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的话,PC在无法察觉地精的时候是无法以地精的行动作为触发点的,所以这意味着这个准备动作无法在冲锋确实发生前触发
以及,虽然pc没有察觉到地精,但是从地精冲出掩蔽到pc的面前这段过程中pc是可以察觉到地精的呀(否则成功hide之后的冲锋就要算防御方ff了不是吗)
理论上的话,PC在无法察觉地精的时候是无法以地精的行动作为触发点的,所以这意味着这个准备动作无法在冲锋确实发生前触发。3的答案是可以。RC里的冲锋条目明确了在冲锋回合中发生的所有攻击可以享受冲锋+2AB的效果
而当PC可以确定地精的存在的时候——
1可以移动,但会因为移动而被AO。
2根据你的触发点和对方的攻击范围决定,不过一般情况下不能。
3不能。
4地精的冲锋被浪费,停留在冲锋预定站立的位置
理论上的话,PC在无法察觉地精的时候是无法以地精的行动作为触发点的,所以这意味着这个准备动作无法在冲锋确实发生前触发。3的答案是可以。RC里的冲锋条目明确了在冲锋回合中发生的所有攻击可以享受冲锋+2AB的效果
而当PC可以确定地精的存在的时候——
1可以移动,但会因为移动而被AO。
2根据你的触发点和对方的攻击范围决定,不过一般情况下不能。
3不能。
4地精的冲锋被浪费,停留在冲锋预定站立的位置
地精冲锋PC,并在距离PC5尺之外的某个方格停止移动。此时不会触发准备动作,地精正常攻击后回合结束。
地精冲锋PC,直接移动后地精在与PC临近的某个方格停止,移动结束。此时PC的准备动作被触发,PC开始向左后退翻滚。
此时在没有其他外力作用的影响下,地精的触及此时是5尺,当PC翻滚失败时,PC的移动将触发“移出威胁范围”引发的借机攻击。
如果这次借机攻击命中并阻止了PC继续移动,那么地精将继续进行正常的冲锋攻击,回合结束。
如果这次借机攻击未能阻止PC移动,那么地精将无法继续完成冲锋的攻击,回合结束,并在该轮承受冲锋的AC减值。
在这个例子中准备动作的触发点是在于地精到达了临近玩家的方格而不是地精到达临近玩家的方格之前。而这个位置实际上冲锋的移动已经结束了。
地精宣言冲锋PC,并开始移动。
在地精移动中的任何一点,PC都可以开始他的移动。
若此时PC处于地精的威胁范围之外,无论是否翻滚失败都不可能触发地精的借机攻击。
若此时PC处于地精的威胁范围之内,那么将正常结算借机攻击与翻滚。但是不管地精与PC的距离如何,地精已经到达了他与PC最近的方格,换句话说,冲锋的移动部分已经完成了。引用冲锋时的移动:你必须在作出攻击之前移动,而不是在攻击之后。你必须向你所指定的目标直线移动至少10英尺(2个方格),而最多可以移动到你正常速度的两倍。
你和目标之间必须有一条畅通无阻的清晰路径,不能有任何东西对你的移动形成阻碍(比如困难地形或是障碍物)。所谓“畅通无阻的清晰路径”是指:第一,你必须能够移动到你正好可以对目标作出攻击的,离你目前位置最近的那个方格。(如果该位置已经被其他人占据,或是被某种东西阻挡,那么你就无法进行冲锋。)第二,从你起点方格内的任意一点到你终点方格内的任意一点之间的任何连线,如果会穿过能够阻挡移动、减缓移动、或是被某个生物(即使是队友)所占据的方格,那么你就无法进行冲锋。(处于无助状态下的生物不会阻碍冲锋动作。)
RESOLVING A CHARGE
After moving, you can make a single melee attack. Only special abilities that specifi cally allow multiple attacks as part of a charge can give you more than one attack. Since you use the momentum of the charge in your favor, you receive a +2 bonus on any attack roll made during your turn when you charge. If your attack is a bull rush, you get a +2 bonus on the opposed Strength check. Because a charge is reckless, you take a –2 penalty to your AC until the start of your next turn
