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軍旗在1974年登場,不同於他們的主要威脅蘇聯,歐陸研發的步行機是注重空間機動及火力投射的機體。當蘇聯將步行機定位為步戰車時,Wilbur則作為戰術步行火箭而誕生,顯示了兩者在戰術運用上的決定性差異。
結果上Wilbur的設計與追跡者較為相似,也擁有相同的駕駛艙布局,然而作為軍用機,超級軍旗以S77電漿炮及肩部155公釐並聯式榴彈砲作為主要武裝。儘管S77電漿炮在實戰中曝露出能量衰減過快的問題,最後法方仍然沒有變更設計。
超級軍旗的肢體部件是透過可變式框架互相連結,機體姿態可隨飛行速度改變。包含推進器在內的主要動力區塊在高速飛行時會與軀幹合併、取得更符合動力學的結構。
超級軍旗計畫後期日本曾短暫參與,並運用獲得的技術獨自開發出尉人(もりと)系列步行機,此舉引起國際關注、日本宇自的建立也間接導致了日本後來的親蘇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