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上神耶華多消失後,大天堂就一分為二,分別由全能之主耶耐修多與眾神之主耶彼修多,兩神無論是長相與神態接極為相似,連從神也都差不多,因此又被稱為雙生之神。
耶耐修多與耶彼修多雖然信仰範圍重疊,但彼此似乎沒有敵意,而兩者轄下的眾教會也沒有接受到將對方視為敵教的神諭,不過,雖然如此,兩者在信仰上仍舊處於競爭狀態,雖皆稱呼對方為友教,或是迷途的羔羊。
全能之主耶耐修多主要的信仰範圍是歐羅巴的西部與南部地區,主教會為神上神耶華多的舊聖地,梵蒂岡城,體制也維持著神上神教會的舊體制,由一名教皇率領十二位紅衣主教組成主教團,率領各教會,並且積極與地方領主爭奪地方上的權力。
眾神之主耶彼修多主要信仰範圍是歐羅巴的東部地區與亞細亞的一小部分,區域較耶耐修多的區域來得大,但是人口較為分散,因此採用附屬於各國領主下的牧首制,各國有各國自己的教會,並沒有一個真正的領導,名義上的領導是位於拜占庭帝國的首都,跨越歐羅巴與亞細亞的天下第一大城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教會的總牧首,但其實他並沒有指示其他各國牧首的權利。由於耶彼修多的信仰範圍靠近遊牧民族蒙古人與近來崛起的塞爾柱人,在爭戰的過程中,友一些部分遭到蒙古信仰(無大一統神系,以薩滿信仰為主),與土耳其人的穆思林信仰所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