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自己化妆吧,你已经把我冻得僵僵的了。不要怕,走入黑暗中吧。我学会比怕死更怕无知,因为死亡至少有个尽头——正是你这年纪。”坟墓突然大张嘴,露出其下长长的,没有尽头的甬道。
有些失礼
喔!我好像重复选择了!因为楼上 #15 拂晓鵺啼用户是掷骰选择的,而且根据 #16 的引用来看掷骰结果似乎有了变化。所以我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选项 5」(女巫?),希望没关系吧?
我似乎有些失礼……
分支选择原因——死亡与无知
「我学会比怕死更怕无知!」实际上,
死者是最无知的,但我不愿意无知地活着;
「死亡至少有个尽头!」死亡真有尽头吗?毕竟连甬道都
没有尽头!
我一点儿都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我觉得死亡
像是丢掉了一切、像是遁入虚无,但我怎么能确定呢?
对于我不明白的,我就是真的不明白。我对
死亡也正是
无知的。而对于「了解死亡」这件事,我怀疑陷入死亡并不会有任何帮助。而如果它真的就是「丢掉一切或是遁入虚无」,那怎么可能会有
尽头?你竟会把死亡当成一瞬间的事情,而不是一种永恒的恐怖状态?或者说,如果你把消逝生命的那一瞬间事件称为死亡的话,又怎能忽略附加在其后的必然损失?
就在输入这些文字时,我就因为直面死亡的概念而陷入了焦虑。作为崇尚智慧和重视意识的人,我看到自己最喜欢的女巫人格(或是投影?)把「死亡与无知」分出了高下,不由得想要向她责问:朋友,你怎会比害怕死亡更怕无知!你要知道没什么比死亡更加
可怕!
我猜,如果采用了这条剧情分支,接下来的发展可能是踏入坟墓的求索?
借着剧情选择跟帖的碎碎念
我有了一些其他评论想法(主要是心理哲学上的,例如「X 的自我意识」),但还是私下讨论好些。免得把好好的【安科/安价】变成讨论楼了,
更何况还可能暴露我不支持人权的黑暗事实。
非常好奇故事的走向,
有点等不及想放置自己的钥匙了!请慢慢来。
感谢 ZzNoah 的交流和推荐的《第二性》,我很享受和你的讨论。
不情之请:求你也把「ZzNoah」前后与汉字(全角字符)之间加上空格,不然我看着难受。
推荐《第一卷》没几天就得知你读完了,真心令我万分惊喜。我也很享受和你的讨论——因为我们随时都可以省去凡人强加于彼此的无聊对话,而同聪慧的头脑交流也会让我有种洗涤身心的清新愉快感。
破窗效应
我怀疑本帖的优异文笔与精致风味对读者参与讨论会是一种阻碍。所以我肆意妄为的胡言乱语或许能起到一点示范作用,当个坏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