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美蘋果園

跑團活動區 => 私有分區 => Masquerade => 主题作者是: 佐鳥かなこ 于 2012-05-09, 周三 19:47:39

主题: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2-05-09, 周三 19:47:39
天南地北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2-05-09, 周三 19:47:49
一輪半月,片狀的卵石如環鑲嵌在一面鮮紅的隆起上,被切削成平整的面。
淡淡白色的軟管渴求氧氣與鮮血的滋潤,柔肉有如少女的唇瓣般輕輕張闔。

身體的主人還沒理解發生了什麼事情,征怔地仰起僅存的下顎遙望揮下那一彎銀刃的Ancilla。

那是一座壞了的噴泉,失去了下顎以上頭部的男人。
一座只會短暫地噴發出罪人的血液,留下乾癟腐敗屍身的噴泉。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2-05-09, 周三 20:13:44
傷口越隱蔽就會越難好,以前母親是這麼告訴我的。

...我等之友,乘著歌聲飛揚吧,給這乾涸的大地短暫的滋潤。

...在我之上乃女神摩莉根,亦即藉由黑鴉的詛咒,屏退指染純潔韭花(少女)的災厄之人。

...在我之上乃太陽之光,藉由漿果與檞寄生的守護,化作刺穿敵人的閃耀之鎗。

...我乃湖之妮妮安妮末裔,我在「」乞求,亦即藉由朝露與檞寄生的守護,消彌那札的憤怒。

...我乞求。我乃湖之妮妮安妮末裔,藉由朝露與檞寄生的守護,亦即由狄安‧凱西特之處,將生命之泉分享給汝。因此,昂揚吧。

...汝當知曉汝之弱小,因此,汝不可抗拒於我。

...舞蹈吧,我等之友,汝等軀幹乃魔牛之角,在大地的默許下束縛踐踏汝等之人吧。

...我在圓錐之下乞求力量,由哥布紐之鎚下借來光之神的鎗矛。以閃耀之「」擊退來自「」的災厄。

...我在圓錐之下乞求力量,亦即藉由風與大地的加護,化為大步奔行之足。

...我乃湖之妮妮安妮末裔,乞求既非大地也非天空的飄渺之風,化為阻擋災厄的不可詰之盾。

...一無所知的小石子啊,請聽我訴說。譬如朝露,日升月沉。在我通過之後,汝仍將一無所知。

...我乃鍛造聖劍的湖中之女,因此,以此鮮血為契。祭品乃此仇敵,以其血肉奉獻與汝。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2-05-10, 周四 06:28:05
端莊:-10:立如芍藥、座若牡丹;行如百合綻放。你視有辱德言容功之行如大敵,即使面前就是三代之仇也不會破壞自己的形象。

難以親近的(CP-5):任何對你的感情絆篤值無法超過你設定相應感情的絆篤值之和,你不認識的對象對你的印象檢定-1。

失感情症:-10:你有感情認知上的障礙,顯得精神錯亂而總是處於高壓力下。你的精神力-2,周圍人對你的印象檢定同樣-2。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3-12-27, 周五 14:58:12
  EXternal Conservation Assistant System
姓名:外部保全支援系統 EXCA 玩家: 佐鳥カナコ
職業:1級盾之少女 (http://www.d20pfsrd.com/classes/base-classes/magus/archetypes/paizo---magus-archetypes/skirnir)
種族:機人   性別:N/A   陣營:絕對中立  信仰:無
體型:中等   年齡:不詳    身高:5呎4吋  體重:200磅
慣用手:兩利  瞳色:翡翠色   髮色:藍銀色   膚色:金屬灰、酪色
語言  :通用語、Hallit、Abyssal、Celestial、Machine code

背景元素:Stolen Fury
天賦職業:魔戰士

總等級     1   職業 盾之少女
經驗值     0   等級   1  
下一級  2000/5000/9000

力量 :17│+3[17]
敏捷 :16│+3[14+2種族]
體質 :13│+1[13]
智力 :18│+4[16+2種族]
睿智 : 8│-1[ 8]
魅力 : 5│-3[ 7-2種族]

先攻權:+3          速度:30ft/x4
生命值:10[HD8;8+1+1]
AC :19[+4皮鱗甲,+2重鋼盾,+3敏捷]

觸碰 :12     遲滯:16
強韌 : 3[2+1(體質)]
反射 : 3[0+3(敏捷)]
意志 : 1[2-1(睿智)]
  心靈效果、麻痹、毒以及眩暈+4種族加值
  不會疲勞或力竭,並且免疫疾病和睡眠效果
  不能獲得士氣加值,並免疫恐懼效果和任何基於情感的效果。

BAB :+0    CMB: 3[3+0(BAB)]
           CMD:16[10+3+3+0(BAB)]
           (對惡魔+2)
攻擊 :
 寒鐵盾刺+3穿刺 [1d6+3/4 *2]
 寒鐵戰輪+3揮砍 [1d8+3 *2 30ft]
(http://i.imgur.com/X6zEfHP.jpg) (http://www.pixiv.net/member_illust.php?mode=medium&illust_id=33351847)

武器 :重型寒鐵盾刺
防具 :皮鱗甲,精製重型鋼盾(硬度:10/12,HP:20/30)

技能點數:9[(4)x1+4+1]
               投 屬 本 專 道 種 職
技能  :特技動作  + 5[1+3+3  -2    ]
     攀爬    + 5[1+3+3  -2    ]
     察覺    + 7[1-1+3    +2+2]
     工藝:構裝體+ 8[1+4+3        ]
     知識:地下城+ 8[1+4+3        ]
     知識:工程學+ 8[1+4+3        ]
     知識:界域 + 8[1+4+3        ]
     解除裝置  + 5[1+3+3  -2    ]
     法術辨識  + 8[1+4+3        ]

專長  :精通盾擊   [    1級時取得]
     奉天承運   [   戰役獎勵專長]察覺、特技動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術能力:1級魔戰士,專注+4(3/1)
     All 0-Level
     Color Spray, Shocking Grasp, Vanish, True Strike, Feather Fall, Jury-Rig, Enlarge Person
次級電爪    光亮/鬼火/舞光 偵測魔法      暈眩         魔手/開關  閱讀魔法
Selected Spark, Burst Radiance, Cone Sense Magic, Selected Lock Ward, Selected Lift, Personal Decipher;
虹噴          電爪           消去      真擊       羽落    緊急修補     變巨
Cone Radiance Spray, Selected Shock Arc Boost, Personal Fade, Personal Predict, Burst Glide, Selected Fortify, Selected Enhance Form.

特殊能力:英雄點 (1)
     黑暗視覺60尺
     昏暗視覺
     構裝生物(成為能力目標時,同時視為人形生物及構裝生物)
     靈敏感官(察覺檢定+2)
     構裝外表(disguise humanoid時受-4減值 混入人群隱沒身跡的相關bluff與stealth同)
     無感情 (察言觀色-4)
     肢體防禦(手臂視同重型鋼盾,自由動作變形。擊破至HP-10視同右臂斷裂。)
     Nanite Surge(+4)
     奧能力池(5/+1/遭遇回復:1)
     戲法
     奧術連結(重型鋼盾,每日一個free法術)
     巫士之盾(盾牌無法術失敗率,專長學習時等效戰士等級)
     機械斥候(魔寵,Clockwork Spy)

物品(隨身):
  物品名稱     數量  價格(金幣) 重量(磅)
  旅行者束裝     1   (不計)  (不計)
  皮鱗甲       1    60    25(Lamellar, leather)
  精製重型鋼盾    1     -    15
  寒鐵盾刺      1    20     5
  寒鐵戰輪      2     4     2
  法術材料包     1     5     2
           小計:   89G   49磅
物品(皮箱):
  物品名稱     數量  價格(金幣) 重量(磅)
  行李箱       1     2     2
  法術書       1     -     3
  水袋        1     1     4
   煤油       4   0.4     -
  炭筆        1   0.5     -
  保養工具      1     5     2 Kit, Gear Maintenance
  盜賊工具      1    30     1
  鉤爪        1     1     4
  麻繩        1     1    10
           小計: 40.9G   26磅

負重狀態    :
  戰鬥(49磅/ 86磅)[輕度負重]
  平時(75磅/ 86磅)[輕度負重]

負重程度   負重量     最大敏捷加值 檢定減值   奔跑
輕載     86磅     正常            X4
中載    87-173磅  +3     -3     X4
重載   173-260磅  +1     -6     X3
最大負重 抬離地面 推/拉
260磅 520磅 1300磅

1 Improved Shield Bash
3 Weapon Focus(Heavy Shield)
5 Sheild focus
5 missile shield
7 Intensify Spell
9 Ray shield
9 spellbreaker
11Greater Weapon Focus(Heavy Shield)
11Rime Spell
13Preferred Spell(ShockingGrasp)
15Spell Perfection(ShockingGrasp)

Spell Penetration
Extra Arcane Pool
Combat Casting
Rime Spell
Lunge
Arcane Strike
Toughness

3 Arcane Accuracy
6 Empowered Magic
9 spellbreaker
12Ghost Blade
15Quickened Magic

Maximized Magic
Spell Blending
Accurate Strike
Ghost Blade
Arcane Edge

1 Improved Shield Bash
3 Combat Casting
5 Two-Weapon Fighting
5 Weapon Focus(Heavy Shield)
7 Weapon Specialization(Heavy Shield)
9 Shield Slam
11Improved Two-Weapon Fighting
11Double Slice
13
15Shield Master

無信者自愈(Godless Healing)
你擅長通過凝聚信念的力量進行某種復雜的技藝來壓制疼痛,而非依賴信仰之力。
先決條件:不能信仰神祗(Cannot have a patron deity)
好處:每日1次,當你的生命值降低至總生命值的一半或更低時,你可以以移動動作治療自身的傷害,數值為1d8 + 你的總生命骰點生命值。這是一個超自然能力。
特殊:你能夠多次選取該專長。每次你選取該專長,每日治療自身的次數額外增加1次。


战地维修(Field Repair)
  即使手边没有趁手工具,你也可以对破损的武器和盔甲进行应急处理。
  先决条件:工艺4级。
  专长效果:如果你在破损的道具的对应工艺技能上已受训,你可以在没有材料成本和只有简易工具的情况下进行修复,并且没有手艺技能检定惩罚。如果你花费一整天,该物品将会恢复1点加上原最大生命值1/4的生命值。此外,如果一把火器由于哑火而破损、一台攻城兵器由于掉链而破损或是一件〔易碎〕武器破损(或其他类似情况),你可以进行一次对应物品类型的DC的工艺检定。如果检定成功,物品的破损状态被移除。
  通常状况:使用简易工具会导致手艺技能有-2罚值。修复物品需要原材料。


 Arcane Strike (Combat)

You draw upon your arcane power to enhance your weapons with magical energy.

Prerequisite: Ability to cast arcane spells.

Benefit: As a swift action, you can imbue your weapons with a fraction of your power. For 1 round, your weapons deal +1 damage and are treated as magic for the purpose of overcoming damage reduction. For every five caster levels you possess, this bonus increases by +1, to a maximum of +5 at 20th level.

