要生造词汇、生做缩略词,尤其是在现有常用汉语能完全表达原来意思的情况下。这是既不便于理解,也不上口的。作为翻译,水平颇低。可能有人会说,卸武也是汉语里存在的说法。诚然,卸武不仅仅出现在trpg规则翻译中,还出现在其他一些游戏的翻译里。不过,只要在搜索引擎上搜寻“卸武”二字,就会发现几乎找不到游戏之外的正常文章。
职业能力
eidolon - 幻灵
既然已经已经打死了“精神向导”并且已经被普遍接受了,就没有多解释的必要了。
gunslinger - 枪手
恕我无礼(和没有get到梗),这他妈好端端的中文里有的词为啥要用“铳士”的日文写法?
talent - 绝技
这个Rogue职业能力常备译为“(盗贼)天赋”。实际上,talent一词有两种意思,分别代表先天的“天赋,天资”与后天的“(独特)才能”,而rogue职业能力的talent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后天习得的,取的并非“天赋”之意。为了准确、精炼表达“后天独特才能”的意思,且多数talent实际上是“技巧”而非“绝活/绝学”,故而“绝技”是较为妥当的译名。
装备和附魔
brawling - 搏击
不知为何被误译成了“喧哗”,在发帖时还经常看到有人将这个附魔继续称作喧哗,看的特别别扭。看到brawl-就应该想到徒手斗殴了,这个附魔的效果也是加徒手攻击的。+1搏击皮甲听起来也比殴斗皮甲或者拳击皮甲要好的多(对各类需要穿这种护甲的人群都适用)。
世设名词
注:许多世设名词的读音都可以在pf维基上找到注音,它们使用的不是音标,而是(我不知道怎么形容的)常见英语读法。
现行的许多已翻译模组里有一些名词的翻译是有明显读音错误、梗没找对或者不雅观的
Absalom - 阿布萨拉姆 / 亚卜撒冷
这个词语的维基发音是AB-sah-lahm。此处的h是虚音,并不发音,作用是第一个h阻隔开了sa和l(防止连读后发音成sal“骚”),第二个阻隔了la和m(防止发音成lam“兰姆”)。故而,完全按照读音的音译就是“阿布萨拉姆”。“艾巴萨罗姆”的翻译基本是乱翻。萨拉姆的翻译有一个三次元的非洲例子,那就是“达累斯萨拉姆”。
这个词的另一个可选翻译是“亚卜撒冷”,如果你坚持Absalom中明显的耶路撒冷梗的话。除了Absalom中撒冷梗以外,还有一条翻译成撒冷的论据:这就是虽然我不懂阿拉伯语,但是我在对阿拉伯语的拉丁写法和汉语译名的观察中,发现salom,salem和salam的词尾在汉语中往往均被译为萨拉姆,这很可能是因为这三种不同的拉丁写法对应的是阿拉伯同一个词的不同方言发音。
建议翻译中的“阿”和“亚”可以随意选用,“卜”和“布”亦然。它们都符合翻译的惯例。
Andoran - 安多兰
维基注音是ann-DOHR-ann。如先前所说,H是用来分音的虚音H。有个东西叫连读(只要条件允许,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连读)(说法语不连读会被当成乡下人或者被用关怀的眼神看),所以最后是rann而不是ann。do字的末尾也不带r音。所以并不是“安多安”。
Magnimar - 伟迹城
举世闻名的玛格尼玛城英文名其实由含义分明的两部分组成:Magni-和-mar,而Magni-和-mar正是对应“伟”和“城”。这座城市的设定里,“伟”的的确就是包括但不限于断桥、桥柱、高塔、灯塔和全城的纪念碑在内的古迹。选择这个译名是对城市名的意译,主要原因是“妈个你妈”实在不符合这座神秘而包涵底蕴的城市的风格。这个译名唯一的问题是有一本世设书叫做Magnimar, City of monument。按此翻译会变成《伟迹城,伟迹之城》!但是在其他方面,私以为都比妈个你妈要好得多。
虽然城市名通常不应采用意译,但是对地名的意译的确可能存在,举一个典型的非洲例子,“科特迪瓦”又被译作“象牙海岸”,而“佛得角”则是前半部分音译、后半部分意译。
