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名:艾登·银角 Aiden
种族:牛头人 体型:中型 年龄:50 性别:男性 身高:2.32m 体重:150kg 阵营:守序 信仰:培罗
等级:1 职业:符文牧师 公会:慈悲之子 典范之道 经验值:0
属性 值 调整值 修正+1/2等级
力量:18 +4 +4
体质:16 +3 +3
敏捷:10 +0 +0
智力:11 +0 +0
感知:14 +2 +2
魅力:10 +0 +0
注:牛头人种族天赋+2力量+2体质
生命值:28 重伤:14 恢复值:7 每日恢复次数:10
先攻:+0
移动:5
AC:18 强韧:14 反射:10 意志:14
被动洞察:12
被动侦察:14
行动点:1
技能: 受训
坚韧 +8
医疗 +7
历史 +5
宗教 +7
未受训
运动 +4
地城 +2
洞察 +2
自然 +4
侦查 +4
慈悲之子特性:
技能加成:选择医疗或者宗教中的一项,获得+2背景加值
医者本能(慈悲之子初级特性):当玩家选择加入慈悲之子后,每次对重伤队友使用恢复hp的威能时,恢复hp获得+2加值
种族特征:
活力:你获得一次额外的复原力。
凶猛:当你的生命值降到0或以下时,作为一个直觉打断动作,你可以进行一次基础近战攻击。
鲁莽冲锋:当你冲锋时,你对抗借机攻击的AC获得+2种族加值。
抵撞冲锋:你拥有抵撞冲锋威能
职业特征:
符文大师|RUNE MASTER
康复符文|RUNE OF MENDING
符文艺术|RUNIC ARTISTRY
很多符文牧师遵循符文魔法的两大传承之一:对抗之语或愤怒之锤。这两大传承使用同一套符文,只是方式与意义不同。选择下列传承中的一个:
掌握语言:通用语 龙语
专长:
猛力冲锋|Powerful Charge
随意威能:
守护之语|Word of Shielding 符文牧师攻击1
衰弱之语|Word of Diminishment 符文牧师攻击1
遭遇威能:
每日威能:
物品:
护甲:鳞甲 45gp 45磅
盾牌:防腐之盾(轻盾)
武器:军用战锤 15gp 5磅 1D10 多用
标准的冒险者工具包 15gp 33磅
圣徽 10gp 1磅
攀爬工具包 2gp 11磅
粉笔和石板x2 1gp
外科医生工具箱 20gp 4磅
教义书 25gp 3磅
剩余 62gp
负重 108磅/180磅
魔法物品:
防腐之盾|Preservation Shield 等级2 普通。
人格特征
崇尚克己,厌恶偏执
没有对善恶的偏好,但厌恶用力量肆意破坏
信仰虔诚
行为方式与外表
强壮,冷静,等待时机
温文尔雅,非常克制
人物背景
银角氏族是妖精荒野上最大的牛头人部族之一,但无法压抑内心兽欲的他们为了恶魔的目的盲目开战。为了逃脱恶魔的束缚,某一代的牛头人族长为自己部族的角进行了祝福仪式,使得氏族内的族人在失去野兽般的狂热的同时,能够轻易压抑野兽般的欲望。但银角氏族的牛头人因为耗费精血举行仪式的缘故,相比其他氏族的牛头人来说更加孱弱,银角氏族也因此一蹶不振,不得不迁往更深更恶劣的荒野深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角氏族的新生儿们逐渐重新展现出兽性。为了寻求彻底的解决之法,族长之子艾登·银角单身前往荒野外围寻求救赎。他在人类的城市里流浪,历经种种劫难,尝尽了世态炎凉,最终寻求到了自己所认为的最好的解决方法,那就是献身宗教。他向培罗献上了自己的信仰,在不断的学习与训练中洗得了寻求内心的宁静的方法。他欣喜若狂地赶回部落,然而迎接他的是族人的排斥,他们无法接受艾登用培罗的太阳徽记替代了氏族的迷宫图案,他们认为这是背叛。族人突然的袭击将艾登击倒在地,表现出残忍性格的族人将他割开无数伤口然后推入深渊。在山崖间等死的他完全放弃了求生,只求能死在阳光照射之下。他用破碎的身躯向着谷底有光亮的地方爬去,当他晕过去的时候他感觉到什么生物在靠近。
艾登当然没有死,一群地底的狗头人氏族发现了他。狗头人的领袖是一名女性狗头人祭祀,她用火焰的力量灼烧艾登的伤口,然后用微弱但是明显是培罗神力的光耀治疗了艾登。火焰与光明的救赎被艾登深深铭刻在心灵深处,他疯狂地迷恋上了火焰的力量,以及这位狗头人祭祀。他充当着狗头人的猎犬,帮助他们捕食与狩猎,学习他们的文字,遵从他们的文化。在用近十年的陪伴偿还了狗头人的恩情之后,艾登在狗头人的帮助下他重新回到地面。然而但他并没有重返部族,而是选择彻底融入人类的城市。他丝毫没有忘记培罗对他的恩情,他丝毫没有忘记当他在旁人眼中卑微的狗头人身上看到培罗光辉的瞬间他有多么感动。为了更广泛地传播培罗的教义,他选择了加入了在一般培罗教徒眼中激进的春田花花幼稚园教派,并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前往幻境探索的队伍。也许在他意识深处,仍然渴望着寻求彻底解放牛头人的方法。
教派:春田花花幼稚园 培罗教会下的分支教派,大体遵从培罗教义,但在某些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其中春田意味着初春的田野,象征着希望与建设,意指这个世界虽然诸神游戏其间,人们思想冷漠混沌,但仍犹如初春的田野,值得教众们去建设,去耕耘。其中花花象征了太阳普照万物下万众向往光明的动人情形,体现了众生平等的精神,鼓励教徒求同存异,容纳不同思想;与此同时,花花也象征了众生之间相互竞争下,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到光的恩惠,而对于那些站在黑暗中,不再寻求光明的花朵(诸如亡灵),要主动去给予光明的烈焰,去温暖并感化它们。而最后的幼稚园则意味着众生蒙昧无知,如同未曾开智的孩童一般惹人怜悯,而作为先知者的培罗教众理应施以教化,而对顽童要给予鞭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