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们三人各自拖着一人回来,把尸体丢在外头,再度钻入车内的时候,看起来车内的装置刚刚启动完毕。
居中的屏幕上的提示似乎是初次使用者的信息录入。
韩雅随便打了点什么进去,怎么看都不像是真实信息的完成了信息录入。
然后,你们耳边响起了主神那机械般的提示音。
“成功认证第一辆战车,所有存活成员获得一个D级支线以及1000点奖励点数。”
眼前的显示屏上的内容随即变成了一个相当长的英语文档,英文的内容并不是太难,有一般的英语水准便能看懂(2级)
遗憾的是有人似乎连一般的程度都没有达到,比如扇奈,看到长长的英语文档便叹了口气,向后退开了。
似乎是为了照顾她一样,韩雅轻声的把文档读了出来,在主神的语言自动翻译功能下,如下的文字被传达了出来,这看起来像是一篇日记。
“2009.12.7-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按时召开了,这是我们挽救地球的最后机会,如果不能在这次会议上达成共识,那么在《京都议定书》到期后,我们再也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对环境保护的共识,希望我们能够获得成功。
2009.12.15-完了,全完了,所有人都希望别人承担尽可能多的责任,就没有人想过一旦地球毁灭,再宏大的人类文明也只不过是宇宙的尘埃吗?不,大概这就是人吧,只要有人在,地球一定会毁灭,无论是缓慢的,还是迅速的,都是在人类手里。
2009.12.18-结束了,结果比我想像的要好,人类还没有笨到无可救药,虽然最后的协议只是表面上用来愚弄民众的东西,但是“诺亚计划”已经开始了,以撒哈拉沙漠中心为秘密实验场,构筑基于量子理论的巨型纳米计算机,精确到全球气体分子级的运算来推演和模拟全球规模的环境变化并制订解决方案,如果真的能造出来的话,从此以后气象预报不会再有丝毫的偏差,人类从此真正的战胜了环境,因为环境已经全由人类来操控。虽然这听起来像魔法一样,不过幕后的巨头们也清楚,地球规模的危机没有任何单个集体甚至是个人能够幸存,达成了全力以赴的共识,这也是这项计划未曾被公开的原因,否则恐怕一定会引起恐慌吧。人类是进化着的,过去被认为是魔法的东西,许多在现在看来不值一提,同样在现在被认为是魔法的东西,到了未来也一定会被我们所掌握。
2010.2.7-我被选上了!我将是计划中主机“诺亚”的程序员之一,尽管没有任何人能与我分享这份喜悦,但我将成为拯救全人类的英雄!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2011.2.18-整整一年,我们日以继夜的工作,全人类的精英从未像现在这样团结过,学术不分国界,基本的理论早已确立,小规模实验也多数四面告捷,能成功,在这场人和自然的战争中,我能看见胜利在向我们招手了。
2012.4.1-“诺亚”的硬件部分终于完成了,虽然我们的程序早就用全世界的所谓超级计算机联机模拟了许多遍,但即使是这些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之和也和诺亚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在“诺亚”上的调试并不困难,同样获得了成功,对气象的预测很完美,全世界气体分子的动向都在“诺亚”的掌握之中,美中不足的是,从有限的测试来看,它用来平衡世界环境的部分很死板,完全无法考虑到人情因素而只会取最优解,这样无法把全世界的工厂交给它,否则一定会发生世界大战的。但是抛开缺陷不谈,它的用处已经足以让我们击掌相庆了。
2012.10.1-六个月的攻坚战,定位为将感情程序化复合计算以获取最优解的学习型人工智能获得了最终成果,但是将它载入“诺亚”时,我突然觉得毛骨悚然。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在创造一个神,管理地球环境的神。
2012.11.10-一个月的测试,我们逐渐追加了接入的工厂,虽然作为底线的军工厂各国都不肯拿来参考,但普通工厂的结果堪称完美。
2012.12.18-又一个月的测试,继续追加了接入的工厂数量,完美,没有更好的词汇来形容,两天后我们就会将它接入全球网络,这样一来即使不愿暴露位置的军工厂也会从网络上接受“诺亚”的监控,但我总觉得有点担忧,在一台如此数量级的运算能力的主机面前,任何进攻都是毫无作用——没有任何人或是计算机能跟上它的处理速度——基于同一原理,任何防御也一样是形同虚设,只要有充分的物理保护,接入网络的诺亚将成为无敌的神明,在这一点上,让哪国的军队前来都不太可能,幕后的巨头决定让诺亚用一些自行火炮和小型无人机械来防御自己。不过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吧,因为诺亚的智能中只包含对环境问题的处理和自我防御而已。