重要人名
Ambrus Valsin - 安布鲁斯·瓦尔辛
目前常见的错误翻译是“安姆布鲁斯”。Ambrus是三次元人名,在多种语言中均有,根据新华通讯社译名室出版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标准译名为:安布鲁斯(英、罗)、安布吕(法)、翁布鲁什(匈)、安布鲁什(塞,此时s上有波浪线符号)。Valsin译作瓦尔辛完全符合译名译法,不过如果此人有浓郁西班牙风格,则应译为巴尔辛。考虑到PF并未明确表示Ambrus Valsin和三次元民族的对应关系,安布鲁斯·瓦尔辛是最佳的翻译。
一个基本的构词和发音规律:在英语、法语等诸多语言中,b(和p)前不存在n,此时的n都写作m,不发m音或m音很弱,是后鼻音的尾音和与b和p间的过渡音,在口语中更常被省略,因此没有译“姆”的必要。参见ambitious, embrace, impossible等词汇的发音。
-
这一楼放不那么振振有词的内容,还有年轻时犯下的没有被喷和改正的错?
-
Absalom - 阿布萨拉姆 / 亚卜撒冷
这个词语的维基发音是AB-sah-lahm。此处的h是虚音,并不发音,作用是第一个h阻隔开了sa和l(防止连读后发音成sal“骚”),第二个阻隔了la和m(防止发音成lam“兰姆”)。故而,完全按照读音的音译就是“阿布萨拉姆”。“艾巴萨罗姆”的翻译基本是乱翻。萨拉姆的翻译有一个三次元的非洲例子,那就是“达累斯萨拉姆”。
这个词的另一个可选翻译是“亚卜撒冷”,如果你坚持Absalom中明显的耶路撒冷梗的话。除了Absalom中撒冷梗以外,还有一条翻译成撒冷的论据:这就是虽然我不懂阿拉伯语,但是我在对阿拉伯语的拉丁写法和汉语译名的观察中,发现salom,salem和salam的词尾在汉语中往往均被译为萨拉姆,这很可能是因为这三种不同的拉丁。
建议翻译中的“阿”和“亚”可以随意选用,“卜”和“布”亦然。它们都符合翻译的惯例。
-
Magnimar - 伟迹城
举世闻名的玛格尼玛城英文名其实由含义分明的两部分组成:Magni-和-mar,而Magni-和-mar正是对应“伟”和“城”。这座城市的设定里,“伟”的的确就是包括但不限于断桥、桥柱、高塔、灯塔和全城的纪念碑在内的古迹。选择这个译名是对城市名的意译,主要原因是“妈个你妈”实在不符合这座神秘而包涵底蕴的城市的风格。这个译名唯一的问题是有一本世设书叫做Magnimar, City of monument。按此翻译会变成《伟迹城,伟迹之城》!但是在其他方面,私以为都比妈个你妈要好得多。
虽然城市名通常不应采用意译,但是对地名的意译的确可能存在,举一个典型的非洲例子,“科特迪瓦”又被译作“象牙海岸”,而“佛得角”则是前半部分音译、后半部分意译。
-
eidolon - 幻灵
既然已经已经打死了“精神向导”并且已经被普遍接受了,就没有多解释的必要了。
-
drain - 流失
这个词的现有翻译是“吸取”,通常用于“属性吸取”和“能量吸取”。实际上,“吸取”的翻译是极不准确和误导性的。“吸取”这个词在汉语中的语义毫无疑问地是“一方通过吸的方式获得了另一方的某物”,但是此处的drain在规则里的意义是某项能力的永久性丧失,并没有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的概念。虽然drain的字典释义里并无“流失”一条,但是此处表达的意思类似于“没有吸取者,但是被吸取了出来”,概括为汉语可以说“抽离”。考虑到“抽离”和“流失”的含义接近,流失确实是最能表达意思,最上口并且最易让人理解的。被伤害的东西可以回复,而流失掉的东西就回不来了。
-
gunslinger - 枪手
恕我无礼(和没有get到梗),这他妈好端端的中文里有的词为啥要用日文写法?
