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大國年代記】簡易辭典  (阅读 2587 次)

副标题: 大致解釋一些團內的辭彙,但大部分的目的只是讓我拿來做筆記的(X)當世設看就好了唄

离线 黑大拿

  • 版主
  • *
  • 帖子数: 138
  • 苹果币: 2
  • 黑水生煎大肥鴨肝
    • 絕對塑料微妙可憐桌
【大國年代記】簡易辭典
« 于: 2022-05-12, 周四 12:29:59 »
大興:
如今的年號,目前為止已是大興二十年了。
以下的所有事蹟,全部以大興二十年為基準。

年號全表:
開皇─KH(29)
至德─ZD(13)
嗣聖─SS(2m)
調露─TR(3)
總章─TZ(2)
大業─DY(28)
安嘉─EJ(10)
開元─KN(19)
殤──SG(<1)
大興─DC(20↑)

人:
行走在世界上的人類,擁有智能(可能不高),擁有內力(可能很少),擁有武學天賦(可能不足),或許努力能變聰明變強,或許,或許啦。

屬性值:
分體、技、智三項,與技能值息息相關。

技能值:
點數來自於屬性值,關係到PC使用之技能。

修正值:
屬性點將會經修正對照表轉換為修正值,PC每一次判定會加上(減去)修正值。

成功值:
對4D3而言,為判定高於8點之投骰值,如:9、10、11……等。

失敗值:
對4D3而言,為判定低於8點之投骰值,如:7、6、5、4……等。
劇透 -   :
聆聽:
使用耳朵探索事物,純粹的肉體聽覺。

觀察:
使用眼睛探索事物,純粹的肉體視覺。

感知:
使用內力探索事物,以內功為根基的眼力搜索,尋得者也為擁有內功之人事物。

官場:
對政治單位或家族的知識,較著重於當今此官員的官位與歷程,或是一家族對其餘家族或政體的關係,因此也可稱其為「國事」或者「政事」。

江湖:
對門派或是草野人士的知識,特與官場類的政治方面知識區分。

歷史:
對從古至今各類過往的知識,不論是人、事、物,皆歸一類,但此技能所獲得之情報為自身角色所認知的「正史」,因此極少有個人情感參雜於情報內。

外功:
為人體身體素質之稱呼,所有人都有外功天賦。

內功:
為人體內力量值之稱呼,所有人都有內功天賦。

輕功:
為人體移動技巧之稱呼,所有人都有輕功天賦。

武人:
習得武學之人。

門派:
江湖中武人的匯集之地,兼備教導武學與維持當地秩序之功能,能簡略分為宗派宗門兩種,但一般人都以門派與宗派兩種稱呼江湖中的武人。
雖然與草莽之徒一樣不被官府所承認,但憑藉著自成一統的武學傳承,以及高度的自律,漸漸成為「不被明說的正統規矩」。
甚至還會自主管理其他門派,成為一種被稱為「江湖」的體系。
門派的強度具體來說,葉氏最強、越宗同五毒、華陰同玄海、逍遙同崑崙,其餘幫派不入流者,便不提起。
劇透 -   :
宗派:以家世血脈傳承的門派,也招收外姓者作為旁系弟子。最著名的宗派為岐山葉氏、崑崙楚氏、五毒花氏。

宗門:純以武學為重的門派,也有從宗派變成的宗門。最著名的宗門為越宗、玄海、華陰、逍遙。

夜獵:在夜間定出一區域進行狩獵危害當地之猛獸或邪祟之活動,各門派常以此為業,並且計分比賽,以個人為單位算分。

岐山葉氏:
掌門名為葉河。
位於北面山脈中的岐山,家大業大,弟子不論直系或旁系,數量皆相當多。
以強橫的心法、精湛的劍術與上乘的醫術聞名天下。

蓬萊崑崙:
掌門為楚服。
早在很久遠以前就已存在,早期隱居在崑崙山中不被世人所知曉。
常年山嵐壟罩、群山環繞,清晨霧氣瀰漫、晨曦朦朧,以錯落有致的水榭亭臺為主要建築。
具有數量龐大的家規,大體內容為「謹言慎行,立身雅正」,人人均有素雅之風。
門派內弟子精通琴、棋、書、畫與外功、劍法、輕功和射藝,文人所學百無不通。