Shield Focus

Missile Shield
主题: 赤化華族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1-03, 周五 17:06:33
赤倉紅緒(あかくら べにお)

  第四代華族,父親出生在那個藩屏意識式微的年代,對於自己受盡恩惠的環境下感到質疑、秘密投入共產主義的地下
活動。雖然懷抱著理想,卻越來越走向右翼社會主義的道路。而他的女兒逐漸長大成人後,察覺到父親年輕時與現在的行
為之間的矛盾,從而感到憤慨。

  少女自幼被同時作為華族和一名社會主義者培養,她與她的父親蓄意維持著一種疏離的態度,以佯裝成僅只是個叛逆
的年輕人,卻做為其代表從求學階段起就積極參與細胞工作。雖然因為並非第一線人員及其身分而免於入獄,她也被查出
與運動人士有所交流而曾數度被愛國份子監禁,緋紅的錦絵下肌膚佈滿了怵目驚心的瘀青。但也正因為有過這些經驗,讓
她能夠抬頭挺胸地迎向所有威脅,散發出過人的魅力。

  憑藉著公爵家的特權免試進入帝國大學,成立了自己的學習會,同時也發揮其表演天分在築地的劇場策畫啟蒙公演。
成長為女人的她,在貧困的社會、逐漸扭曲的家族力量與環境的打壓下,憑藉著才貌與頑強的韌性朝自己的目標前進。

設定
 時代:大正十五年 玩家:佐鳥かなこ
 姓名:赤倉紅緒  身高:161㎝  體重:51㎏
 性別:女     職業:異議份子  學歷:大學
 瞳色:黑褐色   髮色:黑色    膚色:酪色
 出身:東京府   居所:東京市上目黒
 TAG:女學生、華族、社會主義者、役者

屬性
 HP:11/11 力量: 8 智力:15 教育:12   
 理智:70/70 敏捷: 9 意志:14 年齡:21   
 MP:14/14 體質:11 外貌:13 資產:10   

檢定
 靈感:75 幸運:70 閃避:54

戰鬥
 十四年式拳銃*2 80%近程[1d8/穿刺]
 彈倉:■■■■■■■■/■■■■■■■■(8/8)

技能(職業240/個人150)
名稱     基本  職業  個人  總值
 藝術:戲劇   5      30  35
☆藏匿     15  15      30
☆信用     15  40      55
☆閃躲     18  30   6  54
☆快速交談    5  60      65
☆手槍     20  60      80
 聆聽     25      44  69
 母語     60          60
 心理學     5      70  75
☆潛行     15          15
☆追跡     15  35      50
 克蘇魯神話   0   0   0   0 
(http://i.imgur.com/EJKldAN.jpg)

物品
 隨身:荷包、化妝鏡、香粉與化妝水、證件與駕照、證件(偽)、多用途摺疊刀、火柴、手套、方巾、槍套、備用彈倉
足量、滅音器、筆與手冊。
 財產:一座偏僻的店面(集會所)、一屋子書、一輛Ford A型汽車。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3-12, 周三 19:28:26
The T-107 is a near-future main battle tank developed by the Misrane Defense Systems. It is the first tank to be armed with a 152 mm smoothbore gun, larger than any other current main armaments of any tanks built in the world, larger than the M1A1 Abrams and T-90. Its size will be bigger than the T-90 to accommodate its 152 mm smoothbore gun, and will also be fitted with newer and stronger diesel engines to increase its speed in the battlefield.

    T-107 wrote:General Characteristics:

        Weight: 46.5 tonnes (45.8 LT; 51.3 ST)
        Length: 9.53 m (31 ft 3 in)
        Width: 3.78 m (12 ft 5 in)
        Height: 2.22 m (7 ft 3 in)
        Crew: 3
        Armor: Steel-composite-reactive blend
        Primary Armament: 152 mm smoothbore gun with ATGM capability; mainly 9M119 Svir
        Secondary Armament: 7.62 mm coaxial machine gun, 12.7 mm anti-aircraft machine gun
        Engine: V-96 12-cyl. diesel - 1,250 hp (919 kW)
        Power/weight: 26.9 hp/tonne (19.8 kW/tonne) for V-96 12-cyl. diesel engine
        Suspension: Hydropneumatic Suspension
        Operational Range: 550 km (340 mi)
        Speed: 60 km/h (37 mph)


    Price:

        Unit: $8-10 Million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3-16, 周日 13:59:04
Electrothermal-chemical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4-14, 周一 06:22:50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中。」

「人類現在還軟弱,但已經改造了地球表面。幾百萬年以後他們可以改變地球表面、海洋和大氣。他們要象控制地球一樣控制氣候和太陽系。他們會穿越我們的星系,他們會到達其他太陽那裡尋找新的能源來代替我們已經老化的太陽。」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4-20, 周日 09:34:49
我曾见过你们人类所无法置信的事情--在猎户座端沿,我看见太空战舰在猎户星座肩旁熊熊燃烧,我注视万丈光芒在天国之门的黑暗里闪耀,所有的这些瞬间都将湮没在时间的洪流中,一如雨中之泪……死亡的时间到了。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5-05, 周一 21:48:00

土木七弦琴LYRE OF BUILDING
靈光:中等變化系 施法者等級:6
價格:13000gp 重量:5磅
這個魔法道具大多用金子製作並嵌入許多昂貴的寶石。如果正確彈奏,可抵銷300碼內對所有不動建築物(牆、屋頂、地板等)的攻擊,包括音爆號角horn of blasting、解離術、攻城槌或其他攻城武器。每天可使用一次,每次保護持續30分鍾。
它也可以用來建造建築物。每周一次,彈奏建造指令的弦后,會開始建造建築物、礦井、隧道、溝渠等。彈奏30分鍾達成的進度等於100名工人工作三天的進度。彈奏超過1小時后,每超過1小時,彈奏者須進行DC18的表演(弦樂)檢定,未通過則必須停止演奏,且一周內不能再使用此功能。
製造條件:製造奇物、鬼斧神工fabricate
製造成本:6500gp


建築大錘MALLET OF BUILDING
靈光:中等咒法系 施法者等級:9
價格:5000gp 重量:2磅
這個沉重的建築者之錘有一個木柄和一個黑鐵制錘頭。將其靠近金屬時錘頭會微微變紅。使用者以一個全回合動作,創造出一個銅釘、鐵刺、岩釘或4尺木樁並立刻將其錘進面前的平面上。被創出的木樁可以刺進地面,而其它釘狀物可以刺進地面、木頭或石頭。將被創物拔出會使其化為鑿粉,但只要其一直固定就不會被破壞。這個錘子每天最多可以創造出100個東西。
製造條件:製造奇物、弱效造物術minor creation
製造成本:2500gp

Resonating

Price +1 Bonus; Aura moderate abjuration; CL 7th; Weight —
DESCRIPTION

Three times per day, when the wearer expends at least one use of mythic power on his turn, this armor surges with sympathetic power. Its enhancement bonus increases by 2, and any damage reduction the wearer has increases by 5. This lasts for a number of rounds equal to the wearer's tier, and doesn't stack with itself.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Cost +1 bonus; Feats Craft Magic Arms and Armor, Mythic Crafter; Spells lend path


Mithral Rose

Price 9,000 gp; Slot none; CL 5th; Weight — ; Aura faint transmutation
DESCRIPTION

This seemingly delicate silver rose is rigid and nearly unbreakable. When wearing the rose openly on his chest, the wearer treats all of his natural attacks, unarmed attacks, and weapon attacks as if they were made using silver weapons. The wearer can expend one use of mythic power when making a melee attack against an enemy that possesses DR/silver to negate that DR for a number of rounds equal to the wearer's mythic tier.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Cost 4,500 gp; Feats Craft Magic Arms and Armor, Mythic Crafter; Spells magic weapon



Golden Holy Symbol

Price 10,000 gp; Slot neck; CL 10th; Weight 1 lb.; Aura moderate conjuration
DESCRIPTION

This holy symbol is always warm to the touch, and whenever it strikes metal it rings out with the sound of a choir of angels.

When used as a divine focus for a divine spell, the symbol emits a bright light that heals its wearer of a number of points of damage equal to the spell's level.

If the wearer expends one use of mythic power when casting a divine spell that uses this holy symbol as its divine focus, the emblem glows for a number of rounds equal to the wearer's mythic tier, shedding light like a torch. Instead of this item's normal effect, at the start of each of the wearer's turns, she and all her allies within 30 feet heal a number of points of damage equal to 1d6 + the wearer's tier. This effect lasts as long as the light persists.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Cost 5,000 gp; Feats Craft Wondrous Item, Mythic Crafter; Spells cure critical wounds


Everburning Lantern

Price 3,000 gp; Slot none; CL 6th; Weight 2 lbs.; Aura moderate evocation
DESCRIPTION

This small, brass hooded lantern gives off light as a daylight spell. If the bearer expends one use of mythic power, the lantern gives off light as a mythic daylight spell for 1 hour. While giving off light as mythic daylight, the lantern automatically dispels all non-mythic darkness spells or effects that come within its light.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Cost 1,500 gp; Feats Craft Wondrous Item, Mythic Crafter; Spells mythic daylight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5-06, 周二 00:45:30
1Soulbound Doll+4Golem, Junk
2300+20800=23100 約12天



http://www.d20pfsrd.com/bestiary/monster-listings/constructs/soulbound-doll
2300 有智力 tiny DC32

http://www.d20pfsrd.com/bestiary/monster-listings/constructs/guardian-doll
3,600 有智力 Tiny DC28 NE

http://www.d20pfsrd.com/bestiary/monster-listings/constructs/angelic-guardian
12,000 gp Str 18 DC24

http://www.d20pfsrd.com/bestiary/monster-listings/constructs/golem/golem-junk
 5,200 gp Str 18 可變為群集 DC32

http://www.d20pfsrd.com/bestiary/monster-listings/constructs/golem/golem-mask
12,500 gp Str 18 有智力 DC29

http://www.d20pfsrd.com/bestiary/monster-listings/constructs/guardian-graven
9,500 gp Str 16 DC42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5-21, 周三 15:20:53
Wernher von Braun Quotes
"One test result is worth one thousand expert opinions." Wernher von Braun

"A human being is the best computer available to place in a spacecraft. . . It is also the only one that can be mass produced with unskilled labor." Werner von Braun

"Our two greatest problems are gravity and paper work. We can lick gravity, but sometimes the paperwork is overwhelming." Werner von Braun

"I only hope that we shall not wait to adopt the program until after our astronomers have reported a new and unsuspected aster[oid] moving across their fields of vision with menacing speed. At that point it will be too late!" Wernher von Braun, 1953

"Don't tell me that man doesn't belong out there. Man belongs wherever he wants to go - and he'll do plenty well when he gets there." Wernher von Braun, 1958

"It [the rocket] will free man from his remaining chains, the chains of gravity which still tie him to this planet. It will open to him the gates of heaven." Wernher von Braun

"My friends there was dancing here in the streets of Huntsville when our first satellite orbited the earth. There was dancing again when the first Americans landed on the moon. I'd like to ask you, don't hang up your dancing slippers." Wernher von Braun

"I have learned to use the word "impossible" with the greatest caution." Wernher von Braun

"Research is what I'm doing when I don't know what I'm doing." Wernher von Braun

Alan Shepherd Quotes
"Unfortunately the suit is so stiff, I can't do that with two hands, but I'm going to try a little sand trap shot here." Alan Shepard, Apollo 14, golfing on the Moon, 6 February 1971.

"It's a very sobering feeling to be up in space and realize that one's safety factor was determined by the lowest bidder on a government contract." Alan Shepherd

"Why don't you fix your little problem and light this candle?" Alan B. Shepard Jr.

Robert A. Heinlein Quotes
"Remember this: once the human race is established on more than one planet and especially, in more than one solar system, there is no way now imaginable to kill off the human race." Robert Heinlein, 1961

"Earth is too small a basket for mankind to keep all its eggs in." Robert A. Heinlein

"Once you get to earth orbit, you're halfway to anywhere in the solar system." Robert A. Heinlein

John F. Kennedy Quotes
"I believe that this nation should commit itself to achieving the goal, before this decade is out, of landing a man on the Moon and returning him safely to the Earth. No single space project...will be more exciting, or more impressive to mankind, or more important...and none will be so difficult or expensive to accomplish..." President John F. Kennedy

"We believe that when men reach beyond this planet, they should leave their national differences behind them." President John F. Kennedy, 1962.

"We go into space because whatever mankind must undertake, free men must fully share.President John F. Kennedy

"... the United States was not built by those who waited and rested and wished to look behind them. This country was conquered by those who moved forward, and so will space." President John F. Kennedy, 1962.

"But why, some say, the Moon? Why choose this as our goal? And they may well ask, why climb the highest mountain? Why, 35 years ago, fly the Atlantic? Why does Rice play Texas?" President John F. Kennedy, 1962.

