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刀使巫女战役设定】2.4 其他刀使组织:教会、贵族和皇室  (阅读 4307 次)

副标题:

离线 zghzgh1779

  • 讲个故事吧
  • 版主
  • *
  • 帖子数: 4906
  • 苹果币: 17
  •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神道教会

    神道教会,全名“八百万神道儒教会”,是朝日国的官方教会,通常被认为是儒教教会的一支。

    神道教会是儒教教会结合朝日本土礼仪传统的产物,长期在衍圣儒教会的完全把控之下。在16世纪后朱雀天皇统治时期,朝日国封建专制王权和衍圣儒教会围绕朝日国教会的统治权的争夺达到顶峰,而双方经济利益的分歧也无可弥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觊觎教会占有的大量资产。这些存在于朝日国的矛盾,因为长安的衍圣公迟迟不批准后朱雀天皇和他的刀使皇后的离婚请求,而演变成公开的对抗。

    1529年,后朱雀天皇操纵议会,通过了禁止朝日国各教会向衍圣儒教会纳贡的法令,并取消了衍圣公的代表在朝日的司法权及种种特权。1534年的《神道正统法案》正式宣布天皇为神道教会的最高首脑,并让神道教会和衍圣儒教会彻底脱离开来。尽管随后继位的一些倾向于长安衍圣儒教会的天皇使得神道教会的定位有所反复,但17世纪末,神道教会向资产阶级教会的转变是不可逆转的。如今,神道教会作为朝日国的国教,其地位已经无可动摇,这也是大多数朝日人的宗教信仰。

    神道教会的最高领袖是圣德神宫的祭主,其副手是弥弥神社的大宫司。各地大社的神主、宫司往往身兼贵族院议员的身份。1661年的神职法案规定,神道教会在朝日上议院中的议员不得超过42名,近年来这一数字始终在30席上下徘徊。

教会刀使

    教会刀使来自神道教会的孤儿院与教会贵族。在九岁时,她们会在前往五传前先在神宫里接受资历检验,随后,其中资历较好(但并非最好)的女孩会被教会扣下,由其他教会刀使训练三年,之后送往五传接受更高深的教育或留在教会继续接受教会刀使训练,并在三年后前往管理局获取刀使资格。

    五传很乐意训练教会刀使,这既能暂时保持与教会的良好关系,而且还有可能削弱教会的刀使力量,毕竟在这个年代,孤儿院中孤儿的待遇完全称不上良好,挨打与挨饿都相当常见。而教会送刀使去五传的理由则更为简单:五传有着最优秀的导师,能够传授教会无法传授的技艺。

    大部分教会刀使——主要指教会贵族与小部分孤儿院的刀使——对教会有着极高的忠诚度,他们甚至会优先执行教会的命令而非五传或管理局的命令。但问题在于,教会贵族也仍然是贵族,而从孤儿院中选拔的刀使可不一定待见那些高高在上的神官。

刀使贵族

    尽管利用荒魂与熔渣的荒魂科技才刚刚起步,但人类与荒魂间的争斗却可追溯到上千年以前。现代刀使贵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世纪时,由传说中的第一任天皇神武所建立的“圆桌武士团”。在当时仅有武士与大名之分,现代更加细致的爵位是在之后的漫长历史中逐渐演化而来的。

    仅获封世袭爵位的刀使家族能被称为刀使贵族,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绝大部分刀使甚至无法像过去那样获得武士头衔,更别提世袭爵位。与普通贵族相似,刀使贵族分为在内战中支持天皇的“旧贵族”与支持将军的“新贵族” 。相当一部分的旧贵族的主家在内战中消失,她们的剑术由分支继承,但如今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目前的旧贵族还包括在内战中选择中立或者说见风使舵的刀使贵族。而新贵族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并入了五传中。

    尽管退役刀使置办庄园极为常见,但没有刀使试图去购买一个贵族头衔,其原因有二:1、刀使的薪水与贵族的年金无法相比;2、她们可以通过领养制获得家名。

    领养制,指一位贵族将家名赐予一位刀使,而刀使以对这位贵族的忠诚作为回报。在过去,领养制是加强一个家族的军力的绝佳手段,而在十九世纪,领养制更加流行,但意味却有所改变;同时,除当家外的其他刀使也获得了领养刀使的权力:她们能将自己的家名赐予另一位刀使,结成姐妹关系;但她们仅能使用此权利一次。

    目前尚存在的刀使贵族仅有大概三百家,其中大部分是男爵与子爵,家族人口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刀使贵族。大部分贵族刀使并不愿意结婚,她们更偏好与自己的“姐妹”一同领养数个女孩;而家族中的男性相比普通贵族中的男性并没有任何竞争力——甚至因为他们在家中的地位而更难达成婚约。这也使得刀使贵族的血脉很难传承。实际上,已经有约一百四十余家刀使贵族(均为男爵、子爵)与她们在家谱上的祖先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这对于刀使贵族而言是可以接受的:比起血脉的传承,她们更加看重技艺的传承,并认为仅有继承技艺的人才有资格继承家族。