洞庭五毒:
掌門為花瓊瑤,派內為嚴格的階級制。
不管世事,保持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規範,只要無傷大雅,對親屬的要求都會答應。
五毒派的府邸坐落在南部的魅欲山上,此山神秘莫測,縱深局部環列絕壁千仞,臨崖,俯瞰,但陰氣逼人,深不可知,從古到今,人跡罕至。
山下滿是毒物,上山需有五毒派的人帶領。
除了有一套變化多端的心法外,對於毒物具有深厚的研究,一手驅蠱之術驚駭世人。

九曲華陰:
掌門為顧子淵。
誓言在陰影下維持黑暗的正義。
屬崑崙派眼中的異類,人雖少,內力卻相當特殊,對其運用一套獨特的法門,常練就一些奇特的武功招式。
有首席弟子趙寧兒對和自己門派相似的五毒看不順眼的傳聞。

東萊玄海:
掌門為悅天一。
在掌門的管理下,聲勢逐漸壯大起來,狡詐。擅長輕功。
與歷史悠久的崑崙派和以毒攻聞名的五毒派相比,是個較為年輕的一派。

劍南越宗:
掌門為越雲。
以道教為核心的宗派,內功可稱全江湖之首。
雖不喜爭鬥,但對國事或民意十分看重,只要大國發生了什麼,必然會活躍在第一線。
內勁綿遠悠長、純陽無極,比武方面攻守如一、進退自如。

南境逍遙:
掌門為翠峰鳴。
位於極南之處,越海後的百峰山。
門規只一句「不做違心事,開心便是好」。
以融合各派特點所成的特殊劍法最讓人捉摸不定,自創了一套心法,內外均衡,強身健體,逍遙自在。
« 上次编辑: 2022-11-28, 周一 16:00:33 由 黑大拿 »
「──圓桌的桌緣,能坐下多少旅人?
來來來,坐過來點,跟我說說你的故事,如何?」


帶著狗耳朵和鴨毛的咕子,咕咕咕!
床上來自瑞典的鯊魚和豬是我最好的朋友。

偶爾會填補長團《大國年代記》
http://www.goddessfantasy.net/bbs/index.php?topic=132716.0

离线 黑大拿

  • 版主
  • *
  • 帖子数: 138
  • 苹果币: 2
  • 黑水生煎大肥鴨肝
    • 絕對塑料微妙可憐桌
內力與功法
« 回帖 #1 于: 2022-05-12, 周四 12:30:14 »
一炁說
劇透 -   :
  有一派說法,一切的起源來自於生命,最初的生命將渾沌分割為天地,譽為「開天」。
  而生命自降生起便攜著一點靈氣,此為「一炁」。
  又因源自於最初,又被稱為「元始祖炁」。

  人類以一己之力將元始祖炁留於體中,透過各種方式提煉元始祖炁,謂之「煉化」、「修練」。
  所得之物即為「真元」,又稱「內力」。

  接著,至此又出現了分歧,其中一派將內力重歸於體內,不斷將內力再純化,意圖將自身內力變得更加精純。
  這一系修煉法被稱為「內功」。
  而另一系則是將內力散布於身體四處,以內力強化身軀,令身體猶如反璞歸真般,且氣力橫生。
  這些功法被稱為「外功」。

