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帖 #9 于: 2019-04-01, 周一 18:56:34 »
火炬之神
劇透 - :
火炬(The Torch)圣父,
至高灵,
指引之光神力*:—
圣徽:星火(夜空下的火炬)
阵营:守序善良(圣像派),守序中立(统一派),中立善良(烛火派)
神职:文明,秩序,火焰
领域*:秩序,计划,火
牧师阵营:除混乱中立,中立邪恶,混乱邪恶以外全部
偏好武器**:矛
*注1:火炬之神并不是传统意义的神祇,不同教派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参见详述
**注2:火炬教会的牧师领域和偏好武器为此处列出的再加上派别独有部分 火炬教会是西·莫纳大地上传播最为广泛的信仰。火炬信仰起源于文明诞生之初,那时世界被永恒的黑暗包裹,直到火焰燃起才出现文明赖以生存的大地。火炬教会相信,点燃火焰是文明发展与进步的象征,更象征着秩序,理性,技术,艺术和道德。数千年以来,火炬信仰不断发展变化,时至今日已发展为三个不同的教派。尽管同样信仰文明象征,但各个教派的教义有一定区别。不同教派的信徒之间可能激烈争吵乃至于爆发冲突,不过任何虔诚的牧师都能获得火炬赐予的神术。
圣像派(
The Icon Sect)
统一派(
The Whole Sect)
烛火派(
The Candlelight Sect)
使徒行传:亚里斯多·伊恩提斯劇透 - :
亚里斯多·伊恩提斯(
Aresto Yentis)是火炬教会烛火派的一位半精灵牧师,他生活在大约350年前,母亲是一位精灵牧羊女,父亲则是当地的人类商人。他年轻时曾经游学整个西·莫纳大陆,后来在夏临定居办学,以学识渊博、为人正直、极善言谈而闻名。他的学院主张有教无类,对任何感兴趣的人都敞开大门,甚至对于底层民众不收学费。学院人数最多的时候有多达百人,其中四个最著名的学生分别继承了亚里斯多在法术研究、工匠技艺、演说技巧和历史地理等方面的造诣而被称为“四大师”,他们是
路德维格(
Ludwig)、
埃利斯(
Elis)、
卡米拉(
Camilla)和
提诺(
Tino)。
但是由于亚里斯多在言辞上的激烈和信仰上的不加掩饰,而触怒了当地火炬教会的其他教派。由于报复,亚里斯多学院曾经先后三次遭到圣像派和统一派的联合检举,最终被希罗帝国的夏临总督下令关闭,亚里斯多也被禁止在公开场合发表过激言论。后来在
路德维格的协助指控和夏临总督的默许下,圣像派秘密审判了亚里斯多,以“盗窃尸体”、“渎神”和“扇动革命”等定罪,并砍下了他的脑袋,这就是被称为“
圣徒之死”的惨剧。
在圣像派派人逮捕亚里斯多时,有他的学生事先知晓了消息,劝他离开夏临。但亚里斯多拒绝了,他说道:“如果法律宣称我有罪,那么直到它证明我是无罪的那一天为止,我都无法与它妥协。但如果我逃跑了,即使法律洗脱了我的罪名,我也无法在信仰面前证明自己的清白。”于是亚里斯多静坐在学院的课堂里,周围只有他的三个学生陪伴着。当圣像派的众人找到他时,他顺从地跟着他们前往刑场,直到最后死去都没有反抗。
路德维格在听说总督同意对他的老师实施死刑后懊悔不已,他想强行把亚里斯多从夏临带走,但是却被
卡米拉挡在学校的门外。卡米拉愤怒地质问他:“逃避?人能逃避一时的灾祸,但是能逃避信仰的自责吗!?”在目睹了老师被砍下的头颅之后,路德维格失魂落魄地回到自己的家中,第二天他被人发现在亚里斯多的坟墓边上吊自杀了。
这件惨剧发生后,无数的旅人前来亚里斯多的墓前悼念。火炬教会内部也对此充满了斥责之声,甚至圣像派内部的大部分人也对这种显然背离火炬之神信仰的行为表示谴责。当地圣像派的教会宣布开除了所有参与处死亚里斯多者的教籍,并声称这种行为是被暴民鼓动的结果,教会高层并不知情。
在亚里斯多死后十七年,前往狼灾冰原的尤里安·朱庇乌斯路过夏临时,曾前往他的墓前拜谒,据说还在
卡米拉的帮助下与他的灵魂进行了交谈。后来,尤里安设立了诸神之影作为宗教纷争的裁判法庭,以防止类似的惨剧再度上演。
叛徒路德维格四大师基本教义(摘自
《秉烛》,删除线为路德维格的修订)
圣物使徒行传的作者:遗忘书之墓
« 上次编辑: 2019-09-20, 周五 12:34:40 由 遗忘书之墓 »

记录
故事的推进基于逻辑,而非规则;战斗的目的是扮演,而非取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