Lyndon B. Johnson Quotes
"It's too bad, but the way American people are, now that they have all this capability, instead of taking advantage of it, they'll probably just piss it all away." L.B. Johnson

"If I could get one message to you it would be this: the future of this country and the welfare of the free world depends upon our success in space. There is no room in this country for any but a fully cooperative, urgently motivated all-out effort toward space leadership. No one person, no one company, no one government agency, has a monopoly on the competence, the missions, or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space program." President Lyndon B. Johnson

Ronald Reagan Quotes
"Our nation is indeed fortunate that we can still draw on an immense reservoir of courage, character, and fortitude, that we are still blessed with heroes like those of the space shuttle Challenger. Man will continue his conquest of space. To reach out for new goals and ever-greater achievements, that is the way we shall commemorate our seven Challenger heroes." President Ronald Reagan

Robert Goddard Quotes
"The dream of yesterday is the hope of today and the reality of tomorrow" Robert Goddard

Isaac Asimov Quotes
"The world is being Americanized and technologized to its limits, and that makes it dull for some people. Reaching the Moon restores the frontier and gives us the lands beyond." Isaac Asimov

"There are so many benefits to be derived from spac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why not take what seems to me the only chance of escaping what is otherwise the sure destruction of all that humanity has struggled to achieve for 50,000 years?" Isaac Asimov

Other Space Quotes
"I had the ambition to not only go farther than man had gone before, but to go as far as it was possible to go." Captain Cook

"The Soviet Union has become the seacoast of the universe." Sergei Korolev

"It is conceivable that some great unexpected mass of matter should presently rush upon us out of space, whirl sun and planets aside like dead leaves before the breeze, and collide with and utterly destroy every spark of life upon this earth... It is conceivable, too, that some pestilence may presently appear, some new disease, that will destroy not 10 or 15 or 20 per cent of the earth's inhabitants as pestilences have done in the past, but 100 per cent, and so end our race... And finally there is the reasonable certainty that this sun of ours must some day radiate itself toward extinction... There surely man must end. That of all such nightmares is the most insistently convincing. And yet one doesn't believe it. At least I do not. And I do not believe in these things because I have come to believe in certain other things--in the coherency and purpose in the world and in the greatness of human destiny. Worlds may freeze and suns may perish, but there stirs something within us now that can never die again. H. G. Wells, 1902

"A religion old or new, that stressed the magnificence of the universe as revealed by modern science, might be able to draw forth reserves of reverence and awe hardly tapped by the conventional faiths. Sooner or later, such a religion will emerge." Carl Sagan

"The flight was extremely normal . . . for the first 36 seconds then after that got very interesting". Pete Conrad, Apollo 12 commander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5-21, 周三 19:13:41
Fighter pilots have ice in their veins. They don't have emotions. They think, anticipate. They know that fear and other concerns cloud your mind from what's going on and what you should be involved in.

We can continue to try and clean up the gutters all over the world and spend all of our resources looking at just the dirty spots and trying to make them clean. Or we can lift our eyes up and look into the skies and move forward in an evolutionary way.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5-25, 周日 19:32:02
(http://i.imgur.com/R8C1wv9.jpg)

(http://i.imgur.com/aRSYQjM.jpg)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6-03, 周二 09:20:45


工程師的工作手套ENGINEER’S WORKGLOVES
靈光:微弱預言系 施法者等級:5
位置:手部 價格:3000gp 重量:-
這雙由帆布和皮革製成的手套給予穿戴者理解機械知識的能力。穿戴者在進行修復和理解機械的知識檢定和工藝檢定中得到+5表現加值。每天一次,穿戴者可以觸摸一個設備並分析它,學習它的一般操作方法和使用目的,以及診斷機械故障,魔法故障或其它非機械故障無效。例如,穿戴者可以觸發一個壓力板來了解這個陷阱:踩上去的話牆壁里會有鐮刀彈出攻擊並且會自動復位,但你無法知道這個鐮刀是+1火焰鐮刀並且塗了毒。
製造條件:製造奇物、製造者需要在知識(工程)上有5個等級
製造成本:1500gp


戰技護手GAUNTLETS OF THE SKILLED MANEUVER
靈光:微弱變化系 施法者等級:3
位置:手部 價格:4000gp 重量:1磅
所選擇的一種戰技得到+2加值。製造時由製造者決定所選擇的戰技(沖撞、卸武、偷竊等等)製造條件:製造奇物、製造者需要有相應的戰技精通專長
製造成本:2000gp


存命圍巾SHAWL OF LIFE-KEEPING
靈光:微弱咒法系 施法者等級:3
價格:1000gp 重量:1磅
這件魔法披肩是由光潔透明的材料編織而成。每天一次,穿戴者可以通過命令將她的生命能量轉移至披肩上(最高10點生命)。當她穿戴着披肩並且生命值降低至-1時,披肩會立即治愈穿戴者,恢復等同於已經儲存在披肩內的生命點數。這種治療無法防止穿戴者被殺死(This healing cannot prevent the wearer from being killed)。這些生命能量會在披肩內儲存24小時,或者直到用於治療穿戴者為止,以先到者為准。如果披肩被摧毀,已經存儲的生命能量將會消失。
當一個生物將她的生命能量存入披肩后,披肩會與她形成一種聯系。如果任何其他生物將這件披肩握在手中,向披肩注入生命能量的生物則會受到持有披風者的影響,在對抗持有者施放的任何效果時,注入能量的生物的強韌以及反射豁免檢定受到-2罰值。
製造條件:製造奇物、治療輕傷cure light wounds、穩定術stabilize
製造成本:500gp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6-23, 周一 18:28:09
名稱  :     駕駛  :
所屬  :     型態  :     尺寸  :
動力  :     系統  :     裝甲  :

察覺難度:  命中難度:  速度  :
結構值 :  防護性 :  安定值 :
能量值 :  出力  :  酬載  :
誘爆基數:  脫逃難度:  

 系統:  防護:  速度: 
 結構:  能量:  運動: 

地形適應:陸  海  空  宇  
架空科技:

武裝  :
 名稱,命中,傷害,射程,使用次數,膛炸
 [種類,等級,實體/能量,限制1,限制2,特性1,特性2]價值:。
設備  :
 名稱(價值):描述。
補給  :[目前/上限]

造價  :

武器  :
非架空:10CP/級,上限2。
機砲:[傷害+1,命中+1/2,射程+1,次數-5,膛炸+1]/級。
 傷害4MG,命中-2,射程:4,使用次數:30,膛炸:17。
 [砲,Lv0,實,MG]價值:10CP。

火砲:[傷害+1d6,射程+2,次數-5,膛炸+2]/級。
 傷害2d6,命中+0,射程:8,使用次數:25,膛炸:19。
 [砲,Lv0,實]基本價值:10CP。

榴彈:[傷害+1d6,射程+4,次數+1,膛炸+2]/級。
 傷害2d6,命中+0,射程:6BR1,使用次數:1,膛炸:19。
 [砲,Lv0,實,M]價值:15。

飛彈:[傷害+2d6,射程+6,次數-2,膛炸+2]/級。
 傷害2d6,命中+0,射程:10BR1,使用次數:6,膛炸:19。
 [飛彈,Lv0,實,運,M]價值:15。

格鬥:[傷害+1d6,命中+1/2,重擊傷害+1]/級。
 傷害2d6,命中+0,射程:0~1,使用次數:無限,膛炸:無。
 [格,Lv0,實,動]價值:10。

特殊:
 對人:傷害2,命中+0,射程:0~1,使用次數:2,膛炸:無。
    [砲,Lv0,實,M]價值:5。
 煙幕:煙幕,命中+0,射程:6BR3,使用次數:4,膛炸:無。
    [砲,Lv0,實,M]價值:10。

架空 :16CP/級,上限2。
機砲:[傷害+1,命中+1/2,射程+2,耗能+1,膛炸+1]/級。
 傷害4MG,命中+0,射程:8,耗能:1,膛炸:17。
 [砲,Lv0,能,電,MG,貫]價值:10CP。

火炮:[傷害+2d6,射程+4,次數-5,耗能+1,膛炸+4,重擊傷害+2]/級。
 傷害3d6,命中+0,射程:10,使用次數:25,耗能:1,膛炸:19,重擊傷害+2。
 [砲,Lv0,實,電]基本價值:10CP。

線性能源:[傷害+1d6,命中+1,射程+6,耗能+2,膛炸+2]/級。
 傷害2d6,命中+1,射程:12,耗能:2,膛炸:19,重擊傷害+2。
 [砲,Lv0,能,電,貫]基本價值:10CP。

擴散能源:[傷害+2d6,射程+4,耗能翻倍,膛炸+4]/級。
 傷害2d6,命中+0,射程:4錐狀,耗能:2,膛炸:19。
 [砲,Lv0,能,電,運,M]基本價值:10CP。

飛彈:[傷害+2d6,命中+1,射程+8,次數-2,膛炸+4]/級。
 傷害3d6,命中+1,射程:15BR1,使用次數:6,膛炸:21。
 [飛彈,Lv0,實,運,M]價值:15。

榴彈:[傷害+2d6,射程+6,次數-2,膛炸+4]/級。
 傷害4d6,命中+0,射程:6BR1,使用次數:4,膛炸:23。
 [砲,Lv0,實,M]價值:15。

格鬥:[傷害+2d6,命中+1/2,耗能+1,重擊傷害+1]/級。
 傷害4d6,命中+0,射程:0~1,使用次數:無限,膛炸:無。
 [格,Lv0,實,動]價值:15。

能源格鬥:[傷害+1d6,命中+1,耗能+2]/級。
 傷害2d6,命中+0,射程:0~1,耗能:1,使用次數:無限,膛炸:無。
 [格,Lv0,能,電,貫]價值:10。

特殊:
 震撼彈 :特殊,命中+0,射程:6BR2,使用次數:2,膛炸:無。
      [砲,Lv0,實,M]價值:10。 
 光學干擾:煙幕,命中+0,射程:8BR3,使用次數:4,膛炸:無。
      [砲,Lv0,實,M]價值:10。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7-12, 周六 22:24:55
Ring of Force Shield

LV15 ML5

Aegis 9/Unbreakable 1/Stalwart Defender5

專長 奉天承運B,警覺B,精通盾擊1,戰鬥反射3,雙武器戰鬥5,工藝大師B,盾牌猛擊B,額外道途M,閃避 7,雙重道途M,盾牌專攻9,神話盾牌專攻 M,堅忍B,頑強B,盾牌大師11,精通雙武器戰鬥13,Double Slice 15,額外道途M

  防禦姿態Defensive Stance(Ex):當處于防禦姿態時,堅定防衛者獲得AC+2閃避加值

  粉碎Smash (Ex):當處于防禦姿態時,堅定防衛者可以每輪進行一次額外攻擊,這可以是盾牌猛擊或撞擊(即便他正常並沒有撞擊能力)。若用作整輪攻擊的一部分,額外攻擊使用堅定防衛者的完整基本攻擊加值-5進行。粉碎會造成1d4點傷害(若堅定防衛者為中體型,小體型則為1d3)加上人物力量調整值的一半。人物可以用此攻擊作為維持或脫出擒抱的一部分,攻擊內容計算在擒抱檢定之前。若攻擊命中,任何該輪內堅定防衛者對該目標所做的擒抱檢定獲得+2加值。

  意外擊Unexpected Strike (Ex):堅定防衛者可以對移入任何其威脅范圍內的敵人進行借機攻擊,無論正常情況下該移動是否會引發借機攻擊。本能力每次姿態僅可用一次。堅定防衛者必須至少4級方可選擇本能力。

1 Sudden Block
1 Fleet Charge
1 Sacrificial Shield
1 Retributive Reach
2 Extra Mythic Feat
3 Ever Ready
4 Parry Spell
5 Precision
5 Fleet Warrior

Aegis 9/ Phalanx Soldier 1/ Golden Legionnaire5

專長 奉天承運B,警覺B,精通盾擊1,戰鬥反射3,雙武器戰鬥5,工藝大師B,盾牌猛擊B,額外道途M,精通雙武器戰鬥7,雙重道途M,專攻盾牌9,神話專攻盾牌M,保鏢B,盾牌大師11,定身B,Double Slice 13,肉盾B,Greater Two-Weapon Fighting 15,神話戰鬥反射M。

  攔截(Intercept,特異能力):2級時,黃金軍團士兵在使用定身專長(Stand Still)時,在戰技檢定中獲得相當于1/2其職業等級的加值,並在敵人嘗試通過特技檢定來穿越她威脅的方格時的CMD上獲得同樣的加值。

  精通援助(Improved Aid,特異能力):4級時,當黃金軍團士兵在戰斗中成功地使用援助他人動作,對攻擊擲骰或防禦等級的加值提升+1。9級時,加值再額外提升+1。

  堅守陣線(Hold the Line,特異能力):5級時,若一名生物以五尺快步離開一個鄰接黃金軍團士兵並被黃金軍團士兵威脅的區域時,或當它以撤退離開該區域時,會引發她的借機攻擊。

1 Sudden Block
1 Fleet Charge
1 Sacrificial Shield
1 Retributive Reach
2 Extra Mythic Feat
3 Ever Ready
4 Parry Spell
5 Precision
主题: 【Define R4改裝】最近府城流行開蓋、拋光、液態金屬:靜音機殼水冷全武行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8-24, 周日 22:24:09
Define R4靜音機殼水冷全武行


  (http://i.imgur.com/5M9eFCP.png)

  (http://i.imgur.com/6uFOpdl.png)

一、前言

  自從年初CPU燒壞之後,用了一年的迷你機殼:ML-05B (http://www.coolaler.com/showthread.php/316681-%E3%80%90%E6%B0%B4%E5%86%B7MOD%E3%80%91%E9%8A%80%E6%AC%A3ML-05B%E6%A5%B5%E9%99%90%E5%B0%8F%E7%A9%BA%E9%96%93%E5%85%A8%E6%B0%B4%E5%86%B7%E6%94%B9%E8%A3%9D)也就隨之退休,整頓了一番準備做點升級。
  最近的作品要求資源越來越高,原本的半高版7750 (http://www.sapphiretech.com/presentation/product/?cid=1&gid=3&sgid=1159&pid=1658&lid=14&leg=0)也開始不敷需求,又遲遲不見750ti的半高版在台上市,於是便換購了一張二手的270X Gaming (http://tw.msi.com/product/vga/R9_270X_GAMING_2G.html)。

  但是長久以來困擾筆者的APU (http://www.amd.com/zh-tw/products/processors/desktop/a-series-apu#)核心溫度問題卻還是懸而未解。
  看著I家用戶一個接著一個地投身開核,手邊也有獲贈的液態金屬,便想也來嘗試一下吧!