-
玩蛋了!这样一喷,官中就又不敢苟同果园,又生不出来赚钱,就会转头干掉果园pf,导致伊恩恩被拉出去tjjybb! :em028
不过我希望看到更多 :em021
等一下居然是活着的伊恩
-
invisible - 不可见(的)
经常被误译为“隐形”。invisible是一个状态,而非隐形能力(invisibility)。invisible包括但不限于invisibility。虽然在状态描述中参照了隐形,但并非完全对应。举例来说,一个在黑暗中的兽人对普通人类来说是不可见的;一个在隐雾术中的生物对远处的其他生物也是不可见的——但是它们都并非隐形。这样翻译可以让规则用词更为严谨,避免一些判定上的纠纷。上文中的兽人在攻击人类时就能忽视人类AC上的敏捷加值,因为他对人类是“不可见”的。如果将invisible翻译成规则“隐形的”,那这个兽人因为不是隐形的,可就没法偷袭这个人类啦。
-
Andoran - 安多兰
维基注音是ann-DOHR-ann。如先前所说,H是用来分音的虚音H。有个东西叫连读(只要条件允许,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连读)(说法语不连读会被当成乡下人或者被用关怀的眼神看),所以最后是rann而不是ann。do字的末尾也不带r音。所以并不是什么“安多安”。
-
玩蛋了!这样一喷,官中就又不敢苟同果园,又生不出来赚钱,就会转头干掉果园pf,导致伊恩恩被拉出去tjjybb! :em028
不过我希望看到更多 :em021
等一下居然是活着的伊恩
诶嘿嘿!
-
brawling - 搏击 (护甲附魔)
不知为何被误译成了“喧哗”,在发帖时还经常看到有人将这个附魔继续称作喧哗,看的特别别扭。看到brawl-就应该想到搏击了,这个附魔的效果也是加徒手攻击的。+1搏击皮甲听起来也比殴斗皮甲或者拳击皮甲要好的多(对各类需要穿这种护甲的人群都适用)。
-
disarm - 缴械
现在的常用翻译是“卸除武器”或“卸武”。相较于“缴械”,“卸除武器”也是准确的说法,缺点是过长而且可以被缴械这一既有词汇替代。至于“卸武”,完全是为了生凑两个字而强行缩写。翻译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不要生造词汇、生做缩略词,尤其是在现有常用汉语能完全表达原来意思的情况下。这是既不便于理解,也不上口的,作为翻译水平颇低。可能有人为说,卸武也是汉语里存在的说法。诚然,卸武不仅仅出现在trpg规则翻译中,还出现在其他一些游戏的翻译里。不过,只要在搜索引擎上搜寻“卸武”二字,就会发现几乎找不到游戏之外的正常文章。
-
Ambrus Valsin - 安布鲁斯·瓦尔辛
目前常见的错误翻译是“安姆布鲁斯”。Ambrus是三次元人名,在多种语言中均有,根据新华通讯社译名室出版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标准译名为:安布鲁斯(英、罗)、安布吕(法)、翁布鲁什(匈)、安布鲁什(塞,此时s上有波浪线符号)。Valsin译作瓦尔辛完全符合译名译法,不过如果此人有浓郁西班牙风格,则应译为巴尔辛。考虑到PF并未明确表示Ambrus Valsin和三次元民族的对应关系,安布鲁斯·瓦尔辛是最佳的翻译。
一个基本的构词和发音规律:在英语、法语等诸多语言中,b(和p)前不存在n,此时的n都写作m,不发m音或m音很弱,是后鼻音的尾音和与b和p间的过度音,在口语中更常被省略,因此没有译“姆”的必要。参见ambitious, embrace, impossible等词汇的发音。
-
drain - 流失
