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千夜月姬——クラスとスタイルデータの見方 重译+润色修订试发  (阅读 3312 次)

副标题: 总之就是,我自己能看得懂的版本。附了一点自己的理解的解说

离线 十六望

  • 版主
  • *
  • 帖子数: 382
  • 苹果币: 0
    • AreaZero
几乎是对着原文+参考chm翻译版的一些用语重译的,原因是,有点看不下去了。
即使在重译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规则的坑爹程度,而这还只不过是对资料的阅读方法的解说,甚至不是规则本身。其表述本身就别扭,模糊。所以有些我觉得有表述bug或者模糊的在下面的括号里追加了个人理解(蓝字)。一开始还用【】标出了和原翻译版不太一样的地方(错漏或者修改),但是后来几乎就是对着原文重新翻译的所以没怎么再标这个了。
说一个和原翻译完全不同的地方。

クラス在原翻译版里翻译成了“级别”。但是根据个人理解,级别的内容都是有别而无级,更类似于DND里的职业。但是由于这又不是角色的职业——一个日常职业是便利店员工的家伙职别可以是小刀使——于是在重译中擅自改成了“职别”。

还有就是クラスとスタイルデータ都从“级别和风格资料”改成了“职别和风格详述”。
老是说资料资料好别扭……   データ这词其实用的场合和地方挺多的。   

大概以上。
欢迎指出错误和提供修改意见。
01:19:51 <小帕秋> 这一次韦尔比终于被咬住了!
01:19:56 <小帕秋> 投对抗
01:20:11 <韦尔比> .R D+2-4 对抗
01:20:13 <DiceBot> 韦尔比进行对抗检定: d20+2-4=1+2-4=-1

离线 十六望

  • 版主
  • *
  • 帖子数: 382
  • 苹果币: 0
    • AreaZero
http://www9.ocn.ne.jp/~clogfid/senya/senya000.htm
======================================
职别和风格详述的阅读法
======================================

--------------------
职别详述是?
--------------------
职别详述由下列项目组成。各个项目下有相关的详细内容。这里开始解说所有详细内容的阅读方法。

▼职别名
即为职别的名称。这个名称要填写在职别等级的栏目里。

▼职别解说
关于职别的描述。在选择职别的时候作参考用。

▼构筑资料
用构筑的方法作成角色时需要的资料。关于用“构筑”作成角色的相关内容参照「角色作成」一章。

▼职别修正
写有职别等级对战斗【值】的修正。

▼特技取得
对选择此职别的角色获得特技的方式进行了解说。

▼特技
职别的特技详述。

■构筑
用构筑作成角色的时候使用的资料,只需要在用构筑作成角色时才使用。
·能力基本值
选择了职别后能够得到能力基本值。

■职别修正表
罗列了职别的等级对战斗值的修正的图表。【横列的数字是各职别等级对纵列的战斗值的修正】。这张表里的数字并不是职别和级别之间的战斗值的差值,而是级别对其的修正值。在填写的时候并非在原来数字上加上新的修正值,而是直接替换原来的修正值。
(这个表述别扭得我不知道如何翻译,又啰嗦又不清楚。表格是怎么回事,看到就知道了。关于修正值,简单地举例说,狩人3级的时候近战修正值是+1,4级+2。从3级升到4级的时候不是直接在近战上+2,而是用这个+2替换原先的+1。)

■特技取得
该级别最开始(也就是等级LV1)的时候和升级时可以获得的特技。

▼初期取得
级别等级1的时候取得的特技。

▼升级
升级时可以取得的特技。

●特技效果时间
当特技效果没有写明持续时间时,该效果被当作可以一直持续到主阶段结束。

●特技效果重复
一个特技的效果生效期间,发动同一个特技也不会让效果重复生效。后来使用的特技的效果将会优先生效。
(其实这句的表述BUG很大,其意思应该可能是同样的特技重复被使用时,后来的效果覆盖替代之前的效果而不是叠加吧。)

●关于特技的组合
相同分类的特技基本上都可以同时发动。
但是「分类:攻击类型」的特技在一回合的攻击中只能使用一个。
「分类:准备」的特技即使各自针对的对象不同也能同时发动。(例如超能力者的「战乙女之声」和「战意高扬」等。准备型的特技的生效对象由各个特技决定。
「分类:中断」的特技如果效果中有「在XX的时候使用」的字样,则要遵从发动时机来使用。另外,只有发动时机一致的(中断型)特技才能组合使用。
      -------------------- 
  风格详述是?
  -------------------- 
风格详述是由下列项目组成的。各个项目下有相关的详细内容。这里开始解说所有详细内容的阅读方法。

