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地渊火】背景  (阅读 6332 次)

副标题:

离线 zghzgh1779

  • 讲个故事吧
  • 版主
  • *
  • 帖子数: 4906
  • 苹果币: 17
  •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地渊火】背景
« 于: 2019-10-11, 周五 13:21:31 »
前作【白石溪】
http://www.goddessfantasy.net/bbs/index.php?topic=95597.0

【天劫】
自谪仙降世后,已过去百年。
百年前,以身合道的老髯子毁去昆仑登天台,降下问心天劫,唯有道心不移者方可入仙冥。
而那些未能通过问心劫的天仙们,只能放弃长生久视,回返神州。他们被称为谪仙。

【谪仙】
谪仙降世后,鼎朝的江湖势力也随之迎来了大洗牌。
谪仙多少直接影响了门派强弱:小门派谪仙多些,可能反而要更强于谪仙少的大门派。
但人们也很快适应了谪仙的存在。
有些谪仙投靠了朝廷,有些谪仙流落到四野之国,但大多谪仙还是和曾经的门派同进退——只要门派还在的话。
谪仙虽然寿元长久,但也并非不死之身,在争斗中殒命的谪仙也不在少数。
百年过去,谪仙们大半要么再入轮回,要么隐去谪仙身份,还活跃的谪仙反而只有小半了。

【地渊凶兽】
直到六十年前,地渊凶兽袭来。
鼎朝早就知晓地渊和其中凶兽的存在,但千年来相安无事,鼎朝在地渊之中还建立了一些据点。
直到六十年前,不知何故地渊凶兽开始疯狂地涌出地表,开始攻击所见的一切。

地渊凶兽最早从贺兰山的登天台遗迹涌出,贺兰剑庐中人与其大战三月,千里贺兰山几被撕碎,地渊凶兽终于被杀退。
四散游离的凶兽毁灭了北荒汗帐、重创了北荒各部,让北荒大漠二十年来始终汗位空悬。

贺兰剑庐中人随即派出信使广告天下,却终究慢了一步。
无尽凶兽从西域沙海中源源不断爬出,西域各国被尽数抹去,即使是有所准备的鼎朝也不得不收缩防御。
防御北荒的大火军过半调往西北,构建起面向瀚海沙漠的防线。

【天仙】
妖昊王帐依然保持着他们的中立传统,直到鼎朝岌岌可危之前,他们都不会出手干预。
而妖昊的其他天妖依旧是一盘散沙,许多心系故土的天妖都弃了长生、各自回返神州。

而刚刚失去大半仙人的仙冥,对地渊凶兽则有些无计可施。
仙冥所能动用的人手,散布气运已然艰难万分,而这些仙人中擅长斗战的又寥寥无几,只能指望鼎朝、诸门派和谪仙人了。

【门派与隐云卫】
各门派对地渊凶兽的态度则颇为不同。
少数一心长生的仙门对此置之不理,但大多数门派都会派出弟子协助清理凶兽。
有些门派在这个过程中希望扩大影响力,有些门派乐于聚敛,有些则试图借助凶兽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由于神州各地处处都可能突兀出现天坑,地渊凶兽随之而出,隐云卫原本的人手实在是捉襟见肘。
在仙冥的斡旋下,武林、仙家诸门派都派出自己的中坚弟子加入隐云卫,以击杀地渊凶兽为主业,并不会踏入鼎朝朝堂。
而鼎朝,则会回报以他们修行所需的奇珍异宝。
这般合作持续了数十年,如今已然是惯例了。

【地渊火,炎神子】
鼎朝人和地渊凶兽共处了数十年。
人们发现,杀死地渊凶兽后,从凶兽的尸体中会燃起星星点点的金色火焰;少数天赐之人,触碰这些金焰后,就能获得玄妙的力量。
这些人据说是上古炎神的后裔,因此被称为“炎神子”。
炎神子们往往在修行上有着过人天赋,尽管他们从金焰中获得的力量或多或少都有上限,但依然是众多门派争抢的对象。
——多年过去,炎神子从何而来的问题,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昆仑天门城】
昆仑登天台,纵然在接天雪峰之上,但山脚下却仍然聚起了宏伟仙城,名唤天门城。
在登天台毁弃、谪仙降世后,仙城却未就此消失,在一番争斗后,天门城有了一位谪仙城主和名为定府军的护城军。