  前幾個月筆者一直打算找台緊湊點的M-ATX機殼來做MOD,甚至連圖 (http://i.imgur.com/ZosDSPb.jpg?1)都畫好了,不過後來也實在沒有心力再與這種小殼作戰... ...

  雖然主板不過是個ITX (http://www.coolaler.com/newthread.php?do=postthread&f=335)小板,但半夜醒來蒹葭裡忽見伊人,就手滑了一台全塔機殼(喂

  (http://i.imgur.com/07HZ9Ov.png)

  筆者個人的大機殼選購習慣除了要白色、簡潔之外,就是得要有足夠的相容性和可玩性。
  看到Define R4 (http://www.fractal-design.com/home/product/cases/define-series/define-r4-arctic-white)的時候雖覺得她的原生支援性不太理想,卻很快就發現了許多有趣的蹊蹺。
  既方便做側透改裝,也可以透過MOD來安裝特殊規格的水冷排,寬達2.5公分的背部走線空間甚至能用來讓4分水冷管通過,相當推薦給有興趣的Moder們弄一咖來玩玩OvO!

  提到水冷或許會給人安靜的印象,不過自從我玩起水冷後電腦裡的風扇完全不減反增。
  手邊兩顆FQ121 (http://www.silverstonetek.com.tw/product.php?pid=459&area=tw)全速運轉時更是有如戰鬥機掠過頭頂,這類靜音機殼能否有效壓抑噪音,也讓人相當期待。
  
  貨送到時,用慣了ITX和MATX機殼的筆者真的被Define R4 (http://www.fractal-design.com/home/product/cases/define-series/define-r4-arctic-white)的碩大體積嚇了一跳。不過在幾次組裝水冷主機後手邊也堆積了不少水冷零件,放著生灰塵也頗為可惜,現在這孩子總能把他們都用上了吧?
  
  本次改裝的重點雖然是CPU的散熱處理,以下筆者還是就實際作業時的順序來記錄。
  對於安裝過程沒什麼興趣的話就直接跳到後半部吧=]

  (http://i.imgur.com/Dje1uBQ.png)

目次:
  前言
  零組件介紹
  試組裝
  水冷設計
  機殼MOD
  CPU開蓋、拋光、液態金屬
  水冷管路安裝
  上水
  測試
  結語
主题: 零組件介紹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8-24, 周日 23:24:03
二、零組件介紹

  
  主要零組件多是從現任的電腦上轉移過來的,除了機殼以外都是既有的物件。
  主機以AMD A10-6800K (http://www.amd.com/zh-tw/products/processors/desktop/a-series-apu#)搭配270X (http://tw.msi.com/product/vga/R9_270X_GAMING_2G.html#hero-overview),水冷組件則是利用Larkooler iSkywater (http://www.larkooler.com.tw/)以及銀欣TD02 (http://www.silverstonetek.com.tw/product.php?pid=404&area=tw)拆解後的零件做搭配。

  (http://i.imgur.com/qLyeqfH.png)

  散熱膏使用的是Arctic MX-4 (http://www.arctic.ac/worldwide_en/mx-4.html)以及Coolaboratory liquid ultra (http://www.coollaboratory.com/en/products/liquid-ultra/)液態金屬。

  (http://i.imgur.com/chYFkR4.png)

  APU :AMD A10-6800K (http://www.amd.com/zh-tw/products/processors/desktop/a-series-apu#)
  MB  :ASRock FM2A85X-ITX (http://www.coolaler.com/newthread.php?do=postthread&f=335)
  RAM :Kingston HyperX 1600 4GB*2 (http://www.kingston.com/tw/hyperx/memory/genesis?ktc_campaign=FE_HyperX_Taiwan&gclid=CjgKEAjw8r6dBRDZprbmndPi90sSJAB2U6dREKo2mdS5mlz8ec9WwQuRd_9WxnkY02rYBGEWmtRYdvD_BwE)
  VGA :MSI R9 270X Gaming 2GB (http://tw.msi.com/product/vga/R9_270X_GAMING_2G.html#hero-overview)
  SSD :Intel 520 series 120GB (http://ark.intel.com/zh-tw/products/66248/Intel-SSD-520-Series-120GB-2_5in-SATA-6Gbs-25nm-MLC)
  HDD :HGST 500GB 2.5' (http://www.hgst.com/hard-drives/mobile-drives/7mm-thin-and-light-drives/travelstar-z5k500)
       WD Black 1TB
       Seagate 2TB
  PSU :Silverstone ST45SF-G (http://www.silverstonetek.com.tw/product.php?pid=342&area=tw)
  CASE:DEFINE R4 Arctic White (http://www.fractal-design.com/home/product/cases/define-series/define-r4-arctic-white)
  散熱器 :SilverStone Tundra TD02 (http://www.silverstonetek.com/product.php?pid=404&area=tw&tid=)
       Larkooler iSkywater 520 (http://www.larkooler.com.tw/)

  (http://i.imgur.com/q2pm7tf.png)

  本次改裝使用到的工具,電動起子機、園藝用剪刀(用於裁切水冷管)、萬力(開蓋時固定CPU)、牧田4分電鑽(機殼MOD)、單面刀片(開蓋)、電磨(MOD、拋光),以及使用電動工具時的防護用品。


DEFINE R4 Arctic White

  本次改裝的對象是由瑞典的Fractal出品的Define R4 (http://www.fractal-design.com/home/product/cases/define-series/define-r4-arctic-white)靜音機殼,支援ATX主機板、風扇高17公分,價位則在2800左右。左下角的雪花標示是不是讓人想到另一個機殼品牌呢,裝在一起真的非常搭唷(笑

  (http://i.imgur.com/v9MnS8q.png)

  機殼內已經預先配置了兩個14公分靜音風扇,支援多達8個3.5吋硬碟、2個背部2.5吋鎖點。所有的風扇孔都有濾網或靜音綿覆蓋,可以視需求加裝風扇或維持靜音效果。

  (http://i.imgur.com/6WQmaU0.png)

  說明書和一張告訴你遇到商品有瑕疵時該如何處理的紅單放在一起。雖然沒有問題產品才是最好的,但這麼做算是滿窩心的,不然已經遇到東西壞了還要翻說明書上那螞蟻大小的字找聯絡方式實在會讓人很嘔。

  (http://i.imgur.com/rblaX4O.png)

  機殼正面是右開式的門片,兩側有進風口、正面同樣鋪設有厚實的吸音棉。I/O部分則提供USB3和USB2各兩個。

  (http://i.imgur.com/qNSgmtl.png)

  (http://i.imgur.com/4DsT5Wx.png)

  掀開門片後是兩個可以用來安裝水箱的5.25吋空間,重複式面板、以及按壓開啟的風扇架。
  旁邊的開關可以控制風扇的電壓,機殼提供3個3pin接頭透過前板控速,大4pin供電。

  (http://i.imgur.com/X4C1BYI.png)

  (http://i.imgur.com/68CxTqt.png)

  輕按兩側就能打開面板、抽換風扇和濾網。前方的風扇架是用卡扣的方式固定,經過實測就算安裝厚冷排也不會搖動,使用起來既方便又穩固。這個抽取設計真的滿方便的,雖然DEFINE R4 (http://www.fractal-design.com/home/product/cases/define-series/define-r4-arctic-white)的前面板也可以整個拆下來,但是有了這個設計幾乎不需要刻意去拆卸前面板了。

  正面的風扇架支援兩個14或12公分風扇的安裝,也有預留讓水冷排安裝的可調式鎖點,雖然被硬碟架擋著空間不足而無法安裝冷排,不過稍後筆者將介紹在這個位置安裝冷排的方法。

  (http://i.imgur.com/ACMn5cD.png)

  兩側側板以四個非常牢固(|||)的手鎖螺絲固定,筆者還是動用了起子機才成功轉下來... ... 該說真不愧是北歐規格嗎?
  這邊也可以看到下方支援7個PCI擴充槽、以及一個側面風扇控制背板的鎖點。

  (http://i.imgur.com/n4QCFE5.png)

  0.8mm的側板搭配整片吸音棉,非常沉重,感覺整個機殼的重量都在上面了。

  (http://i.imgur.com/3FkZKd1.png)

  側面和頂部的風扇孔位預先安裝的是塑膠板和1.5公分厚的綿墊以及不織布。

  (http://i.imgur.com/NvnOYwQ.png)

  機殼的配件包放在硬碟架底下。

  (http://i.imgur.com/Cgyzt9T.png)

  搭配整齊劃一的黑化螺絲,以及12個厚橡膠防震墊。

  (http://i.imgur.com/vfILBXU.png)

  打開側板之後,第一個看到的就是一整排的可拆式硬碟架,可以安裝8個3.5吋硬碟,當然也支援2.5吋的安裝。

  (http://i.imgur.com/iH7DPoV.png)

  擰下兩個手鎖螺絲後可以拆下上方的硬碟架,讓顯卡的支援性從29公分提高到43公分... ... 呃,雖然沒有那種東西,不過用不到的時候卸下來自然可以讓機殼內的氣流更順暢。

  (http://i.imgur.com/B3Upsfn.png)

  翻到背面,主機板位置當然有預留方便拆裝風扇的空間。線材部分也已經預先幫使用者作了基本整理。

  (http://i.imgur.com/7LKIAFk.png)

  這就是前面提到的風扇控速座和供電(1分3)。

  (http://i.imgur.com/oEr74Ap.png)

  在主機板背部則有兩個2.5吋鎖點,可以用來安裝SSD。不過必須要使用直式的SATA線和SATA電源,也要在主機板安放之前先從正面鎖好。

  (http://i.imgur.com/4NJ32mA.png)

  Fractal Design Define R4 (http://www.fractal-design.com/home/product/cases/define-series/define-r4-arctic-white)的背部走線空間寬達2.5公分,24pin電源線也能輕鬆通過。除了剛好拿來安裝2.5吋硬碟之外,甚至可以讓3、4分水冷管從後方走背線喔!

  (http://i.imgur.com/6uAaxP7.png)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9-02, 周二 21:47:13
三、試組裝


  (http://i.imgur.com/bjc8cNk.png)
  (http://i.imgur.com/hjwqwfr.png)

  機殼除了標準的銅柱之外也有附送這個手鎖具,方便手轉或使用一般的螺絲起子安裝銅柱。

  (http://i.imgur.com/kZc1zci.png)
  (http://i.imgur.com/r6HUzCl.png)

  機殼內空間支援由ITX、M-ATX到ATX大小的主機板,8+1個可重複使用的擋板。
  圖中使用的ITX主機板讓機殼內留下了大量的空餘空間,不過稍後它們都是有用的=D

  (http://i.imgur.com/96Bdk9e.png)
 
  底部裝設電源以及額外風扇處安裝了抽換式的長型濾網,旁邊是橡膠防震音響腳座。

  (http://i.imgur.com/yr82gNm.png)
  (http://i.imgur.com/mh3fMTY.png)
 
  筆者使用的雖然是銀欣的SFX小型模組化電源,不過搭配附有的轉換擋板就可以順利安裝在標準ATX電源孔位上。

  (http://i.imgur.com/7fDhPsF.png)
  (http://i.imgur.com/9CqzEut.png)

  舊有的模組化線材是ITX規格,所以不夠長的部份則更換了較長的電源線並搭配一條主機板4pin延長線。

  (http://i.imgur.com/pPvb4ig.png)
  (http://i.imgur.com/ciwWOav.png)

  利用背部空間安裝Intel 520 SSD (http://ark.intel.com/zh-tw/products/66248/Intel-SSD-520-Series-120GB-2_5in-SATA-6Gbs-25nm-MLC),並從正面鎖固。主機板較大的話就需要在安裝主機板前先固定囉!