首先,你忽视了一种很罕见的情况——地精用甲刺冲锋,然后用长武器AO,这在规则上是可行的(虽然在实际运用中并不常见),所以可以”作出借机攻击而地精的冲锋移动尚未完成“的情况是存在的。真是个科学的方案! :em032
实际上这个问题有个相当容易判断的方法——将准备者的动作改成”有人冲锋到临近位置就用刺链摔绊“。引用首先,你忽视了一种很罕见的情况——地精用甲刺冲锋,然后用长武器AO,这在规则上是可行的(虽然在实际运用中并不常见),所以可以”作出借机攻击而地精的冲锋移动尚未完成“的情况是存在的。真是个科学的方案! :em032
为了不让这个地精冲破晶壁我们先把这个放到之后来解决吧。
假设冲锋的目标地点是A点的话,在判定上只有两种状态,一是你到了A点,二是你没到A点,这只是个二进制的计算。在楼主给出的条件下我的认识是状态一,而你的认识是状态二。然而在前三个场景下,如果是在状态二时发生了准备移动,你不管怎么移动都不可能触发到借机攻击,而此处的描述应该是“敌人到达临近位置前”;如果是在状态一时发生了准备移动,这个时候才有可能触发AO,然而此时冲锋已经到达目标地点了。
然后我们回到甲刺和灵爷的问题上。如果你问我会不会获得加值,我肯定会告诉你会。这很魔法对不对?我也觉得很魔法。如果你没有看漏句点或者愿意用谷歌翻译一下的话你会发现“After moving”和后面的根本是在讲两个事。获得冲锋加值的条件只有两个“attack roll made during your turn”和“when you charge”,当你获得AC-2的时候你的AB就获得了+2。当然从科学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我还是建议地精在用他的长武器AO之前先蹦跶10ft
冲锋中借机攻击的确会打断冲锋,因而不享受冲锋的好处(比如攻击+2,或者可能的全力攻击、伤害翻倍等),但ac也不会-2。就我个人的意见的话,我认为地精依旧可以移动到预定位置(因为准备动作没有让移动部分变得不可继续),但因为目标并不在原位上, 而无法正常的继续做出对目标的近战攻击(不过有些DM会认为这时候可以打另一个位于威胁区域的敌人)。
不过,如果人物滚翻成功,地精是否能继续冲锋(如果速度够且环境允许冲锋)呢?
AO应该还是可以的,毕竟AO不是一个动作?
其次,实际上AO并没有打断冲锋,打断冲锋的是引发AO的准备动作。
ao可能打断自己的动作,就像贤者说过,你对以击破武器来借机你的摔拌的敌人借机攻击,会同时打断敌人的击破武器和你的摔拌。我想你需要这个东西
机会攻击连锁:如果你与你的敌人都有多次机会攻击,你们会造成一组机会攻击连锁,例如,你试图卸除武器,而触发机会攻击,你的敌人用一次对你的卸除武器来回应,而你回以另一次卸除武器。
当这个状况发生时,只要让两个敌人继续其机会攻击,直到其中一方用尽其机会攻击的次数,或是决定不再继续做,纪录下交战者所有触发或展开的机会攻击,先结算连锁中最后做的机会攻击,接着依照顺序由后往前,直到你结算完所有的机会攻击,或是直到其中一个机会攻击阻止了对方的行动。
这并不是言明的规则,只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概念。我曾经就做过类似的思考——一个武士遇到一个魔战士和他的幻影(武士无法在被命中前确定哪个是真实的)同时冲锋,他是否可以准备动作宣布砍真实的那个,然后讨论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武士要么无法及时触发,要么找不到触发点
其实你括号里面的话是正确的,被隐藏的敌人偷袭确实是FF状态。
是的,即使是那个地精突袭的时候大喊着“wghhhhhhhhhh!”也会是FF。
至于直觉小跳,这个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个人的意见是当成一种“……发生后”触发的类准备动作来考虑
会有些许差别。是的,即使是那个地精突袭的时候大喊着“wghhhhhhhhhh!”也会是FF。
至于直觉小跳,这个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个人的意见是当成一种“……发生后”触发的类准备动作来考虑
对于前者,假如说地精是移动之后再攻击会有不同吗?