2012.12.20-今天按预定将诺亚接入网络,在接入的瞬间,全世界没有完全处于物理隔离的军工厂都停止了动作,但是,也只有一瞬间,虽然各种慌张的做了各种检查,但是就结果而言一切正常,当天的运行也完全正常,我们开始了狂欢,但我总觉得不安加剧了,是我太紧张了吧,反正所有的事都告一段落,利用年假回老家一趟也不错。
2012.12.21-好久没回来了,这个小村子。虽然还担心着诺亚的情况和那边的同事联系了一下,不过好像是白担心了,没有丝毫异状,虽然有不少人选择回家休假,但更多的人参与了狂欢,毕竟最后还有总结表彰什么的,总要回来的。
2012.12.22-末日来临了,神抛弃了它的子民。我无法理解一天前还是如此辉煌的人类文明在一夜之间跨越千年的时间变为一片废墟,但我知道发生了什么,假如我对于之前的担忧推论正确的话,“诺亚”的智能中只包含环境问题的处理,这点没错,可是环境问题的根源为何呢?人类,地球上没有比人类更能影响环境的物种了。随着人口的繁衍,只要无法向无垠的宇宙索取,人类终将塞满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所以只要人类这个物种还存在,其他任何的解决方案都只不过是在拖延这必然之势。我应该是知道这一点的,但是身为一个程序员的尊严,我还是没有阻止它去选择最优解。所有与网络相连的终端都划归“诺亚”的掌握,即使是常年保持物理隔离的核武器也在毁灭性覆盖范围的导弹击穿无法动作的防御体系之后用于“核捆绑”再次清洗名为人类的物种,和撒哈拉基地中无法取得丝毫联系恐怕也是诺亚直接指挥的机械部队制造了轰轰烈烈的屠杀。我没有拯救世界,我毁灭了世界。
2013.1.1-历史是翻到了新的一页吧,但是人类还是没有灭绝,尽管诺亚最初控制的那批没有纳入攻击范围的兵工厂中生产出的无人兵器已经开始四处狩猎废墟中的幸存者,但听说各地都有零星的抵抗,然而完全看不到战胜诺亚的希望。诺亚是无敌的,想在代码层面上击破诺亚,必须有和它同等级的计算机,已经没有可能再造出一台了,想在物理层面上击破诺亚则需要能与诺亚所指挥的钢铁大军相匹敌的武力,但这也是不可能的,尽管九成以上的武力都在“核捆绑”中被摧毁,但是余下的一成即使想要制造出同等的军力,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在人类失去主导权的现在,开采资源是不可能的。
2014.6.27-一年多了,我认识的许多人死了,但我还活着,我不敢告诉任何人我亲手制造了这个地狱,我想过死,但是我害怕,就算早就不知道活着是什么滋味,我的本能还在怕死,诺亚真的是无敌的吗?很多人提出过很多设想,我不敢告诉他们我知道的信息,但是我也动摇了,诺亚不是无敌的,就算不能从物理上击破它,也不能从代码上击破它,但只是阻挠的话,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其实说到底很简单,诺亚无论多么强大,也是需要信号才能联网的,不能上网的诺亚就像一个鸡蛋一样可笑,那么只要阻止诺亚对信号的发送和接受,让它掉线就好,我知道它使用的信号频段,但是又有谁能把干扰器带进撒哈拉深处的诺亚腹地之中呢?
2016.1.8-和村里技师合作的能干扰诺亚收发信号的战车完成了,但是看来我已经不行了,在我最后的时间里,我弄好了波奇,那条狗。还能活多久呢?再调试一下这里的隐匿程序吧,后来人,交给你们了。”
韩雅将整个文档读完后,转头望了望众人的表情,她的脸色看起来很难看。
关掉文档,接下来三台装置开始了不同的操作演示,除了主控似乎有点困难(要智力3才能学会),两个辅控似乎挺简单(智力不是1就行),当然,某个看不懂英语的是例外。
附录:战车的操作以及1号战车实际数据
*主控:移动动作让战车移动或原地转向90度,标准动作让战车攻击,决定战车的基础防御和对抗范围攻击的闪避
*副控:标准动作让战车攻击
*战车有主炮,副炮,SE三种攻击方式,每种方式每轮只能攻击一次,因此一轮三发主炮是不可能的
*战车的生命值降低为0时仍然能正常行动,此时受到攻击,为每点伤害掷1DP,每成功会损坏一件随机武装使其无法使用或损坏控制系统使战车无法移动,以上四项全部损坏之后再受伤害便被摧毁,车中的人员受到相当于战车硬度的严重伤害并被挤出车外。
*出仓:车内的人可以以移动动作探出/收回上半身,探出身后可以获得对外界的效果线,在防御上获得+2掩蔽加值,但是只要有人探出身,对于战车的范围攻击可以同时正常伤害战车内的所有人员,并且只能有一个人探出身
1#战车:
速度:32米/轮
硬度:5
装甲:10
结构(生命值):20
主炮:45mm炮(机瞄合计DP为20+1自动,4破甲,5高速,目标体积比10小时,每少1会失去1DP,手瞄为8L,4破甲,5高速的武器,对体积10以下的目标攻击时每小1体积就-1DP,同时对目标周围10米范围造成6L范围伤害,32发炮弹)
副炮:07机关炮(机瞄合计为14DP+1自动,5高速,手瞄为4L,5高速武器,可以进行短点射,长点射和连射,1000发子弹)
SE: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