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因其无畏的勇猛和严肃的荣誉感而闻名,他们是封建日本的贵族军人。在奇幻设定中,武士以勇气和荣誉为其主人、将军或其他领袖而战。在战场上,他们勇往直前、一马当先的作风无人不晓;在战争中,仅仅是他们的出现就足以令敌人落魄潜逃。
冒险:武士会依照其主人的吩咐承担任务或进行别的冒险活动,他们的主人也常常把中到高级的武士作为调解纷争的专家。武士会被派遣去防御正被围困的村庄,在战争中统领大军,或是去追杀并击败玷污了其主人名誉的对手。
特质:使用着署名的武士刀(重剑)、长矛或者薙刀(大砍刀),武士在近战中同战士一样的强有力,尽管并不是样样精通。武士对于武士道的恪守使敌人闻风丧胆,甚至他们的坚毅的眼神都能使敌人望而生畏。
阵营:几乎每一名武士的生活都遵从武士道的守则:全身心的服从主人,勇敢地面对极度的危险,敬重前辈、同辈以及后辈。武士总是守序阵营,能够在行为上高度克制自己,在有关荣誉和公平的事件上却无法保持镇定。
宗教:在奇幻世界中,一些武士并不信仰神祗,他们笃信的是武士道的传统,并以此作为其道德精神上和民族气节上的引导。其他的武士倾向于有关秩序,荣誉和公平的神祗,比如海若尼斯和圣·库伯斯特。还有一些邪恶武士接受了海克斯托的残暴教义。
背景:传统上说,武士往往都是有着贵族血统的,尽管民间有着不少关于被贵族收养的孤儿和在战争中突出勇敢的步兵最终成为了武士的传说。成为武士意味着人物要花上数不清的时间去练习使用武士刀和肋差,去学习武士道的习惯与礼节,以及无情的信条。
种族:基于氏族的守序的矮人社会最适于武士文化。精灵的长寿和历史使命感也可能引领他们走上武士之路。大多数的半身人游荡太多无法成为武士,而侏儒也不是特别喜欢这个职业。所有武士中,数量最少的可能就是半兽人了,因为很少会有半兽人在文明社会中能够达到足够高的阶级去成为武士。
与其他职业的关系:因为同样是无论职业生活还是自己的生活都要遵循行为准则,所以武士同圣武士能够很好的相处,尽管当被圣武士问道:“这样做正确么?”时,武士还是会很迷惑(武士典型的回答会是:“质疑主人的命令就是玷污主人的名誉!”)。在训练方面,武士同武僧一样是以训练严酷,自律性强而令人折服的。武士也能够同战士,尤其是那些当过兵的,以及那些作品能够反映合适题材的吟游诗人和睦相处。武士只能勉强容忍野蛮人和那些专注于盗窃和其它无耻行当的游荡者。
角色:全身着重甲,双手持锐刃,武士是前线上的先锋军。他们能通过一连串的特殊能力让敌人士气崩溃。除此之外,由于受到过良好的礼节训练,武士还能够担当谈判代表和发言人的角色。
游戏规则信息
武士拥有如下游戏设定.
属性:对于挥剑的武士来说,力量是极为重要的,敏捷和体质也能够帮助他们在战争中幸免。武士的很多职业特性还依赖于魅力--武士的魄力能够使他的敌人颤栗、恐惧。
阵营:任何守序阵营。
生命骰数:d10
起始金币:2d4 × 10
本职技能
武士的本职技能如下(括号中为该技能的关键属性):“专注”(体质),“手艺”(智力),“交涉”(魅力),“威吓”(魅力),“知识”(历史)(智力),“知识”(贵族与皇室)(智力),“骑术”(敏捷),“察言观色”(魅力)和拔刀术(魅力)(见东瀛冒险设定集)。各技能说明请见《玩家手册》第四章。
1级人物起始技能点数:(2+智力调整值)x4
升级可得到的技能点数:2+智力调整值。
职业特性
擅长武器与防具:武士擅长所有简易武器和军用武器,所有盔甲,但不擅长盾牌。
武士武器(特异能力):在近战中,武士常会选择武士刀(重剑)、长矛或薙刀(大砍刀)中的一种作为自己的常用兵器。玩家可以在这三种武器中选择一种,在决定对于此武器的武器专精、高等武器专攻、高等武器专精等类似专长的先决条件时,他可以将武士等级视为战士等级,并可以与真正的战士等级叠加计算。
传统的武士通常会选择武士刀,而一些投身军旅生活的武士会选择长矛,薙刀通常是贵族女性学习武士战斗用来防身时使用的武器,但是武士在选择时并不受此限制。
武士精神(特异能力):到了2级,武士学成此能力,武士免疫恐惧效果,并且在对抗惑控系法术时可以使用自己的魅力调整值代替感知调整值加在意志豁免上。这一能力体现了武士对于其坚守的武士精神坚定的信念。
剑道防御(特异能力):部分专精于剑道而非投身军旅的武士认为身着铠甲会因为让自己对于防御上过于自信而导致致命的伤害。在武士到达2级后,如果武士未装备护甲,则可以将魅力调整值加在防御等级上(如果为正)。
气合斩(特异能力):每日一次,达到3级的武士可以在战斗中大喊一声,用以鼓舞自己。当武士一声大喊(一个即时动作)后,他的下一次攻击的攻击检定和伤害掷骰将获得等同于他的魅力调整值的加值(最少为+1)。
额外专长(特异能力):到了4级以及之后的每4级,武士的武艺训练得到了加强。武士可以选择一项额外专长,这项专长可以在战士奖励专长中选择,也可以选择下列专长:额外打击、斗气吼叫、高等斗气吼叫、坚守阵地、神风逆袭、猴爪。
武士所选择的额外专长必须满足其前置条件,额外打击专长必须作用于武士职业等级给予的气合斩能力。