无论再怎么奇葩和繁琐,也没有代表AO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它打断的是冲锋ao的action type是“not an action”
无论再怎么奇葩和繁琐,也没有代表AO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它打断的是冲锋ao的action type是“not an action”
它属于一种叫做“无动作”的动作类型
虽然这很哲学,但是乃要适应……
当然不一样?无论再怎么奇葩和繁琐,也没有代表AO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它打断的是冲锋ao的action type是“not an action”
它属于一种叫做“无动作”的动作类型
虽然这很哲学,但是乃要适应……
尽管很哲学,但你不觉得你表达的跟我一样吗?
“(它)没有代表AO是一个动作”=“(It's)not mean AO is an action”
会有些许差别。
因为一般来说突袭只有一个标动,所以地精在突袭轮移动的话,意味着将会开始正式的第一轮,而第一轮里先攻高于地精的PC就会失去FF状态。
所以not mean AO is “an action”啊。当然不一样?无论再怎么奇葩和繁琐,也没有代表AO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它打断的是冲锋ao的action type是“not an action”
它属于一种叫做“无动作”的动作类型
虽然这很哲学,但是乃要适应……
尽管很哲学,但你不觉得你表达的跟我一样吗?
“(它)没有代表AO是一个动作”=“(It's)not mean AO is an action”
ao是一种action啊,只不过这种action的名字是“not an action”
这是一种名字叫“不是动作”的动作
是的,如果后四只地精没有被发现,那么地精突袭轮的时候是FF(仅对突袭的地精而言),但是正常加入后就没FF了。会有些许差别。
因为一般来说突袭只有一个标动,所以地精在突袭轮移动的话,意味着将会开始正式的第一轮,而第一轮里先攻高于地精的PC就会失去FF状态。
突袭轮的情况比较明朗。但是假如说是在战斗中呢?比如说4个pc面对8只地精,其中4只已经现身并且和pc们打了一轮,这时候另外四只pc才从隐蔽处冲出来呢?这个时候按说pc已经不是ff了,但是pc并没有发现后4只地精,那么怎么算……pc对后四只地精ff?
There is an action type,called “Not an action/Nonaction”,see rc page 8.所以not mean AO is “an action”啊。当然不一样?无论再怎么奇葩和繁琐,也没有代表AO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它打断的是冲锋ao的action type是“not an action”
它属于一种叫做“无动作”的动作类型
虽然这很哲学,但是乃要适应……
尽管很哲学,但你不觉得你表达的跟我一样吗?
“(它)没有代表AO是一个动作”=“(It's)not mean AO is an action”
ao是一种action啊,只不过这种action的名字是“not an action”
这是一种名字叫“不是动作”的动作
另外,语法错误……无论再怎么奇葩和繁琐,也没有代表AO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它打断的是冲锋ao的action type是“not an action”
它属于一种叫做“无动作”的动作类型
虽然这很哲学,但是乃要适应……
尽管很哲学,但你不觉得你表达的跟我一样吗?
“(它)没有代表AO是一个动作”=“(It's)not mean AO is an action”
所以喵不大明白乃们在争论什么……
我的英语不好,让你见笑了。另外,语法错误……无论再怎么奇葩和繁琐,也没有代表AO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它打断的是冲锋ao的action type是“not an action”
它属于一种叫做“无动作”的动作类型
虽然这很哲学,但是乃要适应……
尽管很哲学,但你不觉得你表达的跟我一样吗?