这个词的现有翻译是“吸取”,通常用于“属性吸取”和“能量吸取”。实际上,“吸取”的翻译是极不准确和误导性的。“吸取”这个词在汉语中的语义毫无疑问地是“一方通过吸的方式获得了另一方的某物”,但是此处的drain在规则里的意义是某项能力的永久性丧失,并没有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的概念。虽然drain的字典释义里并无“流失”一条,但是此处表达的意思类似于“没有吸取者,但是被吸取了出来”,概括为汉语可以说“抽离”。考虑到“抽离”和“流失”的含义接近,流失确实是最能表达意思,最上口并且最易让人理解的。被伤害的东西可以回复,而流失掉的东西就回不来了。
因為從3e時奇幻修士會就把drain翻成吸取,然後就一路用到現在了
-
drain - 流失
这个词的现有翻译是“吸取”,通常用于“属性吸取”和“能量吸取”。实际上,“吸取”的翻译是极不准确和误导性的。“吸取”这个词在汉语中的语义毫无疑问地是“一方通过吸的方式获得了另一方的某物”,但是此处的drain在规则里的意义是某项能力的永久性丧失,并没有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的概念。虽然drain的字典释义里并无“流失”一条,但是此处表达的意思类似于“没有吸取者,但是被吸取了出来”,概括为汉语可以说“抽离”。考虑到“抽离”和“流失”的含义接近,流失确实是最能表达意思,最上口并且最易让人理解的。被伤害的东西可以回复,而流失掉的东西就回不来了。
因為從3e時奇幻修士會就把drain翻成吸取,然後就一路用到現在了
我知道,喷的就是这个!同时也喷那些不知道怎么翻就沿用下来的笨笨咯
-
talent - 绝技
这个Rogue职业能力常备译为“(盗贼)天赋”。实际上,talent一词有两种意思,分别代表先天的“天赋,天资”与后天的“(独特)才能”,而rogue职业能力的talent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后天习得的,取的并非“天赋”之意。为了准确、精炼表达“后天独特才能”的意思,且多数talent实际上是“技巧”而非“绝活/绝学”,故而“绝技”是较为妥当的译名。
-
欸嘿嘿 白貓笨笨 :em024
-
大势所趋,都是大势所趋啊
-
伊安安說的類似拼音的東西 我猜可能是 英語國際音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B%B1%E8%AA%9E%E5%9C%8B%E9%9A%9B%E9%9F%B3%E6%A8%99) 這東西?
-
我觉得铳士听起来比枪手更有逼格诶(
是不是因为翻译比较精日的原因呢 :em032
一个想法,一定不对
-
伊安安說的類似拼音的東西 我猜可能是 英語國際音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B%B1%E8%AA%9E%E5%9C%8B%E9%9A%9B%E9%9F%B3%E6%A8%99) 這東西?
应该不是。我说是wiki上对读音的简易标法,可以解释成“读音注解”
比如给 曌 注音为“照”,就是这种读音注解。注音为"zhào"或者“ㄓㄠ”,就是普通的拼音,也就是白猫说的“音标”。
-
我回個文註記一下,之後再針對一些確實有問題的地方做譯文修正吧。
-
枪手确实比铳士更合适,因为gun确实对应枪,而铳则是一种枪,是gun的子类,而且……输入法好打!
吸取会造成歧义,这个我也觉得修改很有必要。
-
於是安多安已經成為了歷史錯誤改不回來了
-
枪手确实比铳士更合适,因为gun确实对应枪,而铳则是一种枪,是gun的子类,而且……输入法好打!
但是現在的科技等級有一大批人還在用槍(spear/lance)啊,在中文對話裡自稱槍手不是反而可能有歧異嗎?
-
枪手确实比铳士更合适,因为gun确实对应枪,而铳则是一种枪,是gun的子类,而且……输入法好打!
但是現在的科技等級有一大批人還在用槍(spear/lance)啊,在中文對話裡自稱槍手不是反而可能有歧異嗎?
