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如何用「皮膚、血管、腫瘤」的理論打造一座真實的賽博朋克城市  (阅读 304 次)

副标题: 創作方法論

离线 Guilliman

  • Hero
  • ****
  • 帖子数: 855
  • 苹果币: 0
不用憑空幻想一座霓虹閃爍、AI 掌控的未來都市,它已經存在。這不是《銀翼殺手》的洛杉磯,也不是《攻殼機動隊》的新東京,而是香港、上海、廣州、孟買、洛杉磯、紐約——這些高度發展、內部卻滿是裂縫的超級都市。

如果你想寫出真正有現實感的賽博朋克城市,那麼就要拋棄「高塔、飛車、義體」這些浮誇的視覺符號,而是拆解這座城市的生理結構。

「皮膚」:潔淨無暇的表面,精密而冷酷。
「血管」:看不見的基礎運作,勞動力與物流的暗流。 「
腫瘤」:失去功能卻依然存在的廢墟,被遺忘的裂縫。 當你用這樣的方式理解城市,你的故事就能真正扎根於現實,讀起來不只是「酷」,而是讓人覺得這真的可能發生,甚至已經發生了。

皮膚(Skin)——光鮮亮麗的監控陷阱 「皮膚」是城市最光滑、最耀眼的部分,但它的存在不是為了歡迎你,而是為了防禦你。
這是摩天大樓與霓虹的表象,是乾淨到不自然的大理石地板,是不會留下半點污垢的玻璃幕牆。當你走進這裡,一種無形的壓力會讓你覺得自己格格不入:衣服不夠新,鞋子不夠亮,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異常」。

這就是皮膚的功能——它是展示用的,它是炫耀的,它是城市的保護膜,用來區分「我們」與「你們」,排斥一切不符合城市形象的存在。

如何讓這層「皮膚」變得真實? 超現實的人工感:玻璃幕牆反射出所有人的影像,廣告屏幕播放著不斷輪迴的名牌香水宣傳片,全息投影的時尚人物迎接每一位踏入商場的人。 監控與秩序:這裡的每一步都被 AI 記錄,每個人的行為都被數據化。你的角色如果是 Low-Life,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標記為「異常」,然後安保系統就會自動驅逐他們。 無形的社會壓力:有些地方你踏進去就會感受到不對勁,你的身份、外貌、消費能力全都被環境無聲地審視,彷彿走錯了地方是一種犯罪。 這裡的監控系統就是免疫系統,一旦發現異常,AI、安保、隱形的社會規則就會把你像病毒一樣驅趕出去。

駭入「皮膚」的技巧 假裝成快遞員、清潔工、技師,穿上制服,你就能變成城市的無形人,門禁會自動為你打開。 利用數據延遲,在 AI 還沒辨識出你的時候溜進去,比如在人群擁擠時「順手帶走」一件東西,系統需要幾秒才能確認你的身份,而這幾秒,就是你的機會。 操控社會規則,如果你穿著昂貴的西裝,你就能自由進出某些 VIP 區,無需任何身份驗證。你不是這裡的顧客,但你可以假裝自己是。 這就是皮膚的最大諷刺——它是最開放的,也是最封閉的。

2. 血管(Veins)——物流與逃亡的暗流
如果「皮膚」是城市用來展示的,那麼「血管」就是它的內部機制,真正讓它運轉的動力。

這裡不是給人走的,而是給貨物、維修工、清潔工、無證勞動力運行的地方。這裡沒有霓虹燈,只有白熾燈管的刺眼冷光,只有貨櫃、機械軌道、正在搬運貨物的機械手臂。這裡是城市的內臟,在最暗處跳動,為資本輸送養分。

每一座商場都有「看不見的地圖」,是內部物流動線。貨品從卸貨區進入,透過後勤電梯,進入各個商店,而不是顧客能看到的地方。這裡就是你的逃生路線。
貨梯與維修通道對於 VIP 來說不存在,但你知道它在哪。它是城市的側門,讓你能夠跳過安檢、迴避監控,穿行於不同區域。
清潔與維修系統的日程是這座巨構的「心跳」,你只要跟著它的節奏,就能隱形地穿行於這座城市。
地下室往往有「盲區」,是監控無法完全涵蓋的地方——這些地方成為 Low-Life 的臨時休息點,或者是黑市交易的接觸點。