  可無論如何,這些最後皆是為了將自己重歸最初生命的型態。

  以上被定為「一炁說」,又稱「內外說」。

陰陽說
劇透 -   :
  說回最前頭,另一派則認為一切的起源來自於天地,天地自然地從一片混沌中分出,清者天,天為陽;濁者地,地為陰。
  生命產於地卻受天命,故天地為陰陽,自己也是陰陽。

  如同混沌自然分成天地般,生命也會隨時間自然地離世。他們相信由地所塑之肉身歸於地下冥府,由天所降之靈智回於天上仙府。
  而經過修煉後,以吐納等方式採納天地間的「靈氣」,在體內便稱「內力」。能更札實地揉合陰陽,以己身延壽命、成金丹、產元嬰,謂之「真人」、「完人」。

  而生命的濁清各有不同,而這些便是男女區別、體態差距、性格分別。也因此修練時便會依照自己陰陽所佔比不同,各自修煉最適合自己的功法。
  修練至極致,便能重回最初之混沌。型態,或者說「法身」,已經不是侷限,因為「我即是天地,天地即為我」。

  這便是「陰陽說」,又稱「天地說」。
引用
  以上兩派各有其獨到說法,所談也有可共通、借鑒之處,故便由這兩種學說為基礎,各自發展出專屬自己的道路。

性命雙修
  命,為身體;性,為心智。無論是以哪邊為起點,最後都是要達成「性命雙全」的境界。
  這裡以一些門派為例,介紹各門派是如何運用這些學說發展自己功法。
劇透 -   :
崑崙:
劇透 -   :
  主張以禮束心,以心佐性,以性入命,以命修身,以身全性。謂之先性後命。
  與陰陽說較為接近,其以禮作為自身的「規範」,就如同天地的「準則」,遵守這些規範修練,自身便如同回歸天地般,藉此修為完人姿態。
  也因以禮練性,在命上,便是由外功著手,雙管齊下。

葉氏:
劇透 -   :
  其門派首發於絳宮。以外為先,以武入道。先以功法填補軀體之貧弱,後以縱情補足心性之缺損。謂之先命後性。
  與一炁說較為接近,相信天地間本無規範。又借取陰陽說的「真人」,相信鍛鍊後可將自己回歸到最初之生命。世間之唯一便是己身,己身便是世界。

越宗:
劇透 -   :
  雖是同樣先性後命,可較為靠近一炁說。
  透過打坐、吐納等形式專精修練內功,憑此回歸至最初生命狀態。可這份最初同時也是天地,以自身造就一片天地。
  以己身天地觀察外部天地,這便是卜卦的由來。

五毒:
劇透 -   :
  五毒則是某程度最靠近陰陽說的門派。
  其中以嫁衣心法為首,發於下丹之水精。其一切源於外界,以外界為先,而自身後動。手段多是後發制人,以達後發而先至之效。

術法
  術法,即為以內力所訂定的制度。
  術制定法,法為法制。以內力化局,局內以己身定下規矩,所有人皆須按照規矩行動。
  術法並非使用內力的唯一方式,而是被認定可成功施展的方式,被稱為術法。

定制
  是術法的延伸,一些規範比較強的術法,又被稱為「定制」。
  如崑崙山的「崑崙小乘四定制」,或是靈劍、陽月的酹仙鼎等。

  EX:咒術迴戰的領域。

法術
  法為方法,術為技術,又被稱為「方術」。
  法術同是術法的延伸,只是更加強調執行的部分。
  如花瓊瑤的琴音控蠱、楚服的御劍和問靈、辟穀、內力點火……等。

  EX:咒術迴戰的反轉術式。

心法
  修行的法門,引導內力的技巧。定制與法術的綜合版。
  每個門派以特定方式傳授弟子心法,便能快速地以心法使內力運轉,當熟練後便能透過此些內力形成不同功能。
  無論是一炁說或陰陽說,都未曾將心法只限定在「只是讓人快速地掌握內力運行的教科書」。
  不如說由心法就是當熟練定制與法術後需要自行強化的部分。