  (http://i.imgur.com/k9FcjqK.png)

  前面提到Define R4 (http://www.fractal-design.com/home/product/cases/define-series/define-r4-arctic-white)的前風扇位空間不足以安裝240mm冷排,因此稍後筆者要介紹如何移除擋在前方的硬碟架好騰出空間。

  (http://i.imgur.com/fjt5TCq.png)
  (http://i.imgur.com/ktuM2jb.png)

  將前面板由底部拆除後,就能看到固定底部硬碟架的兩顆螺絲,我們將之連同底部的四顆固定螺絲都拆下,就能將硬碟架移除。

  (http://i.imgur.com/hBPhcOR.png)
  (http://i.imgur.com/7xEQ4Vv.png)

  顯得礙事的穩定支架也可以透過移除上蓋進行拆卸。

  (http://i.imgur.com/oE6yq6o.png)

  當然,因為筆者還有三個傳統硬碟要做安裝,這個硬碟架還是要使用的。

  (http://i.imgur.com/4Gy42lq.png)

  免工具式硬碟抽取架上已經預先墊好了防震膠片,只要使用內附的長螺絲進行固定即可。
  為了進一步降低零組件間的縫隙以減少雜音,使用者也可以將抽取架直接鎖固在硬碟架上,。

  (http://i.imgur.com/7UT350T.png)
  (http://i.imgur.com/cogsBrE.png)

  硬碟安裝上使用了連續硬碟座專用的Sata電源延長線以及90度Sata線,將整個多餘線材都隱藏在硬碟架後方。

  (http://i.imgur.com/mZpQLZF.png)

  值得讚賞的是,不論是螺絲的規格還是各種固定孔位的孔距,Define R4 (http://www.fractal-design.com/home/product/cases/define-series/define-r4-arctic-white)都提供了相當高的統一性。
  這個硬碟架的鎖孔剛好與12公分風扇相同,因此可以完美地剛好安裝在這個額外的風扇位上。

  (http://i.imgur.com/CRFM3Jc.png)

  顯卡安裝完成以後,機殼內的空間使用就初步確定了。
  至此開始進入水冷系統的規劃階段!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9-02, 周二 22:05:17
四、水冷設計


  (http://i.imgur.com/chYFkR4.png)

  本次的水冷系統安裝目標是物盡其用,把手邊剩下的水冷零件一口氣湊出一套完整的系統。
  因此,雙冷排、雙幫浦就成為了設計重點,也正好考驗Define R4 (http://www.fractal-design.com/home/product/cases/define-series/define-r4-arctic-white)的相容性。
  另一方面,為了配合記憶體 (http://www.kingston.com/tw/hyperx/memory/h2o)、TD02 (http://www.silverstonetek.com.tw/product.php?pid=404&area=tw)的冷排與冷頭規格,全機使用2分管建立水道。


設備
冷頭:Silverstone TD02 (http://www.silverstonetek.com.tw/product.php?pid=404&area=tw) CPU全金屬冷頭、Larkooler VGA WB 30 (http://www.frozencpu.com/products/15769/ex-blc-1104/Larkooler_iSkyWater_VGA_WB30_Liquid_Cooling_Block_LWB006.html)顯卡冷頭、Kingstone HyperX H2O (http://www.kingston.com/tw/hyperx/memory/h2o)水冷記憶體

  選用TD02 (http://www.silverstonetek.com.tw/product.php?pid=404&area=tw)的CPU冷頭除了加減提供點流量之外,其實絕大多數還是物有則用以及美觀因素,這款水冷頭除了是全金屬製造的之外、背光的雪花標誌也與這次使用的機殼極為相襯。
  這類冷頭幫浦合一的水冷頭在使用上容易因為震動減損與CPU之間的密合性,是個小小的缺憾。

幫浦:Silverstone TD02 (http://www.silverstonetek.com.tw/product.php?pid=404&area=tw) CPU冷頭兼幫浦(250L/H)、Larkooler P450 (http://www.larkooler.com.tw/) PUMP(450L/H)+DVD水箱組

  一般而言流量在350L/H以上的幫浦推力都以足夠,更大的流量對水冷系統的解熱能力影響就不是那麼大,但是管壓上升會徒增漏液的機率。
  不過這次因為安裝了動能耗損大的Larkooler冷排以及TD02的厚型冷排,還是串接兩組幫浦進行推動。

冷排:Larkooler  (http://www.larkooler.com.tw/)iSkywater 520 240mm冷排、Silverstone TD02 (http://www.silverstonetek.com.tw/product.php?pid=404&area=tw) 240mm冷排

  水冷改裝的最大挑戰,筆者來說,從打算裝水冷開始大概前面一半的時間都在想我的水冷排到底該裝在哪裡。

水箱:Larkooler (http://www.larkooler.com.tw/) P450 PUMP(450L/H)+DVD水箱組、BY50-L110圓桶水箱

  加裝第二個水箱的用意是提供接口鎖上測溫探針。

測溫:BY 小護士水冷用溫度計
水管:Larkooler 2分薄管
接頭:Larkooler 2分快速接頭、45度旋轉接座,Enzotech  (http://www.enzotechnology.com/)2分90度接頭
冷液:GIGABYTE GH-WPL01 (http://www.cnet.com/products/gigabyte-gh-wpl01-gbt-coolant-liquid-cooling-system-coolant-series/)
耗材:Larkooler 2分管夾、O型止水環、止水膠帶

水路

  (http://i.imgur.com/Y4GECsa.png)

  水道安排以壓低水溫為優先,依次使水冷液由發熱量低的零組件向高者移動以利散熱。設備排序為DVD水箱→P450→記憶體水道→CPU冷頭→顯示卡冷頭→外部冷排→BY50水箱(+測溫探針)→內部冷排→DVD水箱。

  由於頂部冷排將以機殼內部氣體進行散熱,固將溫度較高的水先導向外側、接著才由進風口進行二度散熱。而記憶體部分水路則利用機殼背部空間進行繞背走線。

風道

  (http://i.imgur.com/mxSFGfE.png)

  風道部分以正面2顆高轉12公分銀欣FQ121 (http://www.silverstonetek.com.tw/product.php?pid=459&area=tw)控速風扇(使用轉速約1850RPM)進風搭配機殼隨附的兩顆14公分靜音風扇(1000RPM)做排風,手邊雖然還有幾顆沒牌的12cm風扇可以補在正面,不過這樣一來似乎就太吵了。

  原本打算購置Gentle Typhoon (http://www.scythe.com.tw/product/fan/Gentle_Typhoon_120.html)做進風扇,但是聽說2代已經上市,台灣遲遲沒進貨也只好繼續憋著><

  背部原本的14公分風扇位則以隨附的靜音蓋封閉,確保風流的方向並維持機殼內部適當壓差。
  電源部獨立由下方進風的同時,也思考輔助顯卡元件散熱的方式。


接下來的作業將以水冷設備試上、機殼改裝、CPU開蓋、上水的順序進行。


組件安裝

  在安裝水路前,先將設備都試裝上去好確定要修改的地方,以及測量之後水管的長度和確認出水接頭的方向。

  (http://i.imgur.com/9AXLYVh.png)

  打開正面面板,卸除濾網和14公分扇後進行水冷排的安裝。

  (http://i.imgur.com/L6jM2NH.png)

  由圖可見,雖然風扇之架可以將240mm的冷排裝入,但是並沒有辦法固定全部的螺絲。
  而由於上下兩方並沒有預留出水空間,280mm的冷排和平行出水的冷排同樣無法直接安裝,需要一點修改和巧思,國外就有Moder將風扇架進行小改造之後,成功納入280冷排 (http://themodzoo.com/forum/index.php?/topic/775-diy-case-mod-guide-280-radiator-in-fractal-design-r4/)。

  (http://i.imgur.com/BYd8jNL.png)

  移動硬碟架後,5.25吋下方的空間相當充裕,甚至可以在水冷排背面也容納一對風扇後仍綽綽有餘。
  現在這裡多餘的空間,筆者將利用來做測溫水箱的安裝。

  (http://i.imgur.com/DorpAtT.png)

  不過機殼內的頂部空間就不是那麼樂觀了,Define R4 (http://www.fractal-design.com/home/product/cases/define-series/define-r4-arctic-white)的頂部沖孔雖然準確地預留了240mm水冷排內外兩組的鎖點,具有基本的水冷排相容性。
  但是基本空間上就顯得較難與正常厚度的冷排進行搭配。

  (http://i.imgur.com/NBlN7ad.png)
  (http://i.imgur.com/sAy76s8.png)

  實際測量後,主機板到機殼頂部的空間約只有4.3公分,若使用280mm水冷排、則必須使用薄型水冷排搭配薄型風扇才能剛好擠進去。
  但如果您的主機板不是像筆者這樣24pin和記憶體都設計在頂部的話,由於它也可以選擇將240mm冷排固定在稍為靠外側的位置,理應可以支援到更厚一點的水冷排 (http://www.sweclockers.com/galleri/11049-define-r4-med-400mmfront280mmtop-radiator)。

  (http://i.imgur.com/DxyTgAQ.png)

  於是本次只好將水冷排做外置安裝,由機殼內部的14公分扇進行直吹。

  (http://i.imgur.com/i72YBhm.png)
  (http://i.imgur.com/cyGTd6a.png)

  由於風扇和冷排的尺寸與鎖點並不相同,安裝上需要一點小技巧。
  首先是由頂部垂吊八根3公分螺絲下來、先固定了水冷排之後再將風扇由內部使用螺母鎖固。

  (http://i.imgur.com/xJZ920Z.png)

  再將主幫浦、CPU冷頭、小水箱與測溫計安裝上去,就能開始進行下一步動作了。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9-02, 周二 22:11:43
五、機殼改修


  為了更好地容納近整套系統,首先筆者將對機殼進行幾處小改造。
  改造分別就機殼、硬碟架、主機板撐板以及風扇罩進行加工。

  主要使用工具為四分電鑽以及電磨,輔以牛皮紙膠帶以及防繡漆等耗材。

※注意:以下的修改使用較多電動工具,對金屬與塑膠的切割與削磨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金屬粉塵與有害氣體,
    建議在室外通風良好處、穿戴適當防護設備進行。※



外部注水孔

  水冷系統在水冷液的補充上幾乎都必須將機殼拆開進行作業,這動作雖然不需要頻繁執行,不過總是個麻煩。
  筆者從接觸第一套水冷起就一直希望能夠做出能由外部進行水冷液補充的系統,這次用上了較大的機殼,剛好有機會一償宿願。

  (http://i.imgur.com/OA1WOZA.png)

  施作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在機殼頂部與水箱的注水孔相對的位置準確地鑽出個注水孔,然後以對接接頭將水箱注水孔延伸到機殼上。
  由於水冷專用的對接頭異常的昂貴…本次使用了五金行的黃銅零件來和水冷部件進行搭配,感覺上只要防漏有做到位,這類的零件還是可以適度使用的。

  (http://i.imgur.com/GY6CAO2.png)

  為了能把孔打準,先測量水箱的鎖點連線到出水孔中心的垂直距離並記錄下來。

  (http://i.imgur.com/xRBvaGc.png)

  在要施作的部份貼上低黏性的牛皮紙膠帶做表面防護並方便作記號。
  使用棉線穿過底下的裝置鎖點、穿入筆等桿狀物反覆旋轉將綿線拉緊,就能在紙膠帶上繪出與鎖孔連線平行的直線。
  然後在中點的位置上垂直延伸出剛才測得的距離、設定第一個鑽孔點。

  (http://i.imgur.com/mkIXZ2P.png)

  直直地鑽下去,剛好鑽穿就好了。

  (http://i.imgur.com/V05Iqb6.png)

  把水箱上方的注水孔暫時堵死後裝進去。
  由於已經在機殼上鑽了個相當於觀察點的孔,接下來的作業可以直接透過這些孔來進行修正作業。

  (http://i.imgur.com/giyBUFI.png)

  使用鎳子把5.25吋安裝孔下方的彈性固定片抝掉好把水箱鎖在固定的位置上。 

  (http://i.imgur.com/9qudOVV.png)
  (http://i.imgur.com/FDNf3Wx.png)