居合斩大师(特异能力):到了5级,武士能够熟练的运用拔刀术。拔刀术是一种战斗技巧,能够使武士集中全部注意力瞬间拔出武器,遂以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攻击敌人。武士视为拥有即时备战专长,但仅限拔出其武士武器。在使用这种技巧时,武士可以以一个自由动作以该武器对威胁范围内的敌人发动一次近战攻击,受到攻击的敌人视为措手不及状态。
每次遭遇武士只能使用一次此技巧发动额外攻击。
鬼眼狂视(特异能力):到了6级,仅仅是武士的出现便是一种对敌人的恐吓打击。武士的威吓检定将获得+4的加值,而且能够使敌人士气溃败(有关威吓技能的说明请见《玩家手册》76页)。
武士侍从(特异能力):到了6级,武士的所拥有的魅力将会为其吸引一个侍从,该侍从被称作“小姓”。武士在对该侍从时视作拥有领导力专长,但必须接受如下限制:
武士只能获得“部署”而不能获得“随从”。
武士侍从的阵营必须属于守序阵营,且在善良-邪恶上不能与武士相反。
武士侍从只能属于武士、忍者和修验师职业。
武士职业和忍者职业的武士侍从必须与武士共同侍奉同一个君主。
修验师职业的武士侍从必须与武士有相同的信仰。
武士职业的侍从不能够获得武士侍从能力,且如果其成为了前武士,武士必须无条件舍弃他,否则也会视为犯下了同样的罪过而导致自己成为前武士。(武士可以重新接纳进行过赎罪的武士侍从,但是通常切腹是其赎罪的唯一途径。)
精通先攻(特异能力):到了8级,武士的拔刀术技巧已经通过了无数次武士与武士间的决斗训练,已经达到了能够预见对方出手时机的境界。他将获得精通先攻专长。
鬼眼傲视(特异能力):到了10级,武士的出现能够恐吓一群敌人。当进行威吓检定时,武士能够通过一个标准动作对其周围30尺的敌人造成士气溃败影响。
精通鬼眼狂视(特异能力):到了14级,仅仅是武士的一瞥便足以恐吓一群敌人。武士能够通过一个移动动作对其周围30尺的敌人造成士气溃败影响,而不再是标准动作。
惊现沙场(特异能力):达到20级的武士的勇气、荣誉、以及战斗威力都已经成为了一种传奇。当武士拔刀的一霎那,其30尺内的敌人都将进行一次意志豁免检定(DC为20+武士的魅力调整值),否则:陷入慌乱状态4d6轮(HD为小于等于4);陷入颤栗状态4d6轮(HD为5至19);HD大于等于20的生物则不受影响。任何敌人一旦成功地抵抗了一名武士的影响,则他对同一名武士的惊现沙场效果免疫24小时。
表1-3:武士
等级 BAB 强韧 反射 意志 特殊
1 +1 +2 +0 +0 武士武器
2 +2 +3 +0 +0 武士精神
3 +3 +3 +1 +1 气合斩 1次/日
4 +4 +4 +1 +1 额外专长
5 +5 +4 +1 +1 居合斩大师
6 +6/+1 +5 +2 +2 鬼眼狂视,武士侍从
7 +7/+2 +5 +2 +2 气合斩 2次/日
8 +8/+3 +6 +2 +2 精通先攻,额外专长
9 +9/+4 +6 +3 +3 -
10 +10/+5 +7 +3 +3 鬼眼傲视
11 +11/+6/+1 +7 +3 +3 -
12 +12/+7/+2 +8 +4 +4 气合斩 3次/日,额外专长
13 +13/+8/+3 +8 +4 +4 -
14 +14/+9/+4 +9 +4 +4 精通鬼眼狂视
15 +15/+10/+5 +9 +5 +5 -
16 +16/+11/+6/+1 +10 +5 +5 额外专长
17 +17/+12/+7/+2 +10 +5 +5 气合斩 4次/日
18 +18/+13/+8/+3 +11 +6 +6 -
19 +19/+14/+9/+4 +11 +6 +6 -
20 +20/+15/+10/+5 +12 +6 +6 惊现沙场,额外专长
前武士:脱离守序阵营或犯严重无耻罪过的武士将失去他所有的依赖于魅力属性或以魅力检定为基础的职业特性。事情较小有难处的可以开脱,但对武士道的严重破坏不可原谅。能够被判失去武士资格的行为包括违抗上级官员或封建领主的命令;在重大战役中因胆怯而逃跑;被发现撒下大谎或作出其他不诚实的事;作出令人发指的野蛮行为。不名誉的前武士人物无法再提升武士职业等级,直到赎罪为止(见《玩家手册》201页“赎罪术”说明。),还可以重获职业特性,前提是封建领主给他补偿的机会。(有些封建领主将切腹作为唯一挽回名誉的途径。)
类似任何其他职业的成员,武士也可以兼职,但兼职武士将面临一种特殊的限制。一旦获得其他职业等级,武士将再不能提升武士等级,尽管其当前的武士能力仍将保留。这体现了武士职业要求武士恒久不变的忠于武士道精神。武士可以进阶并不违背武士道的进阶职业。例如剑圣、近卫骑士(都见本书)和矮人防御者(见《城主指南》)。DM也可以自行指定其它适于武士的进阶职业。
不名誉的前武士可以选择进阶浪人(Ronin)职业(见本书第二章),给他们以重新获得失去的职业特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