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山学名巨白虫,这种拥有巨大椭圆形身躯、覆盖了厚重的灰白色多节外壳、身下生长有二十余对细小却健壮的足肢且全身被油腻蜡质覆盖的生物,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与任人鱼肉的白虫有着极为密切的血缘关系。
源自弱小被阳裔当做蛋白质来源而饲养的白虫,在来到席睿隆后逐渐被本地更好的畜牧动物替代,大量白虫就这样直接被纳入了最原始的异界海生态,诚然,这样孱弱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就如同细嫩的菌绒草那样,处于食物链的底端,但早期的异界海毕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改变并同化栖息于其中的生物性状是其最大的特征,大量繁殖能力旺盛的白虫浸淫于这般致命的环境中。当异界海在数千年的时间里逐渐稳定后,巨白虫——邦联人将其俗称“肥山”——成为了白虫进化的下一阶段。
生物学特征肥山性情温和、体态臃肿、行动迟缓,其最大的特征,除了硕大肥胖的身躯、与巨大的体型不相称的小巧头颅上的八对粉色复眼外,便是其永远油腻的灰白色坚硬外壳。与贪食蝶类似,异界海中的所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几乎都在肥山的食谱中,但它们那奇妙的消化系统却正与贪食蝶相反,能将所有危险物质转化为相对安全稳定的油腻蜡质,这于白虫原本的功能类似——它们的饲料大多是阳裔的生活垃圾。而肥山继承了这样的生物学特制。
肥山身上厚重的蜡质时而危险,时而比肩黄金,这取决于它们在何种地区游荡。当它们穿行于肥沃的粮孢树森林中时,进食此地的肥沃土壤与树根使得肥山身上的蜡质富含蛋白和其他各类营养,当当它们穿行于海蕈沼泽时,肥山则会被黝黑恶臭的蜡质覆盖,这些蜡质常常有毒,甚至可燃。
独行巨虫肥山是异界海中罕见的独行生物,它们数量稀少,但却能于几乎全部天外来客达成共生关系,当肥山蠕行、进食时,它就是一个移动的营养富集器,该环境内的所有生物需要的营养几乎都能通过肥山身上的蜡质以及它沿路留下的粪便来满足,许多小型天外来客甚至会选择直接在肥山身上筑巢,这使得肥山在大部分情况下看起来都像是一座会移动的生态箱,只有在跨越地域、原有的小聚落离开或死亡时,肥山才会再次露出它灰白色的外壳,等待新的群落驻扎。
玩家与肥山互动肥山性格极其温顺,在战斗中,只要其未连续两轮受到攻击,肥山都不会停止其原本的行为,若卷入了不得不参与的对抗,肥山则更倾向于逃跑而非反击。要注意的是,由于其被动供养其他生物的特性,攻击肥山常常导致该地域内存在的其他天外来客与攻击者敌对。
玩家可以毫不费力的从肥山身上刮取蜡质,刮取蜡质需要触及肥山和一个动作。这些蜡质的效果通常取决于肥山目前通过的地形,在决定让肥山出现在玩家的冒险中时,dm可以直接投掷1d4来决定每日玩家可以从肥山身上获取有效蜡质数量,超过数量上限,则每次刮取视作获得价值5cp的蜂蜡,要注意的是,一次刮取全部有价值的蜡质会导致此时正与肥山处于共生关系的天外来客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