  第一個孔鑽得太偏左下了,就觀察結果修正開孔位置,畫出預計的注水孔位置。

  (http://i.imgur.com/ULZ6k6b.png)

  用電鑽繞著注水孔位置鑽一圈,然後準備用電磨進行細修。

  (http://i.imgur.com/SCAPUiZ.png)

  電磨是電動磨刻機的簡稱,通常用來做小型的木製品、陶製品以及玻璃和軟金屬的表面加工,不過其實也可以用來做上述物品的切割、打磨和鑽孔,價格相比其他電動工具也較為親民,是MOD時的好幫手。

  不過它真的非‧常‧吵,務必要戴耳塞和口罩。

  (http://i.imgur.com/uGOOEaL.png)
  (http://i.imgur.com/pRHlixB.png)

  交替使用切割輪、磨砂輪以及金鋼輪將鑽出的孔洞擴大,修正誤差並研磨到剛好能將注水頭安裝上去的口徑。

  (http://i.imgur.com/C7yoPaf.png)
  (http://i.imgur.com/AMT7D3u.png)

  大概確定可以安裝之後就對剛剛的切口上一圈防繡漆,暫時放著,因為稍後還有防漏加工要進行、水箱與馬達也要先安裝上水管才行。
  這邊的鎖法是打開前面板由前擋版的位置進行注水頭以及對接頭的鎖固,鎖死底部之後、再將頂部注水頭往下鎖,用上下拉扯的方式確保螺紋緊密咬合。


水箱安裝鎖點

  圓桶水箱預計安裝在硬碟架上,因此需要幫硬碟架打兩個洞好把水箱鎖上。

  (http://i.imgur.com/nL6eUY6.png)

  (http://i.imgur.com/aKfRSkr.png)

  這部份比較簡單,測量好之後電鑽鑽下去、再用電磨修個邊,最後把加工過的切口塗上防繡漆就可以收工了。


測溫屏幕固定槽

  測溫計是BY出品的小護士測溫計,分為探針與液晶螢幕兩部份。本次將利用機殼附贈的隔音風扇蓋將顯示螢幕固定在側板上、方便由外側隨時監控水溫。

  (http://i.imgur.com/Uoc0uke.png)
  (http://i.imgur.com/rwWPV71.png)

  其實這邊可以使用壓克力刀來做切割就好,但是這版子還是有點厚度,於是還是使用電磨來切。
  要注意的是,電磨的切割輪是使用磨削的方式來切割物品,這個過程中會產生相當的高熱。塑膠在高熱下會產生劇毒的氣體,溶解的塑膠也會四處飛濺燙傷人體,進行類似的加工時請務必做好防護措施。

  (http://i.imgur.com/c9C4Cx5.png)

  加工完成,順利將螢幕嵌入。


顯卡散熱輔助風扇

  顯示卡上的元件都會隨著晶片上的散熱器一起被風扇吹拂,而水冷改裝在移除顯卡風扇之後這些元件就失去了散熱輔助。
  一般而言,這不會對顯卡的運作產生任何問題,實際上也不會造成這些原本就很耐熱的原件燒毀。不過感情上還是會想對那滾燙的供電區塊作點什麼好寶貝寶貝她。
  這也是各家廠商推出的一體式顯卡水冷改裝之架都會加裝個小風扇的原因,安裝在PCI擋版上的顯卡伴侶則是另一種輔助散熱的好選擇。

  (http://i.imgur.com/DGzUzRv.png)

  扯遠了,還記得剛剛被拆下來的那個有點礙事的硬碟架支架嗎?
  這個支架上留設的奇妙孔位孔距剛好是8公分,毫不需客氣,直接將Arctic F8 (http://www.arctic.ac/worldwide_en/arctic-f8-pwm-co.html)風扇給鑲上去。

  (http://i.imgur.com/1XcYetJ.png)

  利用本次未使用的第二個2.5吋安裝鎖點、再多打一個鎖孔就能直接把這個支架固定在顯示卡下方囉。

  (http://i.imgur.com/2gbakml.png)

  微整形結果出爐!
  然後終於可以開始進入眾所矚目(並沒有)的CPU開蓋篇囉!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9-02, 周二 22:43:02
六、CPU開蓋


  其實本來打算這部份要用影片說明的,不過在開核的時候筆者的手實在抖得太厲害完全上不了鏡作業順序還亂得離譜所以還是算了。
  因此在開蓋的前半段沒有記錄到,但CPU的小命重要(汗

  自從Intel將消費級CPU內的導熱介質都由金屬銲料換成導熱膏後,開蓋就成了CPU散熱的終極解決方案。另一方面,由coolabortary推出的液態金屬導熱膏更將這一風氣推向高點。通過將CPU內部容易硬化乾裂的導熱膏替換成液態金屬,通常可以有效降低CPU的溫度。

  目前網路上有眾多Intel的核心被各種脫光光的影片文章,其開蓋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使用單面刮鬍刀片切開黏合CPU上蓋與電路板的矽利康的刀片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pql7sTmQIc),而第二種則是利用矽利康對PCB的附著性不佳、施加外力使上蓋瞬間脫離基板的木槌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SFh4LA_byE)。

  兩種方法各有其優缺點,刀片法容易傷及PCB版;而木槌法則有可能會摔到CPU、或者意外撞掉PCB上的電容。大致上來說,刀片法適合晶片外圍細小零件多的CPU,而木槌法在PCB乾淨空曠的CPU上可以發揮神效。

  (http://i.imgur.com/proujTG.png)

  筆者使用的核心是AMD出品的A10-6800K (http://www.amd.com/zh-tw/products/processors/desktop/a-series-apu#) APU,有別於FX系列,APU同樣也是使用導熱膏作為晶片和上蓋之間的導熱介質。基於32奈米工藝,其發熱量也甚為可觀,即使使用水冷鎮壓,溫度依然讓人膽戰心驚。

  最近有幸獲得一條使用過的Liquid Ultra (http://www.coollaboratory.com/en/products/liquid-ultra/),便決定挑戰開蓋,也順帶詔告天下,APU也是有人疼的!

  (http://akiba-pc.watch.impress.co.jp/img/ah/docs/631/060/img10_s.jpg)
  http://akiba-pc.watch.impress.co.jp/docs/mreview/buy/20140116_631060.html
 (http://akiba-pc.watch.impress.co.jp/docs/mreview/buy/20140116_631060.html)
  無論要開的是哪一顆CPU,進行開蓋前,都需要事先將該CPU的電路板設計調查清楚:晶片的大小、電容的配置以及方向,才有利於選擇最有效、最安全的手法。在決定好方向後,最好可以透過拍賣或其他來源取得同一家廠商生產、設計相近的報廢CPU來試過刀。

  在此,筆者找到了日本秋葉原的一篇記事,在今年推出的A10-7850K開蓋報導中發現了6700的基板配置,並以幾個銅板取得了兩顆散步龍64X2來練習下刀。APU的電路板上佈滿了小型電容、而且分布得極靠近上蓋邊緣,因此無法適用木槌法來一發入魂,以下將以通用性高的刀片法來作介紹。

  ※請注意,開蓋和打磨CPU上蓋都會導致喪失保固,請玩家三思而後行,然後做好覺悟。※

  (http://i.imgur.com/sdBY829.png)

  這些是使用刀片法開蓋時需要準備的工具,中央的金具稱作虎鉗或萬力,是用於固定要以電鑽或磨砂加工的物件時使用的夾具,它不但可以將物件牢固地固定住,也能夠讓物件維持水平,因此我們使用之來固定CPU。

  刀片方面,建議使用單面開鋒、刀背沒有鐵條加強的薄型刮鬍刀片。雙面開鋒的除了難以施力之外還很危險,而刀背有鐵條的則會因為鐵條的厚度而很難水平進刀(本次使用的就是這種)。

  (http://i.imgur.com/GMNu6GR.png)

  本次開蓋的對象,A10-6800K Black Edition,以及已經在試刀中被拆開了的散步龍君。不管開得成不成功,這顆散步龍身上的尺寸數據對接下來的工作很重要,建議第一次開核前先拆個幾顆報廢CPU,練練手感之外、它們等一下還會有用途。

  (http://i.imgur.com/NEoeZwE.png)

  開蓋的主要目的是要更換CPU和上蓋間的導熱介質,我們需要一條液態金屬或是任何可能比原廠的散熱膏要更高效的產品(例如MX-4 (http://www.arctic.ac/worldwide_en/mx-4.html)或是PK-3 (http://www.prolimatech.com/en/products/detail.asp?id=1582)),用來將液態金屬抹勻的0號水彩筆。

  液態金屬的使用風險之一,它和一般的導熱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會導電,他會導電。所以,我們還需要準備一條一般的導熱膏用於零件絕緣、以及一個小針筒分量的黑色中性矽利康來封回上蓋,最後是用來處理殘膠的刮刀。

  (http://i.imgur.com/yrhdmUZ.png)

  開蓋後的清潔筆者使用化妝棉和相機拭鏡紙搭配75%酒精(或者任何您更信任的非殘留性電子產品清潔溶劑),主要用於清理內部乾涸的導熱膏以及重新上導熱材料前的接觸面清潔。

  作業時會產生一些殘膠和多餘的導熱膏,準備一張餐巾紙或者乾淨的棉布用來把它們抹在上面。

  下方則是用來做記號的麥克筆與CD筆。

  (http://i.imgur.com/B3zNvUO.png)
  (http://i.imgur.com/Nm86RJL.png)

  使用刀片開蓋時,進刀的方式有兩種,分別用於不同的位置。在CPU的四個角落,使用刀片的平行鋒面慢慢推入;在CPU的四個邊,則使用刀片的尖角將側面的膠合部分割開。而進刀時,盡量與CPU完全平行推入、進刀位置以靠近上蓋為佳,以避免傷及電路板。

  畢竟上蓋只是塊毫無反應的鍍鎳銅塊,刮到了頂多是刀鈍掉,基板可完全經不起分毫損傷。

  如果確認將開蓋的CPU在上蓋周圍基本沒有電容,則進刀深度可以憑手感大概就好。但是如果像這次的APU一樣誠意滿滿地布滿了小零件,那麼深度可就完全不能隨便了。

  這裡就是剛剛隨手拆開的散步龍君出場的時候。

  (http://i.imgur.com/XObqVMj.png)
  (http://i.imgur.com/vF2E99V.png)

  (http://i.imgur.com/S6fKp2b.png)

  由於AMD的CPU上蓋設計萬年如一日,所以我們可以大膽假設底下的膠合部分寬度以及PCB邊緣到上蓋密封深度的距離是一樣的。依據前述的兩種進刀方式,我們利用這顆已經被開過的核心來記錄兩種進刀方式需要切入的深度,並以紅筆直接標記在刀片上。

  (http://i.imgur.com/ntQDtQL.png)

  固定CPU時,首先在萬力下方鋪墊一層衛生紙或棉片,以防止CPU意外掉落時針腳損壞。接著將CPU水平地夾在夾坐上,PCB版稍微突出水平面相當於刀片厚度的高度用於進刀。

  這時候為了避免因為夾座的力道傷及CPU的電路板,可以在夾座的兩面貼上紙膠帶或是墊一層拭鏡紙。不過筆者並不建議這麼做,這會讓稍後在進刀施力時增加CPU滑落的可能性(這時候手上的刀片會切向另一邊… … ),建議只要將夾座清理乾淨即可。

  (http://i.imgur.com/zczYlrf.png)

  由於單面刀片極度鋒利,暫時沒有要使用或是使用後的刀片都要小心收納。

  (http://i.imgur.com/Eg2GF9i.png)

  固定完CPU之後,便開始進行開蓋動作。
  筆者的做法是找一個最方便自己進刀的角度,之後只以那個角度進行進刀和切割、旋轉夾座或改變CPU的固定方向來配合。

  進刀方法如前所述,四角平推、四邊切割。
  順序是一角→一邊→一角→一邊這樣一圈一圈地加深到剛剛做記號的底線深度,最後再用指甲將上蓋剝離電路板。

  (http://i.imgur.com/j3GloKD.png)

  ※噓,開蓋中… …. ※

  (http://i.imgur.com/FuQEaQu.png)

  開蓋完成!幸運的,目測沒有傷及電容及電路板。
  清潔使用化妝棉沾取75%酒精小心擦拭。

  (http://i.imgur.com/T1il7lF.png)

  並不易外的,上蓋和晶片間的散熱膏乾硬又難清理,厚度也頗為可怕。
  不知道導熱效率差不多落在哪裡?