五十年后,一位名为万罗的谪仙横空出世,击杀了前任城主,压服定府军。
随后天门城开始在西域的扩张:天门城凭一己之力,压制了大漠的凶兽,打通向泰西诸国的交通,也成为了鼎朝大力援助的对象。
三十年前,万罗城主就闭门不出,但定府军大势已成,依旧能压制大漠凶兽。
借着这沟通东西的道路,瀚海东西再度有连绵的商旅,而天门城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凤翔府】
凤翔府,长安西北、西域门户的重镇。
这里是通往西域道路的起点,在天门城击杀凶兽、重新开辟出通往泰西的商路后,凤翔府就成为了天下重镇。
大火军、隐云卫,都把此地作为向西北进发的前沿据点。
随着泰西商旅的到来,这里也逐渐繁荣起来,人丁兴旺发达。出生在这里的炎神子,也比别处更多。
诸多门派都在这里设立了别院,希望能让更多的炎神子加入门派之中。

关于炎神子,凤翔府流传着一个红衣神女的传说。
在几十年前,一名红衣神女与邪魔大战于祁连山,最终神女与邪魔同归于尽。
邪魔的血肉变成了为祸天下的地渊凶兽,而神女的精魂落入凡间,变成了如今的炎神子。
这是单纯的传说还是确有其事?她是仙人、谪仙还是凡间强者?那邪魔究竟是什么?
没人能够回答。

【僧侣】
和一心长生久视的仙家修士不同,僧侣们固然拥有妙法,却从不追求脱凡飞升。
这些寻求超脱觉悟之人,最早来自南方的荒外之国。
前朝仙人收炼天下气运供奉己身,百姓苦不堪言,北荒、泰西、四野之国无不如此。
而在那样的炼狱中,僧侣们的信念诞生了。
万物都需要气运才能生存,这对天下人都是常识。
但这常识真的绝对如此吗?即使在没有气运的荒芜世界,人不能凭借一点真灵生存下去吗?
最早的僧侣大多在这尝试中,在失却气运的荒芜炼狱中死去了。但还有少数僧侣存活下来。
他们被称为“大觉悟者”。仅凭灵魄就能在虚无之中生存之人。

随后,僧侣们向四面八方传播他们的信念,拯救那些挣扎在炼狱中的人们。
在无名帝王团结人妖百族、统御天下万民推翻前朝时,觉悟者们伸出了援手。
在无名帝王尽斩前朝仙人、收回气运时,觉悟者们也站在了无名帝王这一边。
随后漫长的千年里,僧侣们在鼎朝虽然声名不显,却始终传承不绝。
仙冥期待而又警惕地注视着僧侣们。他们会开启新的道路吗?还是一种致命威胁?
但觉悟者们对此却并不在意。他们只是注视着。
有人说无名帝王曾和觉悟者们订立约定,就像他和仙冥做过的那样。但没人能证明这一点。
直到今天。

离线 zghzgh1779

  • 讲个故事吧
  • 版主
  • *
  • 帖子数: 4906
  • 苹果币: 17
  •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Re: 【地渊火】背景
« 回帖 #1 于: 2019-10-11, 周五 13:22:47 »
(上一个团里)关于鼎朝的一些常识:

1.关于门派
门派是鼎朝江湖中的基本元素,每个人都要有一个自己加入的门派。
门派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修仙门派,一种是习武门派,一种是鼎朝朝廷的手下,此外还有一个超然物外的仙冥。修仙门派以长生久视为业,往往有独特的法门传承,但是斗战之能却未必强过那些精通武术的门派。甚至少数武学宗师,可以同仙冥的天仙们一较短长。而鼎朝对内如隐云卫,对外如大火军,也是奇人异士辈出,底蕴深厚无比,更因为不拘一格降人才,有许多旁人未曾想过的手段。
你们可以选择已有的门派,也可以自己设计门派,请参考门派范例;但是鉴于是短团,所以有用不上的可能……

2.关于妖精
在鼎朝,人和妖类的关系并不是十分糟糕;即使人妖之间、妖妖之间的生活习惯往往差异很大,但是文化上他们是完全融合的。前朝只重人族,敌视、奴役妖类,到后来连贫寒的人族也一起压迫了,因此鼎朝立国的书生帝王向前朝举起反旗时,才有无数人、妖共同响应,并肩作战。书生帝王生而为人,而他将帝位禅让给的风氏却是半人半妖的血统;尽管风氏无后,又将帝位禅让于现在的鼎朝皇族楚氏,但是妖类出身在鼎朝仕途上,就再也不是什么会被攻讦的把柄了。或许是鼎朝国政的影响,无论是北荒游牧民,还是四野的小国,绝大部分也并不是特别看重人妖之别,人妖混血之人也是随处可见。