  EX:fate的魔術刻印、咒術迴戰的術式。

鬼魂
  於善稱神仙、於惡稱妖魔。
  有些人認為「最初生命」或「完人」都是神仙的範疇,有些人則否。
  對一炁說而言,其本質為脫離身軀後,殘存於世的真元。
  對陰陽說而言,則是內力脫體而出,與靈氣有所區分的產物。

  而為何信仰能夠提供鬼魂力量?
  其最有可能的緣由是透過「祈禱」,將自身內力以此方式移交給了鬼魂。

魔法與魔術
  在外國,便是將術法稱為「魔法」。
  而定制與法術被稱為「魔術」。
« 上次编辑: 2022-05-12, 周四 12:44:35 由 黑大拿 »
「──圓桌的桌緣,能坐下多少旅人?
來來來,坐過來點,跟我說說你的故事,如何?」


帶著狗耳朵和鴨毛的咕子,咕咕咕!
床上來自瑞典的鯊魚和豬是我最好的朋友。

偶爾會填補長團《大國年代記》
http://www.goddessfantasy.net/bbs/index.php?topic=132716.0

离线 黑大拿

  • 版主
  • *
  • 帖子数: 138
  • 苹果币: 2
  • 黑水生煎大肥鴨肝
    • 絕對塑料微妙可憐桌
大國政治
« 回帖 #2 于: 2022-05-12, 周四 12:57:36 »
大國皇室:
李姓家族,李氏帝國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
目前皇帝為李暮辰。
先帝為李卞,是為堅帝。

大國貴族:
與皇室聯姻的世家家族,有門閥也有豪族。(並非一代之功)

大國門閥:
代代為官的世家家族,通常對自家子弟有一套培養機制。

大國豪族:
坐擁錢財的世家家族,以財力培養自家子弟者不在少數。

北方世家:
大國有名有姓的北方家族,包含:
祈朔陸家、滄北北家、商丘公孫家、長白蔡家、瑯琊王家、靖河江家、上洛鄭家、銀川許馬家。
劇透 -   :
祈朔陸家:
地處五原東南。
陸武為家主,官位大將軍領五原司馬兼征北將軍。
北方的門閥之一,家族成員多為武官出身,罕見的少有以文為主的成員,其中可能也有陸武等壯年一脈的影響,多數人都是練武為主,與北家、錦家、蔡家四家同為武官世家。
陸家處事孤高,少有親近其他家族的情況,多數為個人自身與其他家族的成員有交流。

滄北北家:
地處天津和滄州中間。
代理家主北垣,官位為尚書左丞守柱國署衛尉卿。
家訓為:「敬祖、睦宗,尚簡勤、恤孤寡、重遠遊、勉誦讀,離荒、出異、潔身、內省,凡我族人記之。」
滄北北家原以海河商運起家,於內陸和外海的貿易上都佔有一席之地,累積了一定財富。
當時的家主以這些財富全力培養下一代,不論嫡庶,雖然因此行為引起了一段爭議與家族內鬥,但確實在的打下了家族實力的基礎。
爾後,以當時家主的大房、二房及四房代代子孫的居住地名與成就,分為大江北家、中舍北家、下溏庵北家。
北雲和北垣為中舍北家之成員,代代為文官,並且每一代絕對有成員擔任過中書通事,之後雖不可能全是中書一脈官職,但必然是四品以上之高官。
大房血脈大江北家中途曾斷代過,後來才逐漸找回散落之成員,代代為武官,近十幾年為官品級被大盛的中舍北家壓制,但成員都作為武官中堅活躍著。
至於下溏庵北家只知道此房專出獨苗,極少浮於世面,卻從不斷脈。