“(它)没有代表AO是一个动作”=“(It's)not mean AO is an action”
/me 被砍死
没事,我强迫症而已。我的英语不好,让你见笑了。另外,语法错误……无论再怎么奇葩和繁琐,也没有代表AO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它打断的是冲锋ao的action type是“not an action”
它属于一种叫做“无动作”的动作类型
虽然这很哲学,但是乃要适应……
尽管很哲学,但你不觉得你表达的跟我一样吗?
“(它)没有代表AO是一个动作”=“(It's)not mean AO is an action”
/me 被砍死
喵觉得打不打断什么的完全取决于常识而不是动作类型吧……所以喵不大明白乃们在争论什么……
我只是在用微妙的说法反驳而已,更多的灌水我觉得也不必要了(还是说海灵你没有闹懂我这个反驳的梗在哪吗?)。
至于争论的问题在于,AO究竟打断的是自己的动作,还是对方的动作?
而我的态度很明显,AO的触发要求是对方做了什么特定行为才行,所以无论怎样打断的都是对方的动作,而例子中的冲锋是先被准备动作打断的,所以AO打断的根本不是冲锋,而是准备动作。这就像你全力攻击的时候用了一个会引发AO的攻击,对方的AO也是一个会引发AO的攻击,你对这个攻击再次AO并不会让你无法继续全力攻击(尽管可能AO的结果会导致无法继续),所以我不认为冲锋者的AO会让冲锋无法继续。
而兔兔姑妈的例子其实举的不恰当,因为没有任何规则限制一个人无法用爬行的姿态冲锋(只要他确实能爬行着跑@舔食者)所以冲锋到特定位置趴下攻击并没有违反规则,并且也是做得到的(只是他没有特定专长会很亏)。并且,最好的反例就是全力投掷攻击,在快拔的支持下,拔出一件武器是自由动作,但有谁追究过拔武器会打断全回合的?仔细看了一下,快拔和快填都特别说明了可以正常全回合,所以这个例子也不恰当。那么,剩下的就只有说话了。
说话:
通常说话是一个即时动作,而且即使没到你的回合你也可以说话。说比几个句子更长的话通常会受到即时动作数量的限制。
说话是一个自由动作,那么意味着冲锋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喊“wghhhhh!”吗(那样说话岂不是会打断冲锋)?
喵觉得打不打断什么的完全取决于常识而不是动作类型吧……根据借机的译文——
事实就是,根本没有可以遵守的相应规则啊
另外ao不一定会“打断”或者说“破坏”对方的动作,它只是“结算在对方的准备动作之前”罢了
这堆乱七八糟的能力跟我们讨论的话题关系在哪?
或许这样做很厉害(或者不厉害),但我还是没看出这些东西跟我们之前讨论的关系在哪,毕竟这些东西跟AO好像都没什么关系(至少我看懂的蛮子猛扑和战斗腰带没)。
传不传奇等级什么的倒不是很有关系,反正还有暂效或者umd。冲锋触发传送后不能使用蛮子猛扑的原因不在于它不满足冲锋,而在于常规任意门后你无法继续做任何动作(换句话说如果是触发次元步之类的我觉得应该还是可以猛扑,但触发的次元步是否能接着触发欧瑞恩之怒我不确定,毕竟可不可都有理由,但猛扑和欧瑞恩即使同时触发也应该只有一次全回合攻击,因为两者的译文都说的是满足条件可做全回合攻击,而没有说满足条件可做“一个/次全回合攻击”。),所以这跟AO和卧倒毫无关系,因为AO和卧倒都没有提到“之后无法继续做任何动作”。