    在1840年,最强大的刀使贵族为折神家族,当家紫·折神也被认为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刀使,甚至被称为“刀使典范”。其他仍有丰厚底蕴的刀使贵族有:同时作为教会贵族的益子家、身为亲卫队一员的寿寿花的此花家、五传中的相乐家等。

贵族刀使

    贵族刀使被认为是刀使中的佼佼者,是刀使们的榜样。但在这个年代,她们的刀使培育制度已经难以跟上五传,而她们的人数也难以与普通刀使抗衡。于是,她们仅将有着出色潜力的后代留在家中培训三年,便将她们送往五传。即便在五传,她们也仍然以家族传承的剑法为主,且每年会有一个月时间返回家族接受检验。

    在过去,接受精英训练的贵族刀使比普通刀使有着更精湛的技术,但随着五传地位的不断提升与师资力量的不断增强,以及刀使贵族人丁凋零现象的加剧,这种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到如今,完全由五传培训的刀使与贵族刀使在教育上已经难分伯仲,天赋与毅力成了决定强弱的关键。刀使贵族对此看法各异:失败的旧贵族有相当部分仍不愿意接受现状,他们厌恶五传,渴望取回曾经的地位;但也有部分旧贵族则无奈地接受了现实,五传前低下了头,为了延续而与五传合作。新贵族在这方面与老贵族表现出了同等的守旧:尽管她们曾经与五传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但事到如今,她们反而开始惧怕做大的五传将她们一并吞并;只有相当少的新贵族是真正张开了双臂,拥抱并并入五传的。

天皇近卫

    很多人都会有所误解,但那个年代的天皇近卫与革命前的皇家刀使亲卫队并没有直接关系。皇家刀使亲卫队在分裂后与贵族刀使重组为了五传和管理局,在不流血革命时,分裂的皇家刀使们已经全部退役,新组的天皇近卫借鉴了过去皇家刀使亲卫队的一些组织形式,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

    如今的天皇近卫由管理局组织,但如果天皇本人有意愿,她可以邀请刀使加入(很少有邀请的刀使会拒绝)或要求在役刀使离开近卫队。在1840年,天皇近卫有100人,每十人一队,第一队的队长兼职整个近卫队的队长。其中一半并不在管理局一开始提供的名单上;而你可以在折神家亲卫队的刀使名册上找到另一半的名字。

    天皇近卫并不参与理想京的荒魂讨伐,他们最大且唯一的职责就是保护天皇,而奇特的是,她们的能力往往能维持更长时间,直到三十岁才会降到最低谷,这使得天皇近卫会陪伴天皇相当长的时间。原因尚不明确,但这的确是一个所有人都想解开却又都不敢解开的谜团。

    常见的第二个误解是认为天皇近卫是理想京刀使中的最强战力。实际上,由于无需直接参加实战,大部分天皇近卫仅仅在日常训练时才会挥剑,尽管日常训练中也包括了自由稽古,但点到为止的规则并不能很好地锻炼刀使,甚至有天皇近卫会在非当班时间偷偷跑去管理局,找曾经的队友一同巡逻或进行无限制的自由稽古;由于这可以保持刀使的战斗力,队长一般会对此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参与其中。

皇家刀使

    皇室也会将有天赋的贵胄(这甚至包括了旁支的旁支的旁支……)送往五传学习深造,但她们并不会一直待在同一所学院,而是在皇家内部学习一年,而后每间学院再学习一年,在第六年的学习结束后前往管理局报告。尽管她们的天赋与毅力都实属非凡,但在每个学院过短的学习时间以及其他原因使得她们难以学得剑术精髓。

    和教会或刀使贵族相似,少数皇室刀使也会完全脱离五传,接受皇室内部的刀使训练。如果即将继位的是有刀使天赋的女性天皇,那么天皇本人也会接受类似的训练。但人们如今普遍认为,和更现代化的五传教育相比,皇家密不外传的训练方式也并不更加优秀。

五传之外

    在朝日之国,五传刀使占据刀使总数的绝对优势,但仍有相当数量从未在五传或管理局名单上出现过的刀使。她们可能来自教会、贵族或皇室,但也有人声称五传都保留有未曾登记过的秘密力量。但更多的则是那些和朝日之国官方对抗的、地下或公开组织的刀使——譬如虾夷独立运动、各个殖民地的反抗组织、以及外国渗透进朝日之国本土及殖民地的刀使。人们对这些五传之外刀使总数的估计从三千名到两万名不等,但从来不会有人期望有可能知道这些刀使的确切数量。


返回战役设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