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正好是电脑游戏开始兴起的时代,对日本玩家来说,角色扮演游戏就是巫术(Wizardry)与创世纪(Ultima),在大众取向引发的利基之下,各种电玩相关杂志如雨后春笋的出现,而桌上角色扮演游戏身为电脑角色扮演的始祖,也搭上了顺风车,在杂志中偶有篇幅提及。
第一个被翻译成日文的外国系统,是1984年的古典旅行者(Classic Traveller),这对日本游戏者来说,或许是关键性的幸运,而再来才是慢了一步的1985年龙与地下城(Dungoens and Dragon),当时的版本是AD&D一版,个人手边有幸持有英文版与当时的日文版。
在现在看来仅仅是一年的差异,对于之后的发展却是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在1984年,日本就发行了第一套本土自制的TRPG系统─道之主(Roads to Lord)。
1986年罗德斯岛战记在コンプティーク游戏漫画杂志中开始连载,1989年剑世界(Sword World)出版。能够如此迅速的产生自制作品,有许多原因,第一就是Group SNE的存在,由同好组成的社团,由于有出版社的协助,因此产生了组织化的结构,他们对于奇幻的热爱与对龙与地下城僵化规则的不满,导致了剑世界的催生,与当时的专家级龙与地下城相比,剑世界的限制更少,规则更有弹性,也有更灵活的多职业规则。
当然,剑世界能打倒龙与地下城的理由不只是在规则的弹性上,由于这是日本本土制成的系统,因此理所当然的能得到更多资源支持,设计者也能快速的给予回应,并且许多的小说与跑团纪录都支援着这个系统。
另一个理由,就是文库本形式的存在,无论是龙与地下城或是泛用系统,最早都是以文库本的形式出版,这大大的降低了入门的门槛,虽然没有精采的插图以及排版,但只要少买一两本漫画,就可以买来尝鲜,这种做法一口气拓展了顾客群。
在市场理论上,第一步影响是最大的。在最早的初期,第一个踏进日本市场的是技能导向的旅行者,而后由本土的剑世界将龙与地下城这头巨兽撂倒。从此以后,奠定了日本自制TRPG的存在性。
(续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