3.关于仙冥
仙冥是和千年鼎朝几乎同时出现的势力。
鼎朝立国之时,书生帝王率无数人、妖组成的大军推翻前朝之后,弃帝位如敝履,斩杀了天地间所有自号神仙魔鬼的存在,将神州气运聚拢起来,交由老髯子管理,此后不知所踪。老髯子给效忠帝王的人族和妖类各自划分栖身之处,使其相安无事;又分割神州气运,在青天之上建立名为仙冥的仙家楼阁,负责梳理神州气运,无论是布雨行疫,还是散福降厄,抑或是接引那些想要修行长生的生灵离开尘世,都是仙冥的职责。
然而多年过去,仙冥的规矩也变得多了起来,一部天条,即使是鼎朝的君主也不能违背,违之就是逆天。不过总有那么些家伙,不把仙冥的规矩当做规矩……


离线 zghzgh1779

  • 讲个故事吧
  • 版主
  • *
  • 帖子数: 4906
  • 苹果币: 17
  •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Re: 【地渊火】背景
« 回帖 #2 于: 2019-10-11, 周五 13:23:24 »
仙冥
合天命,行大道,理气运,授福祸。
又名青冥、仙境、仙天,位于九天之上,除了经由昆仑山接引台登天而上的天仙之外,无人能到仙冥一游。传闻仙冥尽是仙家楼阁,虚浮于浩荡苍冥之间,而天仙们就从此地出发,到神州各处散步此地该有的气运。
天劫问心后,仙冥的许多天仙都回返凡世,留在天上的,大多也是一心向道之辈。只是有如此道心者,万中无一,因此现在的仙冥总是被人手不足所困扰着。

归真宗
净体炼神复元婴,弃情绝欲还本真。
天下第一仙门,老髯子出身的归真宗,虽然名满天下,却甚少插手凡尘事务;其法门千变万化,却各各只为长生久视。不过,在鼎朝危难之时,归真宗也曾伸出援手,因而归真宗的真人在鼎朝的名声向来不错,也有许多修仙不成的弟子在鼎朝各地,靠着归真宗仙法谋取生计。
在天劫问心与地渊凶兽出现后,归真宗反倒是入世最积极的宗派之一。他们作为仙冥的代言人,处理天仙应顾不暇的凡世事务,鼎朝第一仙门的地位也不可动摇。

濯玉洗剑峰
洗心玉,养命莲,三元成紫府,七脉登青云。历尽尘世千劫意,洗出灵台一剑心。
濯玉洗剑峰在百年前还分裂成濯玉峰和洗剑峰两个同出一源的宗门。百年前,天劫问心,谪仙降世,在一番波折后,濯玉峰和洗剑峰终于重归一门。而濯玉洗剑峰自此也声名大振。
百年过去,濯玉洗剑峰虽然还有一些求取长生的宗派,但大多都以入世行侠为主。在对抗地渊凶兽时,濯玉洗剑峰往往是主力先锋,因此广被鼎朝人赞誉,门派也壮大了许多。

天门城
天根道祖,登之不死。
纵然昔日的昆仑登天台位于接天雪峰之上,但山脚下的仙家修士、商贾走夫仍然聚集成了一座宏伟仙城,名唤天门城。在天劫问心后,昆仑登天台被毁弃,但天门城却没有就此消失。一番争斗后,一位谪仙执掌天门城;他建立了名为定府军的护城军,划分内外城,一时间成为西域魁首。
又五十年后,一位名为万罗的谪仙横空出世,击杀了前任城主,压服定府军。随后天门城凭一己之力,压制了大漠的凶兽,打通向泰西诸国的交通,也成为了鼎朝大力援助的对象。借着这沟通东西的道路,瀚海东西再度有连绵的商旅,而天门城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贺兰剑庐
合天命,合个卵蛋?行大道,行个狗屁!
位于北荒贺兰山的贺兰剑庐,恐怕是天下门派中最特别的一个;因为其派的开山祖师,正是个反出仙冥的天仙。那自号贺兰散人的天仙在贺兰山顶立剑为庐,开宗立派,既不追究门下的出身,出师弟子也不得再提师门之事,端地是特立独行。在地渊凶兽出现后,连北荒汗庭也被凶兽席卷夷灭,但位于北荒贺兰山的贺兰剑庐却屹立不倒。只是剑庐门下十来号弟子出门行走都要杀穿千万凶兽,也实在麻烦了些许。