中文里,枪兵一般指冷兵器,枪手一般指热兵器,几乎没有反过来的情况,所以没有歧义
-
Andoran - 安多兰
维基注音是ann-DOHR-ann。如先前所说,H是用来分音的虚音H。有个东西叫连读(只要条件允许,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连读)(说法语不连读会被当成乡下人或者被用关怀的眼神看),所以最后是rann而不是ann。do字的末尾也不带r音。所以并不是什么“安多安”。
疑惑,這是在吐槽官方的注音有誤然後另外自己改念法嗎?另外加爾特/哈利特語才是法國/法文吧?還跟安道爾的稱謂詞Andorran撞音了。
姑且不論英文出版物裡的Andoran是不是法文,連讀一般是發生在詞與詞之間,而不是詞內的字與字之間吧?
另外你是怎麼斷言H是用來分音的虛音,而不是確保讀者把a (sah, lahm)念作"ɑː"而非"æ",及把o (DOHR)念作"ɔː"而非"ʊ"的注音?都已經用" - "分音了幹嘛還要用虛音H來分音?(從這點順便回頭詢問你怎麼判斷AB-sah-lahm的開頭A是ɑː音而不是æ或ə的?)
再說作者特地斷成An-dor-an就是不想要讀者把r跟後面的an連著讀的意思吧?不然他大可直接標成ann-DOH-rann不是嗎?
-
说法语只是顺口一提,并不是说这里是法语。英语也有连读,这里的所谓“注音”,其实是三个“词”,而不是你所说的“词内”。在Ann,Dohr和Ann三个词之间,应该进行连读。
H“分音”是我的表述还不够清晰。我想表达的是避免发出dor音而非dohr音,实际上就是你所说的明确o的发音,其实你我的表述是对过程和结果的两种解释,殊途共归。在这个问题上,你的说法是更为准确并正确的。这并不影响译名,也更肯定了an-dor-an的音节划分中,an前仍然跟r音。
-的作用是标识出“这是一个音节”,遇到复合的元音时,到底是一个音节还是两个音节是很重要的,比如“ea是rea-ding还是re-ac-tive?”。它的分音功能仅限于此,并不能单独分出一个不能独立构成音节的辅音。要分开原因和辅音时就需要我说的所谓“分音”的h的帮助,如ab-sahl中的h,当然,说它是用来分音的,那正如我在主贴所说,是为了不读出sal音,也就是你说的明确读出sah音。
-
AB-sah-lahm,sa跟l之間已經用 - 隔開了?不同音節的字本來就不該混著讀吧?而既然 - 是在分隔音節,在同個詞裡的不同音節應該連讀嗎?Andoran不是像airport或moreover之類可以被拆分成複數個有意義單詞的合成詞,在這裡套用連讀適當嗎?
另外如Vudra: VOO-drah[ɑː]和Baba Yaga: BAH-ba YAH-guh[ə](芭貝雅戈...?)的末尾h後面已經沒有其他音了?
最後,如果要ran的音,幹嘛不在區隔音節時直結拆成Ann, Doh, Rann?
-
drain 我觉得翻译成抽离比流失更好。因为在状态、特殊能力和怪物通用规则中都有这个词,有的偏向于状态,有的偏向于动作。
翻译成抽离的话,懒人就可以直接替换,不用分别处理啦!
-
感觉不少错是从3e时期就一只留下来的错误
-
我回個文註記一下,之後再針對一些確實有問題的地方做譯文修正吧。
我可以提一个建议吗?
建议将怪物通用能力Frightful Presence(现译“气势凶猛”)更改一下译法。
因为现译名会与Ferocity(现译“凶猛”)混淆,并且“气势凶猛”看起来也不太像一个能力名称,这样还不如逐字翻译成 “可怖仪态/恐怖现身”来得好。
不过我的建议是按能力效果翻译成【凶威】。因为这个能力主要是一些很强大的生物拥有,比如真龙,恶魔领主,通常都是威名赫赫,而且这个能力的效果就是让对手害怕,所以译作凶威比较恰当。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很多奇幻作品里,龙都一个能力是“龙威”,与该能力类似,甚至一些dnd作品里都翻译成龙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