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學院廁紙動畫他們都在做什麼 複製一些下來
實際上會發現所謂的學院背景作品(不僅限動畫或甚至達到免洗程度的那種爛作品)基本上都把日常省略了不少。
沒意義的日常僅是流水帳,觀眾知道他們會做這些事就好,不用演出來。
所以哈利波特不會把一整天課表照著演一次,只會演有事情發生的部分,沒發生的觀眾你知我知就行了。
同樣的,學院動漫也一樣,不論是遊戲王GX還是魔法老師乃至於肌肉魔法使或現在滿地都是的轉生番中的學院部分都一樣,不會每節課都帶到。
但問題來了,如果跑團也這樣處理,學院背景似乎就變得有點薄弱-其實不用開在學院也可以。
當然像流水帳一樣每節課都帶到也不會有很好的體驗(除非DM真的能讓每節課每個人都感覺妙趣橫生),所以這之中的程度要因人而異的去拿捏。
理想的處理方式會是每個時間段(學院來說或許以一天為標準最合適,如果太頻繁可以改成一周?)準備一定量的核心事件,這些事件就著重處理。
有扮演,有互動,有進度,有回饋。
其他時間段的課程就簡單骰一骰帶過即可,不用浪費太多時間。
而背景課程上給的回饋可以不用每次發,就像上學也不是每天課上完就覺得自己智力+1一樣。
可以設計一個進度條,滿了之後得到回饋,可能是比較基本的某某技能檢定+1或熟練,或特殊法術、專長、魔法物品等等,這些再看情況設計即可。
而我覺得學院自由一點可能會更能鼓勵玩家去參與,所以應該不用太強制綁死一個固定的課表以及看重出席率(這樣也會讓DM很難安排突發事件),可以讓玩家去自由選擇,反正進度條滿才有收穫,要怎麼安排自己的時間也是一種樂趣。
最後可能不是個泛用答案,不過我自己固桌最後更沉迷於跟NPC(同學、老師等)交流刷好感,所以有趣的NPC應該也很重要。
以我自己來說,事後審視整個學院團的過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先調整DM安排事件的心態。
要記住學院生活的日常比重很高,但平常一般冒險可能沒那麼悠閒。
所以安排進度(乃至於進度條)的時候應該要適度拉長時間,要放大眼光用一學期安排而不是一兩天一兩周就有機會得到回饋,這樣一學期要塞的東西太多了,反而把學院那種感覺沖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