  (http://i.imgur.com/zpRnIuR.png)
  (http://i.imgur.com/5ES5k0b.png)

  A-10 6800K的Richland APU,可以看見這鬼畜一般的貼邊電容分布… … 幸好至少它們的尺寸沒有小到太脆弱。

  預設時脈4.1GHz,Turbo可到4.4GHz,L2快取為2MB。顯示核心的部分,內建 HD 8670D 晶片,擁有384個Core,GPU時脈為844MHz。TDP功耗為100W,設計滿載運作溫度為70度。

  (http://i.imgur.com/Q4aLrDq.png)

  清理完畢,準備好作業環境和重新固定上蓋用的底座,進行液態金屬塗佈。

  (http://i.imgur.com/9vejO2q.png)

  把上蓋和電路板上的殘膠用指甲和刮刀清理乾淨,電路板上的不用清得太乾淨,避免損傷和作為之後定位用。

  塗上具有導電性的液態金屬前,必須先對電路板上的電子接點作好絕緣處理。Liquid Ultra (http://www.coollaboratory.com/en/products/liquid-ultra/)能夠維持流動性的特性雖然有助於導熱,但也增加了滲漏的風險。

  (http://i.imgur.com/GmtwoHO.png)

  筆者使用MX-4 (http://www.arctic.ac/worldwide_en/mx-4.html)來做絕緣材,框住晶片周圍防漏,再點少量在每個電容上、以刮刀撥勻覆蓋住每個金屬接點。

  (http://i.imgur.com/wJ7T76v.png)

  液態金屬使用Coolaboratory的Liquid Ultra (http://www.coollaboratory.com/en/products/liquid-ultra/),導熱係數高達128W/mK,但是實際使用的時候會因為它的物理特性不太能完成理想中的情境。

  產品中隨附了一支細毛刷,菜瓜布以及酒精棉片。不過除了酒精棉片之外的東西都不太好用,筆刷太粗會產生不少浪費,而金鋼砂菜瓜布雖然是用來清理上蓋和散熱器底座,但是粗到連鍍鎳表層都能磨掉… … 直接讓它進垃圾桶吧。

  當然,絕對不要用這個菜瓜布去刷晶片,絕對。

  (http://i.imgur.com/6ECJPCD.png)

  液態金屬是無毒的,只要沒有傷口的話接觸到皮膚也沒有問題,不過手上的油脂會妨礙導熱,呃,應該沒有人用手在塗散熱膏的吧?

  另外,液態金屬被證實會腐蝕鋁製品和幾種鋁合金(也就是原廠的散熱器的底部,以及一些塔散的散熱鰭片),但是與矽、鎳、錫以及銅是不會反應的,可以安心使用在核心內部。

  (http://i.imgur.com/JHpbCCw.png)

  筆者取得的是2.5ml包裝,一次塗佈大約只需要0.3ml(單面)0.5ml(雙面)即可,整支可以使用5次。

  (http://i.imgur.com/vDGan0Z.png)

  液態金屬的聚合性相當強,擠出來之後會自己黏成一小點,需要使用工具把它慢慢刷開。此外,它對鏡面的附著性比較好,材質上則和矽晶片以及銅的親和性更高,鍍鎳的表面要刷開就會比較花時間。

  由於液態金屬有聚合性,這裡不可以使用一般塗抹散熱膏時的多點法,直接按壓的話液態金屬是不會散開的,反而會整顆被擠向旁邊。

  (http://i.imgur.com/GwWJQfc.png)

  用0號水彩筆輕輕地把液態金屬刷均勻,注意力道越輕、才越容易把它刷開。刷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刷得太深,會讓液態金屬散開露出底下的晶片。

  (http://i.imgur.com/O6FlqN1.png)

  將液態金屬刷到和MX-4 (http://www.arctic.ac/worldwide_en/mx-4.html)交接,上蓋面也塗上少許液態金屬好做黏合。

  (http://i.imgur.com/LHqCNPn.png)

  接著,將事先打進塑膠針筒的黑色矽利康適量打在原本的殘膠上。

  (http://i.imgur.com/drvqenp.png)

  用刮刀稍微刮平,清除多餘的部分。
  原本就沒有膠的部分就維持空隙,方便矽利康乾燥。

  (http://i.imgur.com/ZqUxQli.png)

  蓋上打磨好的上蓋,輕壓後刮除溢出的殘膠。
  在闔上上蓋時,盡量垂直平放,不能轉動上蓋以免液態金屬聚合。

  (http://i.imgur.com/QbGJCkg.png)
  (http://i.imgur.com/kEWYf5H.png)

  直接安上CPU腳座,隔著一層拭鏡紙將散熱器押上固定。
  放置24小時讓矽利康固化。


上蓋、冷頭拋光


  除了內部慘不忍睹的導熱膏之外,長期以來也有不少Clocker對CPU這個上蓋頗有微詞。兩家應該都是磨砂度鎳之後再做雷刻還是印刷,看起來雖然質感不錯,不過導熱性就讓人質疑。

  筆者這邊打算將之做拋光,理想上想要拋出銅表鏡面。

  (http://i.imgur.com/exhhB7H.png)

  一樣先拿散步龍君的上蓋來做測試,依序使用砂紙輪、磨砂輪和羊毛輪做打磨… …

  (http://i.imgur.com/x0zxz0H.jpg)

  對不起|||
  由於使用的砂輪號數太小,試驗的結果極為慘烈,只好放棄拋出銅面,改為只使用羊毛輪做表面拋光。

  (http://i.imgur.com/MFTpUtR.png)

  先把要打磨的上蓋夾在萬力上,使用的工具是電磨、羊毛輪以及青土。

  有玩金工的朋友對這些工具應該比較清楚,青土是一種研磨材,把轉動中的羊毛輪與青土接觸沾上適量青土、便能用來進行壓克力、軟金屬的研磨拋光。

  (http://i.imgur.com/Z4xgjOy.png)

  打磨的方式是先垂直後水平做兩道交錯研磨。

  結果離鏡面還有很大距離,但也達到基本要求了。
  只使用羊毛輪的話幾乎不會磨去什麼深度,對平整性的影響應該也在範圍之內。

  (http://i.imgur.com/ULpuHez.png)
  (http://i.imgur.com/VX704Rp.png)

  同樣的工法施作在TD-02的同心圓紋銅底水冷頭上。


顯示卡拆清

  為了安裝顯卡水冷頭,這裡拆除MSI R9-270X Gaming (http://tw.msi.com/product/vga/R9_270X_GAMING_2G.html#hero-overview)上的散熱器。

  (http://i.imgur.com/EcAHInc.png)

  散熱器使用四個十字彈簧螺絲固定,要移除並不困難,但是其中一個上面貼有微星的易碎貼紙。

  (http://i.imgur.com/FFxZYa1.png)

  (http://i.imgur.com/AKckBQ2.png)

  日前微星有提及,即使這個貼紙破了也不會直接影響保固,除非送過去的時候被看出來是因為散熱器沒裝好所以燒壞的。

  如果想要避免弄破它的話,只要墊一張紙,使用老虎鉗直接將螺絲連同貼紙一起轉下來即可。

  (http://i.imgur.com/V5Wwu7i.png)

  270X Gaming (http://tw.msi.com/product/vga/R9_270X_GAMING_2G.html#hero-overview)和Hawk (http://tw.msi.com/product/vga/R9_270X_HAWK.html#hero-overview)共用電路板設計,除了少了背板和兩個供電模組之外整個Layout完全一樣。正面的金屬支撐/均熱板對水冷使用者來說是個很好的設計。

  (http://i.imgur.com/NdkyHf8.png)

  驗明正身,效能優秀的TF散熱器,以及MIT的28nm Pitcairn XT晶片。更讓人滿意的是,使用的記憶體顆粒是爾必達,而不是韓國的Hynix或三星產品。

  (http://i.imgur.com/jE57grp.png)

  有很多一開始玩水冷的使用者會擔心顯卡上其他元件的散熱,能夠一開始就挑選有均熱板或散熱片的顯卡來改裝是再好也不過了。
  雖然這些元件實際上不怎麼需要特別照顧,不過若是放不下心,也可以像這樣在高熱元件上貼上額外的散熱片。
  手邊剛好有剩下的,便隨興地安裝上去,也避免整張卡空蕩蕩的視覺上減分。

  (http://i.imgur.com/8OQahMX.png)

  本來的話是使用一種黏得像白膠一樣的專用導熱膏,不過論起黏度… … MX-4 (http://www.arctic.ac/worldwide_en/mx-4.html)再度值得您信賴。

  (http://i.imgur.com/Nk6WuGx.png)

  除了會擋到出水口的地方之外,把供電模組和記憶體部分都貼上散熱片。
  把Larkooler VGA WB 30的固定螺絲拴上,準備工作就完成了。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9-03, 周三 14:40:52
七、水冷管路安裝


  所有前置工作都完成了,然後就是管路安裝囉!

  (http://i.imgur.com/6Ou9z2A.png)

  (http://i.imgur.com/BA9nTZe.png)

  元件配置。

  (http://i.imgur.com/xXRFBTk.png)

  大概把背部的線材層次整理出來好配合管路。

  (http://i.imgur.com/Cee03EJ.png)

  出水頭需要使用止水膠帶來做防漏,筆者的習慣是只做出水頭的部分。

  有人會連螺紋也做止水處理,不過那主要是O環的工作,有疑慮的話就更新接頭上的O環吧。

  另外,如果使用的是快速出水接頭(如圖左,由出水頭及鎖套兩部分構成),也比較不建議加套止水膠帶,因為快速接頭的鎖套都設計得很緊,加上止水膠的話容易鎖不上去。

  (http://i.imgur.com/Vf4Rbwi.png)

  本次使用的零件中包含了非正規水冷零件的黃銅接頭,由於工藝精度不同,就額外加強了防漏,並做好在必要時施打矽利康來止水的準備。

  (http://i.imgur.com/Dy82Mqw.png)

  設備全數就位後,開始進行安裝管路前的丈量工作。

  (http://i.imgur.com/9JZysFE.png)

  使用園藝剪刀進行裁管,再用小剪刀修整。

  (http://i.imgur.com/8UtiPZJ.png)

  安裝前,先把管夾或是快速接頭的鎖套套上,才不會接上出水頭後才發現管夾不知道在哪裡(笑

  (http://i.imgur.com/YWVGZPd.png)
  (http://i.imgur.com/9Fs0BAg.png)

  水管安裝時,如遇到要調整彎曲度時,可以用熱水溫熱彎曲處、再固定到需要的曲度。

  而在將管線套進出水頭時,同樣也可以將切口泡進熱水軟化,會比較好安裝。此時筆者的做法是只浸泡最前端的一小段,以避免殘留過多水氣或是整段水管軟化反而造成安裝困難。

  安裝水管時,除了需要進行繞管的部分之外,建議先連接好個個設備的管路再進行安裝,以減低對插槽和零件的負擔。

  (http://i.imgur.com/oZbEZj0.png)

  記憶體的水冷管從上方的電源線開孔走背線由側面繞出。

  在上蓋使用液態金屬的方式與先前相同,先框出防滲漏範圍,然後從核心晶片位置開始向外把液態金屬掃均勻。

  (http://i.imgur.com/uWy7h8U.png)

  因為液態金屬比較不會自己填滿不同材料間的縫隙,上蓋也薄薄地抹上一層,然後盡可能垂直地安裝、來避免外漏。

  同樣地,這邊不能旋轉扭動水冷頭、或者過度施力,垂直地平平壓上去就好了。

  (http://i.imgur.com/zNYDCYS.png)

  (http://i.imgur.com/pya8j73.png)

  顯卡的晶片比較小,只需要0.2ml的Liquid Ultra (http://www.coollaboratory.com/en/products/liquid-ultra/)就夠了,周圍一樣用MX-4防溢出。

  然後將機殼倒置,平放安裝WB VGA 30 (http://www.frozencpu.com/products/15769/ex-blc-1104/Larkooler_iSkyWater_VGA_WB30_Liquid_Cooling_Block_LWB006.html)顯卡水冷頭,由後方透過出水檔板拉出管線。

  (http://i.imgur.com/3KTQczB.png)

  最短的出水距離位在水箱和正面TD-02 (http://www.silverstonetek.com.tw/product.php?pid=404&area=tw)的冷排之間,只有8公分。
  溫熱水管來稍微增加其曲度好順利安裝、避免折管。

  (http://i.imgur.com/ijiv8v1.png)

