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想问一下一般有什么办法能够快速锻炼描写战斗场景的方法?  (阅读 5952 次)

副标题: 你要知道,一个兼职战报员的NC是难得一见的

离线 Ellesime

  • 風紀委
  • *
  • 帖子数: 13054
  • 苹果币: 667
评书+1

离线 凉凉。

  • loser
  • 組長
  • ***
  • 帖子数: 1190
  • 苹果币: 4
  • 我常常会因为网络的遭遇而忘记现实中人有多善良
有哪家比较短且有代表性的战争评书推荐吗?

离线 街猫口喵

  • Hero
  • ****
  • 帖子数: 957
  • 苹果币: 5
有哪家比较短且有代表性的战争评书推荐吗?
短的没有,不如从隋唐演义(单田芳版)听起

离线 イバラ

  • Peasant
  • 帖子数: 11
  • 苹果币: 0
虽然是坟贴,但还是写两句希望能让后来人共勉。

战斗场景的描写一定要有镜头感。镜头感就是指这段在脑中拍成电影是什么样的,然后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去描写。
2楼说的“战斗从来就不是描写战斗者”这一点我是比较同意的,战斗者可以出现,但每个镜头都是战斗者的电影肯定不是一部好电影。要想好每个镜头,然后以镜头里的物体作为主语。拿楼里那个例子来谈的话,不要写“野蛮人大吼着”“野蛮人抡起斧子”“野蛮人将地精斩成两截”,而是写“吼声震落树叶”“斧光画出半圆”“地精的上半截身子滚出数米”。前者相当于镜头从头到尾全打在野蛮人身上,后者的机位则相对灵活。

还有就是慢节奏的场景用长句,快节奏的场景用短句。虽然没有明确标准,但可以粗略认为句中每个字对应0.3~0.5秒的时长,然后再根据每个镜头的长短去修整句子。这也是为什么激烈的战斗用一大堆长句往往效果欠佳。电影里确实存在30秒打完的战斗用慢镜头拍个5分钟的情况,但经常这么做毫无疑问会影响节奏感。

(其实我回这个贴只是想问问2楼说的gp是什么意思,好奇心战胜了挖坟的尴尬)
« 上次编辑: 2019-07-28, 周日 21:05:23 由 イバラ »

离线 Alanryan

  • Goddess
  • ********
  • 帖子数: 7090
  • 苹果币: 2
我曾经看过一个讲怎么强化写作的东西,它的说法是
“尽量不要用“是”这个词“,基本上意思就是不要直接描述事情,而是通过侧面描述让读者想象出那种场景。
举个例子——
“野蛮人大吼着,挥着巨斧砍死了地精”
这是很直白的描述
“野蛮人这足以震撼灵魂的嘶吼,让路边的野草也不由得为之颤抖;当它好不容易要静下来的时候,又是一道劲风伴随着鲜血和肉末将其拂倒在地。地精的上半截尸体在地面上一路滚过,最终停在了几米远的大树下。一对收缩的黄色瞳孔正瞪着那把染血的巨斧,颤抖的前肢伸向了眼前,随着一阵抽搐而无力的落到了地面。“
这是(我觉得)不错的描述。

你说的道理是对的,但举的例子比较扯(而且你的例子里没有“是”)。

例子太过拖沓冗余了,典型的明白“描写重要”,但不知道“取舍和轻重更重要”的新手写作者。

描写战斗这种动作戏,重要的是画面感。画面感,概括起来就是两点:

1、动作感(像你说的,不能是平铺直叙的陈述。但是事实上,就像我说的例子一样,战报最需要的就是海明威式的直白句子,而不是古典小说的华丽米猫叔)
2、镜头感(要有视角的切换)

“野蛮人大吼着,巨斧一抡,地精的身子就断成两截滚落出去。”

三个短句,三个特写。这就是镜头感。
实际上好的战斗描写都是简洁的,无论古典小说还是现代小说。哪怕以细节描写著称的雨果,也是把精力放在描写战斗之外:战前的紧张气氛,各人的心理活动,人们的情绪,士兵开始冲锋时的气势,呼喊的声响……
到了真交战的一瞬间,就变成“多少方阵被冲散,多少军旗被夺”这样简明扼要的结果了

再比如《熙德之歌》:
人们只见到刀枪在上下飞舞,
许多面盾牌被刺穿,
许多件铠甲被撕烂,
许多面白旗被血染红,
许多匹无主的骏马在狂奔。
摩尔人高呼:“穆罕默德!”
基督徒高呼:“圣雅各!”


