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那天使跟恶魔打圣战也是邪恶哇?
还、还有那个叫海若尼斯的,是不是也要拉出来批判一番哇?
我認為是的。人會給戰爭一個師出有名的理由,也許其中之一是人想讓自己不那麼痛苦些。
很多時候人必須去打一場非打不可的戰爭,無可奈何。但客觀上,說的精確點,這都是背負邪惡為正義(好)而戰。
如果想討論基督教的神話戰爭,我可以另外討論。但這不是這篇討論的重點,而且也會演變成總是不了了之的宗教論爭,所以就先略過吧。
海若尼斯的例子,對邪惡生物的陣營發動戰爭……先來說怎麼定義邪惡生物吧。
如果只是因為他們甘願為了自己的利益犧牲人和其他生物的利益,那人在這點上並沒有差別。若如此歸類,人也是邪惡生物。
也許,是這些被定義的邪惡生物連同族也能染指。但人又何嘗不是?
怎麼會有生物在根本定位上就是邪惡或善良的呢?或許我們可以評判存在正義(好)的戰爭,但是卻沒有善良的戰爭。
在這種論點下,海若尼斯和祂的教士是為了許多他人的利益,選擇犧牲另一群人的利益,背負滿滿的邪惡,只為了讓世界變得更「好」,因此「人」覺得祂和他們偉大。這樣的「惡」,人會稱之為必要惡--「好」的「惡」--但無法說這是「善」的。善惡和好壞混淆在一起,才讓一切都不明確。
邪惡生物只是遊戲規則的便利機制而已。知道這遊戲明確定義的人還請提出來討論。
我們想做的是嘗試脫離信仰、社會價值的「好壞」層面,在邏輯之下訂出客觀條件來判斷。
前面有人提出銀焰教會的例子,將討論的範圍擴大至異種生物間。從生物演化的觀點,「為了自己物種的利益(自己種族和友好種族的價值),犧牲別的物種的利益」並不算是邪惡行為。而友好種族的壯大最終仍然能導致自我族類的壯大,為自己的物種營造更好的生存圈。然而顯然的,從倫理的哲學角度出發更有討論價值。
倫理的角度來看可以發現,銀焰教會的例子依然適用行為人獻身原則。
若這些銀焰教會的祭司教士是懷抱著甘願領受神的責罰苦難,也要解救獸人的靈魂。那便是「善」。儘管那並不一定「好」。因為「好」會應群體期望而異。
如果做決定時不必付出任何代價,那只能說是憑自己喜好,強要他人順應己意去死。
我前面也提過,「人在面對考驗前,那些身上的美德都不是屬於他們的」。銀焰的教士為獸人著想嗎?拋開好壞,若把自己的利益一起放在天秤上衡量還願意這麼做,那確實可以稱善。若不願意,那便不算善良。因為這代表那些教士實際上重視自己的利益甚於獸人的利益,並不是真的想救獸人,而只是想滿足自己能救人的慾望。
苦惱不知該如何做,沒有做出行動,這是中立或邪惡。因為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
政治理論家Hannah Arendt提出「邪惡的平庸性」這樣的概念。認為袖手旁觀的人其實也是加害者。Hannah Arendt提出的想法很尖銳嚴厲,但為了自己和親友的利益,放任眼前的邪惡行為究竟算不算邪惡?為了自己是可以肯定的。但為了身邊的人呢?或許最多只能算中立,但我想仍舊是邪惡的。
如此一來我們似乎便能導出最後的結論:凡人多半偏向中立與邪惡。因為人世苦啊。 許多時刻我們只能差別待遇,為我們重視的人做有利的選擇。也因此,善才會是一種美德。
試著將客觀的「善惡」與主觀的「好壞」聯合討論後可以分成:
「善」而且「好」
「善」但是「壞」
「善」而且「不好不壞」
「惡」但是「好」
「惡」而且「壞」
「惡」而且「不好不壞」
「不善不惡」而且「好」
「不善不惡」而且「壞」
「不善不惡」而且「不好不壞」
大致可以區分如下表
劇透 - :
\主觀結果 \ 客觀善惡\ |
好 |
不好不壞 |
壞 |
—————— | ————————— | ——————— | ————————— |
善 (犧牲己利) | 犧牲己利成就了好事 | 行動了卻沒幹好 無關他人 | 搞砸了 |
—————— | ————————— | ——————— | ————————— |
不善不惡 | 舉手之勞做好事 無心插柳柳成蔭 | 中立 沒啥特別 無關他人 | 無心卻幹了壞事 搞砸了 |
—————— | ————————— | ——————— | ————————— |
惡 (犧牲他利) | 偽君子 搞砸了 必要惡 | 無能小人 無關他人 | 犧牲他利成就了壞事 |
紅字為追加
如果這個表夠完備可信,那就可以用來判斷行為落在哪個範圍。戰爭由於下決定時總是知道會犧牲他利,也總是為了參與者想要達成的目的而為,因此是邪惡行為。
我想應該還是有需要補充的地方。不過就先這樣吧!
至于楼主的,这是刑法中的紧急避险行为,你都把人家逼上绝路了,就免个责吼不吼哇?
差點忘回覆這句,最後面吼不吼我看不太懂……不過我的意見就像先前說過的,儘管人訂下的法律會對自衛和緊急危難中的殘酷行為網開一面,但這還是為己利犧牲他利的惡行。就像Hydrane說的,法律不規範善惡。有些惡行無可奈何,亦能被諒解。社會選擇不去苛責,但不代表這不是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