  機殼背部的管線以束線帶固定在風扇沖孔上,降低對背面IO的干擾、維持美觀。

  背面使用的接頭就是剛才提到的快速接頭,這種接頭雖然在安裝上較不費勁,不過有個使用上需要注意的小問題。

  由於快接使用旋轉鎖套來使管路和出水頭旋緊,在旋緊到最後時,鎖套和水管間的摩擦力會讓水管多向旋緊方向轉動半圈,有可能因此折管或是無法安裝。

  以筆者使用的快速接頭而言,快速接頭約會額外將水管沿旋緊方向多轉半圈,需要預先將管子做反轉再鎖上鎖套。

  (http://i.imgur.com/FNX87pR.png)

  用對接的方式將頂部注水孔鎖上。

  (http://i.imgur.com/3QR9YDB.png)

  水冷管佈線完成,水路方向順利按照預定。DVD水箱→P450→記憶體水道→CPU冷頭→顯示卡冷頭→Larkooler冷排→BY50水箱(+測溫探針)→TD02冷排→DVD水箱。

  但是相比計畫放棄了L型轉接頭的使用,因為空間夠大,單純用繞管的方式連接各個元件比較安全。


整線

  良好的整線工作除了讓機殼內看起來更乾淨美觀,也有助於機殼內部對流。這次雖然沒有使用漂亮的全套模組線,但還是不能因此放棄治療,盡量做到符合理想。

  (http://i.imgur.com/rMv2oze.png)

  筆者認為,整線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將所有的線材分出層次。依照粗細、使用別、路徑,將線材分出前後,才能找出該將哪些線材固定在哪裡、和誰綁在一起。

  (http://i.imgur.com/uwWGLMv.png)

  準備的工具除了機殼附的黑色束線帶之外,還有一條挖出來的自黏式束線帶、兩條自黏式分線束帶、一些透明3M電話線夾,還有自黏式的束線帶固定貼(沒有用到)。

  (http://i.imgur.com/ku7CUFB.png)

  繞了幾圈、大概確定了走線的方式… … 不過那團大4pin接頭還是讓筆者很頭大,真的很難藏。最後是將它分成U字形,好不容易弄得稍微能看一點。

  (http://i.imgur.com/RRYqoIq.png)

  背部走線完成!
  走法非常依賴把線材穿到正面來拉直&減少長度。

  至此,我們終於將她組裝完成了。
  經過最後的上水測試,就能見到她運轉的樣子囉!


上水

  水冷系統在安裝完管路之後,必須先經過滲漏測試確保沒有漏液之處,才能將主機過電開機,以免使設備損壞。

  (http://i.imgur.com/5Eh9hPM.png)

  但如何把沒通電空空如也的水路填滿、並測試系統的耐壓性呢?
  方法就是只讓幫浦通電,把水打進系統之後讓他循環幾個小時到一天的時間。

  (http://i.imgur.com/7PF64Vt.png)

  為此,我們需要在不接上主機板電源的狀況下啟動電源供應器。
  只要利用電線讓24pin的第4、第6個pin口短路,就能啟動電源了。

  (http://i.imgur.com/K49r8NT.png)

  如果擔心接錯或隨便找線來用會有問題的話,也可以使用市面上上販售的跳線接頭(NT25-)。

  (http://i.imgur.com/xIJjX9T.png)

  因為這次使用的是模組化電源,此處直接將24pin和提供給幫浦的4pin供電之外的電源線都做移除。

  (http://i.imgur.com/hhSTQfu.png)

  在開始將水打入之前,先將水箱填滿。
  初期加水量必須要確定幫浦內部都浸滿水、幫浦的進水口也都抽得到水,這樣才能避免幫浦空轉燒壞。

  筆者個人的習慣是預先填得越滿越好,以免稍後運作時補水不及造成幫浦空轉。

  以下是上水時的影片:

  http://youtu.be/3g-WDTPti44 (http://youtu.be/3g-WDTPti44)

  一共使用了一瓶半的Gigabyte 600cc水冷液,系統容量約1公升。
  空機時水溫顯示為31度,除了室溫真的很熱之外我想測溫計也有點誤差,所以在測溫探針露在外頭的部分上面補了點矽利康與外部隔絕順便防漏。

  (http://i.imgur.com/bnHhEn8.png)

  (http://i.imgur.com/K4MFfSV.png)

  (http://i.imgur.com/7kwwVep.png)

  在不太放心的出水口包上衛生紙好方便觀察漏水現象,放著跑睡覺去,早上出門後再讓她試跑個半天。如果鎖點滲漏只要鎖緊就好,不過水管滲漏的話就要全部下水重新接一次了。

  幸運的是,沒有任何地方發生漏水,順利地一發完成!
主题: Re: 【筆記】
作者: 佐鳥かなこ2014-09-03, 周三 15:38:07
八、完成圖與測試


  由於是第一次做開蓋和使用液態金屬,筆者本來已經做好了CPU爆炸(X)無法開機的心理準備,不過又一次奇蹟般地直接就能開機了(撒小花)

  目前目測是能降低燒機溫度10~20度,把顯卡的甜甜圈溫度壓在4字頭。
  在筆者跑測試的這段時間內,就請各位欣賞她的美照囉=]

  (點擊查看大圖)

  (http://i.imgur.com/6uFOpdl.png) (http://i.imgur.com/uFfnwQ2.jpg)
  側面

  (http://i.imgur.com/5M9eFCP.png) (http://i.imgur.com/HsjmmH4.jpg)
  正側面

  (http://i.imgur.com/RCnSkZb.png) (http://i.imgur.com/QwEuvdO.jpg)
  背側面

  (http://i.imgur.com/XjNSShh.png) (http://i.imgur.com/igSrVFF.jpg)
  背面

  (http://i.imgur.com/UIg7HKl.png) (http://i.imgur.com/tGAA55y.jpg)
  正面


溫度測試


  這次改造成不成功就在這裡見真章,以下使用OCCT 4.4.0、Furmark 1.13分別對CPU以及顯示卡做燒機測試。
  CPU超頻時皆預先通過半小時AMD Overdrive CPU超頻穩定性測試,顯示卡不超頻。

  因APU之核心溫度監控僅能取得參考值,CPU溫度分別記錄主機板與核心溫度。
  經過穩定測試,手邊這孩子可以在核心電壓1.2V時穩跑4.1GHz或是[email protected],因此便記錄此一溫度。

測試環境:
  室溫26度;所有風扇Full On
  關閉AMD電源控制;Windows電源設置於高效能模式

OCCT CPU燒機測試
  (http://i.imgur.com/gLeFLLI.png)

  燒機30分鐘,其中開始與結束各待機5分鐘,實際燒機時間20分鐘。
  記錄待機溫度、燒機時最高溫/最低溫以及平均燒機溫度。

Furmark 1080P標準測試
  (http://i.imgur.com/4QJR1wt.png)

  使用標準1080P benchmark設定,記錄燒機結束時溫度。

AMD Overdrive CPU超頻穩定性測試
  (http://i.imgur.com/r3cFZCP.png)

  CPU超頻燒機前皆通過AMD Overdrive 30分鐘穩定性測試。

對照組:

  本次對照組為銀欣SG02 (http://www.silverstonetek.com.tw/legacy.php?pid=125&area=tw&model=sg02&tno=0) U3版機殼,測試時側板移除,置於桌底。
  同樣使用Larkooler iskywater 520水冷系統,只水冷CPU,散熱膏皆為MX-4 (http://www.arctic.ac/worldwide_en/mx-4.html)。

  (http://i.imgur.com/BpRYEaj.png)

  (http://i.imgur.com/SkVPWvL.png)


  A10-6800K [email protected] 燒機測試
  (http://i.imgur.com/UigYLy9.png)

  CPU測溫:待機:53度;燒機:高溫82度/低溫76度/均溫80度

  (http://i.imgur.com/Rhl5pdA.png)
  主機板測溫:待機:34.5度;燒機:高溫49度/低溫36.7度/均溫45.7度

  A10-6800K [email protected] 燒機測試
  (http://i.imgur.com/MVhhQJc.png)
  CPU測溫:待機:58度;燒機:高溫115度/低溫99度/均溫109度

  (http://i.imgur.com/uxthF8K.png)
  主機板測溫:待機:35度;燒機:高溫61度/低溫38度/均溫58度
  
  MSI R9-270X Gaming 默頻燒機測試
  (http://i.imgur.com/ZV9Ihs8.png)
  待機:45度;燒機:73度

  Twin Frozr的壓制力其實已經非常到位。

實驗組:

  實驗組為Define R4 (http://www.fractal-design.com/home/product/cases/define-series/define-r4-arctic-white),單一水路同時冷卻CPU與顯示卡。
  水冷頭為TD-02水冷頭、Larkooler WB VGA30,幫浦450L/H+250L/H,雙240mm水冷排。
  散熱膏為Coollaboratory Liquid Ultra (http://www.coollaboratory.com/en/products/liquid-ultra/)以及MX-4,CPU經過表面拋光。
  測試時關閉側板、打開前面板,放置於桌面。

  A10-6800K [email protected] 燒機測試
  (http://i.imgur.com/ltALPoB.png)
  CPU測溫:待機:48度;燒機:高溫70度/低溫58度/均溫65度

  (http://i.imgur.com/3S8zECO.png)
  主機板測溫:待機:31度;燒機:高溫40度/低溫33.4度/均溫38.4度
  

  A10-6800K [email protected] 燒機測試
  (http://i.imgur.com/ILr44q9.png)
  CPU測溫:待機:53度;燒機:高溫88.5度/低溫75度/均溫83度

  (http://i.imgur.com/8uAU2Qp.png)
  主機板測溫:待機:31.4度;燒機:高溫47.2度/低溫37.2度/均溫44.5度

  MSI R9-270X Gaming 默頻燒機測試
  (http://i.imgur.com/5e5rVBN.png)
  待機:32度;燒機:44度

成效:

  從核心溫度來看,本次改裝成功降低4.1GHz時的燒機溫度15度,4.7GHz時26度,是由於此參考值較為敏感之故。
  比較可靠的主機板溫度上,4.1GHz時燒機降了7.3度、待機降低3.5度;4.7GHz時,燒機降低13.5度、待機降低3.6度。
  
  顯示卡方面,待機溫度下降13度,燒機溫度則非常誇張地下降了近30度。

  非常令人滿意=]

  (http://i.imgur.com/61CzHIV.png)

同場加映:A10-6800K [email protected] 燒機測試

  改裝後的意外收穫,可以跑上5GHz,看來之前或許是因為過熱才上不去的也說不定。
  不過跑起來不是很穩定,為了避免出狀況,以下只燒了10分鐘讓各位做為參考。


  (http://i.imgur.com/db1KrxJ.png)
  CPU測溫:待機:60度;燒機:高溫116度/低溫110度/均溫112度

  (http://i.imgur.com/EuOqP2f.png)
  主機板測溫:待機:33.5度;燒機:高溫55度/低溫39度/均溫度53.8度


結語:


  終於可以免於APU那詭異的核心溫度數據所苦了!
  雖然說本來就是個參考值、不要在意就好了,不過再怎麼說看到溫度動不動跳上百度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開蓋的魅力和效益都相當驚為天人,而且技術難度也並不高,如果稍微下點功夫的話也不至於會失去保固。
  可以理解為什麼超頻玩家這麼推崇開蓋,光是更換散熱膏就能瞬間讓溫度下降兩位數呢。
  
  不過另一方面,上蓋的打磨就不是很順利了。
  手工的話不平整的情況想必是會更嚴重,不太敢那麼做;
  也有想過要不要去附近借砂輪機或是磨砂機來試試看,但畢竟還是太費工夫。

  由於這次不是單獨測試,不太好分辨兩種CPU加工各自產生的影響,但結果All right就好=D
  
  至於機殼方面,Define R4 (http://www.fractal-design.com/home/product/cases/define-series/define-r4-arctic-white)就安裝上雖然不是非常親切的機殼,
  但是安裝完成後相當堅實穩重,其靜音設計也能很有效的軟化風扇的風切聲。

  這次對她進行了不少改裝來將水冷設備給安放進去,這都是由於Define R4 (http://www.fractal-design.com/home/product/cases/define-series/define-r4-arctic-white)預留的加工空間才辦得到的。
  就筆者個人的觀點來說,全塔型的機殼至少要能容納兩副240mm水冷排才稱職,這方面就給她打個及格點吧。

  謝謝各位的閱讀,有緣再會=]



Special Thanks
  
  (http://i.imgur.com/9v3HzWJ.jpg)

  最後,對本次英勇犧牲的兩位散步龍君至上最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