一场大战,只需要用六行
« 上次编辑: 2019-07-29, 周一 15:13:52 由 Alanryan »
黄金是失去了轨道的星星,诗人是失去了教会的祭司

离线 pepe001

  • Peasant
  • 帖子数: 3
  • 苹果币: 0

战斗场景的描写一定要有镜头感。镜头感就是指这段在脑中拍成电影是什么样的,然后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去描写。
2楼说的“战斗从来就不是描写战斗者”这一点我是比较同意的,战斗者可以出现,但每个镜头都是战斗者的电影肯定不是一部好电影。要想好每个镜头,然后以镜头里的物体作为主语。拿楼里那个例子来谈的话,不要写“野蛮人大吼着”“野蛮人抡起斧子”“野蛮人将地精斩成两截”,而是写“吼声震落树叶”“斧光画出半圆”“地精的上半截身子滚出数米”。前者相当于镜头从头到尾全打在野蛮人身上,后者的机位则相对灵活。

      一点个人意见,在跑团过程中比镜头感更重要的是代入感,我做dm的时候更倾向于描写pc在情境下具体的感受,包括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等。
      还是以野蛮人活劈地精为例:“...上一击挥空之后,你调整了一下持握战斧的手法,从反方向再次劈向了地精。这次它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你的战斧仿佛切开一片火腿一般将地精呲啦一声拦腰砍成了两半,红黑色的内脏碎片洒了一地,空气中顿时弥漫开了一股血腥味”
      另外一个手法就是在终结精英怪的时候使用一些武器不常用的攻击方式,这里用蛮子处决熊地精军阀为例:“你抓住机会,用战斧的勾刃牢牢钩住熊地精的弯刀之后用力一甩,那柄弯刀就脱手飞了出去。然而已经疯狂的军阀竟然赤手空拳向你扑了过来,于是你回转斧刃,先用包铁头的斧柄敲碎了军阀的鼻子和几颗烂牙,随后顺势将斧头劈下,利落的砍掉了军阀的头。军阀无头的尸体倒到了你的身上,脖颈处喷出的脏血喷了你一脸,你像丢一口破麻袋一样甩开了尸体。”(其实就是荣耀战魂里的传奇敲头接上重 :em032
« 上次编辑: 2019-07-29, 周一 13:52:12 由 pepe001 »

离线 イバラ

  • Peasant
  • 帖子数: 11
  • 苹果币: 0

战斗场景的描写一定要有镜头感。镜头感就是指这段在脑中拍成电影是什么样的,然后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去描写。
2楼说的“战斗从来就不是描写战斗者”这一点我是比较同意的,战斗者可以出现,但每个镜头都是战斗者的电影肯定不是一部好电影。要想好每个镜头,然后以镜头里的物体作为主语。拿楼里那个例子来谈的话,不要写“野蛮人大吼着”“野蛮人抡起斧子”“野蛮人将地精斩成两截”,而是写“吼声震落树叶”“斧光画出半圆”“地精的上半截身子滚出数米”。前者相当于镜头从头到尾全打在野蛮人身上,后者的机位则相对灵活。

      一点个人意见,在跑团过程中比镜头感更重要的是代入感,我做dm的时候更倾向于描写pc在情境下具体的感受,包括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等。
      还是以野蛮人活劈地精为例:“...上一击挥空之后,你调整了一下持握战斧的手法,从反方向再次劈向了地精。这次它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你的战斧仿佛切开一片火腿一般将地精呲啦一声拦腰砍成了两半,红黑色的内脏碎片洒了一地,空气中顿时弥漫开了一股血腥味”
      另外一个手法就是在终结精英怪的时候使用一些武器不常用的攻击方式,这里用蛮子处决熊地精军阀为例:“你抓住机会,用战斧的勾刃牢牢钩住熊地精的弯刀之后用力一甩,那柄弯刀就脱手飞了出去。然而已经疯狂的军阀竟然赤手空拳向你扑了过来,于是你回转斧刃,先用包铁头的斧柄敲碎了军阀的鼻子和几颗烂牙,随后顺势将斧头劈下,利落的砍掉了军阀的头。军阀无头的尸体倒到了你的身上,脖颈处喷出的脏血喷了你一脸,你像丢一口破麻袋一样甩开了尸体。”(其实就是荣耀战魂里的传奇敲头接上重 :em032

主楼问的是写战报,所以是战报为前提说的,不过在描写NPC之间的战斗时也需要遵循同样的规律。

描写PC的行动是另一回事,但这其实和镜头感并不冲突——RPG游戏的镜头本来就是集中在玩家身上的。话说PC的行动为什么要由DM描述……感觉不太合理。

离线 悠久机关

  • Hero
  • ****
  • 帖子数: 913
  • 苹果币: 1
  • 大概喜欢这么高的妈妈(比划)

战斗场景的描写一定要有镜头感。镜头感就是指这段在脑中拍成电影是什么样的,然后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去描写。
2楼说的“战斗从来就不是描写战斗者”这一点我是比较同意的,战斗者可以出现,但每个镜头都是战斗者的电影肯定不是一部好电影。要想好每个镜头,然后以镜头里的物体作为主语。拿楼里那个例子来谈的话,不要写“野蛮人大吼着”“野蛮人抡起斧子”“野蛮人将地精斩成两截”,而是写“吼声震落树叶”“斧光画出半圆”“地精的上半截身子滚出数米”。前者相当于镜头从头到尾全打在野蛮人身上,后者的机位则相对灵活。