铄金阁
美金百镒,于道不取;恶金半两,铄而毁之。
神州最好的刺客在哪里?人们十有八九会想到铄金阁。据说这些杀手冷血无情,只要价钱合适,他们会刺杀任何人;但只要一击不中,铄金阁就再也不会尝试刺杀同一个人。他们向来为名门正派所不齿,但却从没有人真的和他们不死不休。所有人都需要这样一个门派,帮他们解决一些自己不方便解决的问题。
然而,对于那些孤儿、门派叛徒、蒙冤而落入绝境之人,铄金阁就是他们最好的去处。铄金阁入门从不追究来处,发下血誓后,便是铄金阁中无名一员。而那些从铄金阁退隐之人,也从未有人能找到他们的踪迹。

燎天教
举火燎天,斡维焉存?
鼎朝大大小小的“魔教”有数十个之多,一直和名门正派争斗不休。但当人们说起“魔教”两个字时,大多数人最先想起的都是燎天教。这个尊奉上古火神的魔教,广布淫祀、网罗门徒,谋朝篡位之事都做过,却一直没能被斩草除根。他们最拿手的是一种血祀,向他们崇拜的邪神供奉血食,教众就能获得奇异的力量。在凶兽开始肆虐、炎神子现世后,这群家伙的活动就又猖獗了许多。
至于他们所供奉的上古火神是谁?无论是武林还是仙家、鼎朝还是仙冥都想弄清楚,但却没人知道那到底是个什么。

隐云卫
龙在云中,片鳞不现。
隐云卫最初是建立鼎朝的书生帝王的亲卫,由后来鼎朝的第一位皇帝风氏亲自执掌;书生帝王弃帝位而去后,风氏将隐云卫拆分开来,其中一部继承了隐云卫之名,一方面作为皇帝亲卫,另一方面也负责清除鼎朝内部的腐肉和蛆蠡;隐云卫由皇帝亲掌,是皇帝唯一能秘密调动的军力,也是皇帝身边最后一道屏障。
地渊凶兽出现后,隐云卫行走鼎朝各地,从自天坑空穴中出现的凶兽手中保护鼎朝民众。十二年前,隐云卫更是广布名帖,邀请天下门派弟子加入隐云卫,共同猎杀凶兽;如今,隐云卫招讨使已经是鼎朝江湖子弟最向往的名号了。

大火军
七月大火出西京,烧尽秋草不复生!
鼎朝开国之时,书生帝王择取义军中精锐,指大火星为名,组建了一支名为大火军的甲骑。大火军不问出身,不理人、妖之别,只要愿守军规,愿为国效力,大火军就会接纳此人;因此,大火军中战力高强之辈比比皆是。
在地渊凶兽出现后,原本驻守北疆的大火军调入内陆,在西北边境防御来自瀚海的兽潮。提起红袍赤甲的大火军,无论是鼎朝还是南荒、东海之人,都不得不赞叹一声“国之干城”,只可惜没有大火军驻守的西域诸国,已经尽数沦丧在凶兽爪牙下了。

离线 zghzgh1779

  • 讲个故事吧
  • 版主
  • *
  • 帖子数: 4906
  • 苹果币: 17
  •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Re: 【地渊火】背景
« 回帖 #3 于: 2019-10-14, 周一 23:52:22 »
【鼎朝的种族】
在千年之前,人、妖百族联合起来推翻了前朝仙人的统治后,鼎朝所谓的“人”,就仅仅是一个文化概念了。
所有服膺王化、认同礼义的都是“人”,反之则是“夷、虏、蛮、戎”;“妖”则变成了纯粹的描述。
因此,鼎朝人既有父母生养者,也有鸟兽化形者,在鼎朝人的文化里,种族之间的些许差异远远比华夷之辩要无谓得多。
也正因如此,对于那些无父无母、化形而生的妖类来说,教化他们的师长就和生身父母无异。

然而,在四野之国,情形就大有不同。许多四野之国中,人、妖势不两立;有些国度则完全由妖类统治,人族则是他们的奴隶和附庸。
在这些地方,人和妖之间、不同妖类之间,常常泾渭分明、稍有混淆就会变成众矢之的。
少数有教无类的国家,在鼎朝人眼里就脱离了蛮夷的层次——尽管也未必会被眼高于顶的鼎朝人视为文明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