商丘公孫家:
重家世,發家自河東。
因有段時間家族人數過多,而遷至河東東邊的商丘,在該處建立公孫里。
官場世家,文采門閥,以古文、經文的閱讀、統整著稱,號「富國安人之術為己任」。
公孫一家皆以血脈至上,庶出多不受重視。
公孫夏明為當任家主,曾與崔家家主兩人共同經營大國後方糧食、錢財、人員與變法,被虛冊商丘郡公,而崔家家主為崔國公。
雖說公孫夏明位處高官,但因身體經常不適而於家中養病,近幾年已少於官場上行動,且底下承接其權力者空懸,直至公孫南平與公孫蒿兩兄弟入仕前,公孫一度被認為是中等家族,不入高層檯面,只得依託皇后威勢。
公孫蒿官位為:尚書右丞守柱國兼太子太傅。

長白蔡家:
原處契丹,現於南京。
原為大國最大武官家族,但因遷都後開始中落,目前家力不強,小輩多從事軍職,有些養馬,唯有略懂古儀的蔡靖海任太常。

瑯琊王家:
位於瑯琊郡。
那裡有很多海鮮,原本是以海產起家的,前幾代的王家以武官著稱,但後幾代至現今的王家人慢慢從武藝轉為文筆,從事文官居多。

南方世族:
大國有名有姓的南方家族,包含:
太湖魏家、金陵陽家、風潯劉家、合肥崔家、玉汕錦家、劍南白家、清霞唐家、南寧吳家、晴川歐陽家、儂仁袁家、永福陸家、玄夕魏家、臨川朱家、臨川張家、臨川顧家、福盧萬家。
劇透 -   :
太湖魏家:
位於南京以南,居住於太湖湖邊,建立起錯落有致的魏家區域。
魏家的家主名義上是魏義慶,為官職位是尚書令兼鴻臚卿。
長子魏無妄官位為秘書監兼鴻臚卿。
魏無紛為二女兒,官任銀川太守領平北將軍。
魏無忌是小兒子,官位為中書令假左僕射領大理卿。
由於傳世家學鍛鍊出來的人皆文采上等,對策極佳,被評為太湖名筆、花筆文撰,擅寫銘文、詔令,由於文筆好,常任三省之職。
但目前管理家務者,以本家而言為魏無妄掌管。

金陵陽家:
地處南京以東,在附近建有往各地四通八達的小城邑。
前商人世家,如今的陽家為入仕,將自家半數商業資產奉移給李氏,另一半則由黎玉與他的合夥夥伴買去,而使得其失去了商業領域的控制能力。
陽家由前家主陽承一人獨大,培養下一代官場成員不遺餘力,以致自己受牢獄所苦,家中無人支撐時,至少許多受惠之官員還會來攙扶陽家一把。
現今其餘陽家成員多數無能,就算有能力,也因無門路而官途受阻。

風潯劉家:
位在江郡,因犯了錯而無法在南京任官。

合肥崔家:
地處合肥郡。
南部最大豪族,販賣絲綢、琉璃、酒品不計其數,經商人數多;積年累月從各處蒐集而來的官學使崔家底蘊深厚,家族為官人數雖不多,卻實在的握有重要地位。

劍南白家:
坐落於江郡西邊。
處事中立,家力中等,與陽家、錦家、蔡家等屬同層。 原本是做木頭買賣加工生意的,但家主白樂笙成功以不惑之年考選為官,使得白家漸漸走進官場世界中,但勢力不大。

南寧吳家:
他們於建安郡紮根以久,可族內中人卻不任官,只在郡城或郡內各處經營茶樓或開設私塾。

大國官場:
主要分為──「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九卿、五監、獨立四關」
劇透 -   :
三省:
中書省起草詔令,是為決策。
經門下省同意及副署,是為審議。
然後再交尚書省發落,是為執行。
因此民間一般以中書省為首、門下省為副、尚書省末座。
職官主要為──
中書省:中書令、中書侍郎、中書舍人
門下省:門下侍中、門下侍郎、諫議大夫
尚書省:尚書令、左、右僕射、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員外郎、六部尚書
此外,尚書令與左右僕射不會同時存在。