      一点个人意见,在跑团过程中比镜头感更重要的是代入感,我做dm的时候更倾向于描写pc在情境下具体的感受,包括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等。
      还是以野蛮人活劈地精为例:“...上一击挥空之后,你调整了一下持握战斧的手法,从反方向再次劈向了地精。这次它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你的战斧仿佛切开一片火腿一般将地精呲啦一声拦腰砍成了两半,红黑色的内脏碎片洒了一地,空气中顿时弥漫开了一股血腥味”
      另外一个手法就是在终结精英怪的时候使用一些武器不常用的攻击方式,这里用蛮子处决熊地精军阀为例:“你抓住机会,用战斧的勾刃牢牢钩住熊地精的弯刀之后用力一甩,那柄弯刀就脱手飞了出去。然而已经疯狂的军阀竟然赤手空拳向你扑了过来,于是你回转斧刃,先用包铁头的斧柄敲碎了军阀的鼻子和几颗烂牙,随后顺势将斧头劈下,利落的砍掉了军阀的头。军阀无头的尸体倒到了你的身上,脖颈处喷出的脏血喷了你一脸,你像丢一口破麻袋一样甩开了尸体。”(其实就是荣耀战魂里的传奇敲头接上重 :em032

好看是好看,在网团里,不提前准备而即兴创作的话,这可能是毁灭节奏的硬伤。
引号内全文159字,一般人在创作的过程中边想边写的话是30-40字/分。这段CG即兴创作出来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线上 娜英

  • 万年法师命
  • Chivary
  • *****
  • 帖子数: 1039
  • 苹果币: 7
  • 一言不合就扔火球的法爷,还有个在破灭的星球上愉快每一天的死灵法师

战斗场景的描写一定要有镜头感。镜头感就是指这段在脑中拍成电影是什么样的,然后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去描写。
2楼说的“战斗从来就不是描写战斗者”这一点我是比较同意的,战斗者可以出现,但每个镜头都是战斗者的电影肯定不是一部好电影。要想好每个镜头,然后以镜头里的物体作为主语。拿楼里那个例子来谈的话,不要写“野蛮人大吼着”“野蛮人抡起斧子”“野蛮人将地精斩成两截”,而是写“吼声震落树叶”“斧光画出半圆”“地精的上半截身子滚出数米”。前者相当于镜头从头到尾全打在野蛮人身上,后者的机位则相对灵活。

      一点个人意见,在跑团过程中比镜头感更重要的是代入感,我做dm的时候更倾向于描写pc在情境下具体的感受,包括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等。
      还是以野蛮人活劈地精为例:“...上一击挥空之后,你调整了一下持握战斧的手法,从反方向再次劈向了地精。这次它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你的战斧仿佛切开一片火腿一般将地精呲啦一声拦腰砍成了两半,红黑色的内脏碎片洒了一地,空气中顿时弥漫开了一股血腥味”
      另外一个手法就是在终结精英怪的时候使用一些武器不常用的攻击方式,这里用蛮子处决熊地精军阀为例:“你抓住机会,用战斧的勾刃牢牢钩住熊地精的弯刀之后用力一甩,那柄弯刀就脱手飞了出去。然而已经疯狂的军阀竟然赤手空拳向你扑了过来,于是你回转斧刃,先用包铁头的斧柄敲碎了军阀的鼻子和几颗烂牙,随后顺势将斧头劈下,利落的砍掉了军阀的头。军阀无头的尸体倒到了你的身上,脖颈处喷出的脏血喷了你一脸,你像丢一口破麻袋一样甩开了尸体。”(其实就是荣耀战魂里的传奇敲头接上重 :em032

好看是好看,在网团里,不提前准备而即兴创作的话,这可能是毁灭节奏的硬伤。
引号内全文159字,一般人在创作的过程中边想边写的话是30-40字/分。这段CG即兴创作出来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所以我开团得告诉别人我打字慢= =
然后团里面丢掉的细节就放进战报或者replay里面(摊手
史上最奇异的搭配,莫过于神裔(阿斯莫)游荡者和魔裔(泰夫林)法师了,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后者,叽~
我不是法爷吗!怎么变德鲁伊了!我又不是甘道夫!!!!!!!! :em006 :em006 :em006
如果你和我一样都喜欢玩后日谈,那么我觉得,你可以尝试召唤我!
…………只要你别来一句“谁穿越了?”就行了XD
论把口袋妖怪玩家和游戏王玩家拉进后日谈大坑会咋样——前者当然是看我啊。
为什么我是魔女?这是对我的最高的褒奖,也是那些死在猎巫运动的先进女性的无声控告。
在这里你会发现我写的很多后日谈相关REPLAY,部分是曾经在萌娘文库有的——很快它们就会消失,如果有除此之外的第三方连载,在确认这不是我转了平台后,请帮我举报一下盗文,谢谢!
最讨厌的GM:晒OC还不敢杀OC的,如果你觉得那是你,那我只能说,没错,我就是在说你怎么了。
和我相处?先拿生命之水泡几根最辣的辣椒,喝完这堆还站着就OK。
REPLAY直播间:638226,只放歌不说话,除非打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