▼风格名
即为风格的名称。这个名称要填写在风格的栏目里。

▼风格解说
对于风格的描述。在选择风格的时候作参考用。

▼背反律
对于从风格而得到的特殊特技「背反律」的解说描述。

●背反律的使用
(默认)背反律在一个脚本中只能用一次。
但是也有在脚本开始的时候自动发挥效果的背反律。具体的参照背反律的效果描述。

▼职别限定
若要取得这个风格,必须选择相应的职别。例如,当职别限定为「魔之基因」的时候,角色的「魔之基因」职别至少要有一个等级才能取得该风格。

▼取得感情
在使用背反律的时候将会获得某项的感情。如果效果中没有特别记述的话,该项感情当做「未使用感情」获得。

▼原作角色
作为参考的,TYPE-MOON作品(参照首页)中对应该风格的角色。

======================================
特技和背反律详述阅读法
  ====================================== 
以下解说特技和背反律详述的阅读法。

①名称
即为特技的名称。本文中出现特技名的时候采用「名称」这样的形式。

②分类
表示特技的分类。分类同时也表示特技可以发动的时机。一个特技可能同时有多种分类,也有可能没有分类。
基本上来说,分类相同的特技可以在同一个时机同时发动好几个。但是关于中断型的特技(的同时发动)见下文。

▼进攻
角色在进行命中判定【或者】反击判定时使用。

▼准备
准备阶段时使用。既可以在【先手判定】前使用也可以在之后使用。
(イニシアチブ判定,即为Initiative判定。其实这个判定是在原翻译的“决定阶段”进行的,也就是决定谁将最先开始在主阶段里行动。相当于DND里决定先攻顺序的一个阶段。无法理解为什么会翻译成决定阶段和决定判定,所以这里改成了先手判定。)

▼防御
角色在进行回避判定时使用。

▼中断
在插入其他角色的行动判定时使用。大部分都是妨碍或者支援的效果。因为很多都有“在OO的时候使用”的发动时机限制,所以具体参照各自的特技效果。发动时机相同的特技能够同时使用。

▼【常时】
平时就能发挥效果。这种特技的效果全部同时生效。假设如果是不利的效果,也无法解除。
(这句的表述非常模糊。由于这些分类实际上说的都是效果的发动时机和场合,所以将原翻译的“通常”改成了“常时”。按照我的理解,这种类型的的特技其实就是被动技,默认发动并且永久生效。比如剑士的特技“家传的宝刀”。顺便,“家传的宝刀”这个chm的翻译有误。)

▼其它(分类:-的特技)
根据效果里记述的发动时机来使用。

③代价
使用特技时要付出的相应的代价。如果不支付代价的话特技就无法发动。但是只有待机延迟例外。支付了待机延迟后,即使角色的行动力点数变成了0以下也可以发动。具体的参照战斗规则。

▼代价伤害
使用特技时要担负伤害作为代价。在HP中减去其相应的数值。

▼待机延迟
表示使用这个特技所需要的「咏唱」和「蓄力」之类。在角色的行动力点数中减少其相应的数值。待机延迟基本上都是进攻类的特技。

④效果
特技的效果。这里将解说在效果的描述中使用的用语。
▼你
特技的使用者。
▼对象
效果适用的角色等。
▼职别等级
特技使用和的职别等级。
▼实际伤害后效果
表示这个效果是,与这个特技组合发动攻击后,给防御册造成了实际的伤害后才发动的。
这个效果描述中的「对象」是所有在被攻击后受到实际伤害的对象。如果特技的效果中有能给予多个对象实际伤害的情况,这多个对象全部都是实际伤害后效果的对象。
(其实就是说,特技能对谁造成实际伤害,那么谁就会变成这个实际伤害后效果的对象。但是这里有一个疑问:如果防御侧进行反击或者抵消伤害后实际伤害为无,这个效果是不是就不能生效了?)

⑥情绪奖励
这个特技使用后判定(如果是分类:进攻的话即为和它组合使用的命中判定,防御的话即为回避判定,等等)成功,将这里所写的数值增加到角色的情绪值中。

⑦取得条件
只在额外特技里存在的项目。取得这个特技所必要的等级之类的条件。
不满足取得条件的话就无法获得额外特技。另外请注意,就算条件满足额外特技也不是自动取得的
01:19:51 <小帕秋> 这一次韦尔比终于被咬住了!
01:19:56 <小帕秋> 投对抗
01:20:11 <韦尔比> .R D+2-4 对抗
01:20:13 <DiceBot> 韦尔比进行对抗检定: d20+2-4=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