六部:
屬於尚書省下部組織,一般以吏部為尊。
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調動等事務。
戶部:掌管天下土地、戶籍、賦稅、財政收支等。
禮部:掌管國家典章法度、宮內紅白事、祭祀學校、科舉考試、接待外賓等事務。
兵部:掌管武將選用、軍隊訓練、兵籍、軍械、軍令等。
刑部:掌管法律、刑獄事務等。
工部:掌管山澤、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各項工程以及貴族的生活用品等。

九卿:
太常卿、光祿卿、衛尉卿、宗正卿、 太僕卿、大理卿、鴻臚卿、司農卿、太府卿。

二十四司:
吏部司、主爵司、司勛司、考功司;
戶部司、度支司、金部司、倉部司;
禮部司、祠部司、膳部司、主客司;
兵部司、職方司、駕部司、庫部司;
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門司;
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

五監:
為六部下的屬官,雖地位較低,但職能上卻是相輔相成。

國子監
引用
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同時作為當時國家教育的主管機構,隸屬禮部。
少府監
引用
管理宮廷用度與精緻手工藝品,製作皇帝、后妃、官僚的衣服和金屬器,鑄造貨幣,屬戶部。
將作監
引用
主管土木工程:宮殿、城壁、役所的建設,屬工部。
軍器監
引用
主管武器製造和修理,所屬弩坊署、甲坊署負責弓矢、甲冑的製造,屬於兵部。
都水監
引用
管理河川、港灣、堤防、運河水利事業、漁業水運、監督港口,隸屬工部。

四關:
御史台
引用
分左右台,又稱蘭台、憲台,蘭台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憲台負責處理並複查、修辭點綴中書令所草擬之政令。
御史大夫為主官,御史中丞副之,領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風俗/廉察使。
內侍堂
引用
管皇帝生活起居,多為宦官。
殿中司
引用
管皇帝食衣住行。
秘書閣
引用
管理皇家圖書館,掌邦國經籍圖書之事。
設秘書監一人,蘭臺侍郎二人,秘書丞一人,
秘書郎四人、校書郎八人、正字四人,
主事一人,
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典書四人、楷書十人、亭長六人、掌固八人、熟紙匠十人、裝潢匠十人、筆匠六人等,共八十八人。

大國軍事
主要分為──「北門將衛、南廷禁軍、都督府、邊防關軍、團屯」
劇透 -   :
其中北門將衛、南廷禁軍、都督府、團屯為前朝制度,邊防關軍則為大興新制。
北門將衛、團屯為府兵制。
南廷禁軍、邊防關軍為徵兵制。
都督府為朝廷分派地方官職。

北門將衛
引用
乃是大國軍制其一,自前朝傳承而來。屬兵部,一共十六衛,其名衛(驍騎)、驍衛(豹騎)、武衛(熊渠)、威衛(豹韜)、領軍衛(玉鈐)、金吾衛(飲飛)、監門衛、千牛衛,各分左右。
將衛底下除了左右衛(左右驍騎)統領一個親衛府、兩個勛衛府和兩個翊衛府外,其餘只統領一個翊衛府。三府中親衛府地位最高,再來是勛衛府,最後才是翊衛府。
其權為戍守京城內外與掌管天下府兵,一方面負責首都安危,另一方面前往天下八方駐紮。
十六將衛裡三衛五府中,親衛、勛衛和翊衛必須是五品以上官員之血脈。年歲須滿二十一,一年一期。
衛士由朝廷六品以下各官之子孫或白丁點充,每府數量為千,其麾下則皆屬府兵。不限年歲,三年一期。