但既然冲锋触发传送后不能使用狮子图腾的猛扑能力(基于冲锋),那本楼的冲锋中做出机会攻击为何可以享受+2命中好处,且同时算作完成冲锋(并在之后做出攻击。那又为何圣武士可以在冲锋中插入自由动作卧倒回避刺链战士拌摔后在享受冲锋好处的情况下做出攻击呢?(别以为就-4惩罚好像很坑的东西,那可是定信之力突击煎饼猛力破你步行圣武士的冲锋!翻几倍伤害的。)
好吧……喵觉得打不打断什么的完全取决于常识而不是动作类型吧……根据借机的译文——
事实就是,根本没有可以遵守的相应规则啊
另外ao不一定会“打断”或者说“破坏”对方的动作,它只是“结算在对方的准备动作之前”罢了
进行借机攻击:一个借机攻击就是一次近战攻击,一轮内只能做一次借机攻击。如果你不想进行借机攻击你可以不做。
一个高等级的角色在正常轮可以有额外的攻击机会(全力攻击),不过这些机会的攻击加值较低。但是你做借机攻击时使用的是你正常的攻击加值,即使在本轮之内你已经攻击过了也是如此。
借机攻击“打断”了该轮内正常的动作流程。如果引发了一次借机攻击,那么立即执行该借机攻击,之后再继续到下一个角色的回合(如果借机攻击是在该角色的回合中间被引发,那么还是继续本回合)。
战斗反射和额外的借机攻击:如果你有战斗反射专长(Combat Reflexes),那么你的每轮借机攻击数可以增加上你的敏捷修正数。该专长无法让你对一次机会进行多次借机攻击,但是如果一个敌人给了你两次借机攻击的机会,那么你可以对他进行两次独立的借机攻击(每次攻击对应不同的机会)。在威胁范围内移动多个方格不会引发多次借机攻击。所有的借机攻击都使用正常的攻击加值。
所以我所说的“打断”只是译文中对借机攻击的概念。
然后你举的例子里我不知道great divine surge是什么,但因为“准备动作发生在触发点以前”,所以你做出AO的时候实际上你还没有做出那个什么great divine surge,也就没有什么半剑不半剑的了。
至于冲锋中的AO,我和那个讨论者根本就没有纠结冲锋中是否可以AO,而是在纠结“冲锋的移动过程中的AO是否可以享受冲锋的+2AB”
动作都进入堆叠然后后发先至?
大概就是堆栈。
简单来说,直觉(中断)动作是破坏原有动作流程的。所以如果可以对直觉动作再进行直觉动作,就只能开始堆栈然后再依次解决。
例如:
A:我冲锋(动作1);B:我准备动作走开(动作2);A:我ao(动作3);B:我直觉小跳(动作4);A:我迅爆了怎么来个一下(动作5);B:我挂了触发术先开个盾(动作6)然后灵爷表示:“我对这一轮不满大家再来一遍吧”
动作都进入堆叠然后后发先至?
大概就是堆栈。
简单来说,直觉(中断)动作是破坏原有动作流程的。所以如果可以对直觉动作再进行直觉动作,就只能开始堆栈然后再依次解决。
例如:
A:我冲锋(动作1);B:我准备动作走开(动作2);A:我ao(动作3);B:我直觉小跳(动作4);A:我迅爆了怎么来个一下(动作5);B:我挂了触发术先开个盾(动作6)然后灵爷表示:“我对这一轮不满大家再来一遍吧”
如果以上都是中断的话,那么最后的处理顺序就是654321,其中如果有动作无法实施则无效。
3r对触发动作的限定太少导致会有这种蛋疼的事情发生……
突袭轮的情况比较明朗。但是假如说是在战斗中呢?比如说4个pc面对8只地精,其中4只已经现身并且和pc们打了一轮,这时候另外四只pc才从隐蔽处冲出来呢?这个时候按说pc已经不是ff了,但是pc并没有发现后4只地精,那么怎么算……pc对后四只地精ff?是的,如果后四只地精没有被发现,那么地精突袭轮的时候是FF(仅对突袭的地精而言),但是正常加入后就没FF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