但如果你懂得這座城市的脈絡,你就能變成血液中的病毒,利用這些血管移動、藏身,甚至賺錢。

如何讓「血管」變得真實?
後勤物流系統:這些地方從來不在官方導覽圖上,但它們是最繁忙的區域。貨物從卸貨區進入,透過貨梯進入各個樓層,從來不會經過光鮮亮麗的商場大廳。
隱藏的捷徑:貨梯與維修通道對 VIP 來說根本不存在,但如果你懂得進入的方法,它們就是最安全的逃生路線。

Low-Life 之所以能在這座城市裡生存,就是因為他們能讀懂「血管」的語言。

3. 腫瘤(Tumors)——失敗與遺忘的廢墟
城市會擴張,也會腐爛。當經濟崩潰、產業泡沫、技術淘汰、法律糾紛發生時,就會留下「腫瘤」——那些失去功能卻無法拆除的空間。

這些地方是城市不願承認的癌細胞,但同時,它們也是 Low-Life 最安全的避難所。

「腫瘤」的成因
經濟崩潰與產業泡沫:曾經的金融中心,現在只剩下玻璃幕牆內部空無一人的樓層,變成流浪者與駭客的庇護所。
法律糾紛與資本凍結:某些建築因為產權問題無法開發,成為黑幫與地下市場的溫床。
科技失敗:一座「智慧社區」因為 AI 失控被廢棄,裡面的系統仍然運作,等待著某個駭客來挖掘它的秘密。

現實中建築物會死亡,死亡的建築物會被清拆。而腫瘤,就是死亡後未被清除的建築。
在賽博朋克的世界裡,腫瘤不只是廢墟,而是被遺棄者的庇護所。那些無法適應社會的人、被科技淘汰的人、被企業拋棄的人,他們都會在這些地方找到空間,重新建立自己的秩序。

參考:「鐵鏽地帶」的廢棄工業城,這些地區曾經擁有數百萬的工人,如今卻留下廢棄的汽車工廠、破敗的高樓、無人居住的住宅區,成為犯罪溫床。某些廢棄的工廠仍然保留完整的生產線,卻再也沒有一台機器會被啟動。
鬼城與爛尾樓,你懂的
香港——長期空置的爛尾商場與商業大樓,鬧市之中異常的荒廢之地,和驚人的地價形成強烈對比
歐洲——佔屋運動與「黑市城堡」 在歐洲,許多歷史建築因產權糾紛或法律程序複雜,無法開發,也無法拆除,成為佔屋者(Squatters)與地下社群的樂園。


在你的故事裡,這些「腫瘤」可能是:

駭客據點——某些企業大樓被關閉後,駭客接管它的網絡,成為一個暗網中心。
黑市與地下醫院——被棄置的醫療中心可能會變成非法義肢診所,為那些無法負擔企業醫療的人提供廉價(且危險)的生化改造。
無政府區域——一座廢棄的摩天樓,內部已經成為一個沒有法律管制的微型社會,裡面的人自己制定規則,交易資訊、武器、甚至人體試驗。
這些地方是城市不願承認的病變組織,但同時,它們也是最具生命力的地方。這裡誕生新的技術、新的文化、新的經濟形式。這裡,是 Low-Life 的歸宿。

這就是我們的世界,這是我們的未來


城市的皮膚是玻璃幕牆、AI 監控、全息廣告,它阻擋著不屬於這裡的人。警察驅逐流浪漢,安保系統驅趕無證小販,無人機監視每一個不在數據庫中的異常者。

但城市的血管仍在流動。貨梯、消防通道、後巷與維修井,是罪犯與低端人口的暗道。黑市交易在停車場角落完成,防火梯成了毒販的會面點,外賣員的背包裡藏著的不只是食物,還有加密貨幣的存儲器。

而城市的腫瘤——它們無人問津,無人維護,也無人清理。未完工的商場,法庭凍結的大樓,曾經的金融中心,如今成了拾荒者的庇護所,或駭客的藏身地。這些地方不再屬於法律,也不屬於世界,它們只是城市病變的碎片,靜靜地腐爛。

We live in CYBERPUNK
我的所有發言,純屬個人見解,一己之見。我無意好為人師,指導他人跑團。我亦不認為自己的見解是宇宙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