如今,北門將衛府內許多士族子弟只當此為進身之階,只求於京城服役而不前往外地守護各方。

府兵
引用
府兵制: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兵不識將,將不知兵。
府兵與團屯一樣春夏歸農、秋冬召集。因地域限制,由各郡自行徵招,召集地稱為「折衝府」。年歲十六以上即受召,三年一期,兩期一輪。
於秋冬召集後由北門十六將衛派遣衛士領導,至各郡展開訓練,暫時作為維護郡內安全的士兵行動,直到春夏之際才將府兵放回原處耕種。

南廷禁軍
引用
為大國中心軍制,自前朝傳承而來。皇帝直屬,受內侍指揮,又稱「御軍」,一共六軍,其名射生、龍武、羽林,各分左右。
其權為守護皇帝,禁軍由各地將官子嗣、武試白丁、自府兵因功榮升者等抽調,抑或另行徵募或應聘,總數從五千至八千不等。
南廷禁軍為專門的職業兵士,不務農,只專注接受訓練並留守皇宮。通常十年一期,每年考核。十年過後與考核失敗者須重新接受考核,失敗則不錄用。

都督府
引用
乃是大國軍制其一,自前朝傳承而來。一郡即一都督府。
雖為軍制,但實際仍為地方官職,並無實權,如今多為加封之虛職,比起武官更像是文官。

邊防關軍
引用
乃是大國軍制其一,大興新制,由中書令魏無忌提出。並無歸屬,乃各職加封
由於各地邊境時常戰亂,無法正確編排戶籍與土地,故給予數名邊境將領徵調兵丁之權。數量從數百至數千不等,其中含正規府兵、役滿府兵、內地流犯或自願入伍者,但必須每年將此些名單上供給朝廷以作編列。
但因並非朝廷兵部府兵,而是地方自行徵募,故其支出也自行由邊防關軍將領或當地官員籌出。
具此資格有:李密、陸武、錦程、魏無紛四人。分別鎮守漠嶺關、太衝關、禮勝關、極虎門。也因此四人發兵作戰時必須親自回朝持虎符才得以動兵。
邊防關軍同樣不務農,雖有時會協助農事,但在四處邊境中通常很難抽出時間幫忙。

團屯
引用
乃是大國軍制其一,自前朝傳承而來。為鄉間里民自願或選出壯丁組成隊伍參與戰事,春夏歸農、秋冬召集。與府兵不同點為範圍更狹小,更多以鄉邑為單位,數量近百,也沒有輪換制度。
比起兵士更像鄉里自衛隊。
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府兵制的人力動員困境,不需要再經由複雜程序前往異鄉任職,只要當地能有足夠人口,就有相對充足的戰備動員人力。

各號將軍
引用
曾為大國李朝以前的軍職,但在北門將衛、南廷禁軍兩制使用後已成虛職,但有些在皇帝特許加封下,能作為暫時性的征討將軍帶兵作戰。
大將軍(從二品)、驃騎將軍、車騎將軍(正三品)、前後左右將軍(從三品)賦予具有國功者。
征、鎮、安、平四方將軍共十六名,賦予在外征戰的中堅將領。四征、四鎮品級正六品下,四安、四平品級從六品上。
雜號將軍則自從六品下算起,賦予有功之武官。

散階武官
引用
此職只領俸而不須行事,多予無用途之輩。
一至三品為大將帥、四至五品為將帥、六品以下為校尉。

虎符
引用
虎形兵符,以左右各半,左者保存於各將帥手上,右者則存於朝廷中。每當戰事將起,便由朝廷頒虎符予各地將帥,將帥才得以發兵作戰。
« 上次编辑: 2022-11-28, 周一 16:04:29 由 黑大拿 »
「──圓桌的桌緣,能坐下多少旅人?
來來來,坐過來點,跟我說說你的故事,如何?」


帶著狗耳朵和鴨毛的咕子,咕咕咕!
床上來自瑞典的鯊魚和豬是我最好的朋友。

偶爾會填補長團《大國年代記》
http://www.goddessfantasy.net/bbs/index.php?topic=132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