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開箱試裝 原木、鑄鐵、白熾燈,微黃的光暈底下,是 P100 white的髮絲紋銀鏡面板。一延再延的一切終於在這裡起了頭,工作室 器材 以及: project yukitoki。

Antec P100本身的設計以現在來看算是相當穩紮穩打的機殼,並不是特別花俏,但是能以空間、擴充性以及主打的靜音效能取勝。
一、外觀 
正面的銀鏡壓克力髮絲紋面板可以說是P100的招牌特色,它的反光程度真的超乎佐鳥的想像(遮臉

同樣是開門式靜音機殼設計,P100不像是Define系列等同輩呈現完全的長方體,正面門片銜接前面板結構的部分微向內凹成頸狀,或許不如說是凸出了剛好用於安裝一對14公分前風扇的空間。

正面I/O提供USB3、USB2各一組,電源開關與重啟鍵則是工字型內壓觸動微動開關的設計。其左右兩旁的小孔分別是讀取燈和電源燈。

頂部大面積的蜂巢狀沖孔,同時支援12/14公分風扇與冷排的安裝,拆封時是預裝兩片隔音板。
佐鳥本身滿喜歡Antec做的蜂巢沖孔的,孔比較大而不會遮擋掉太多氣流,雖然可能會犧牲一點結構。

P100背部有七個重複式的PCI檔板、兩個水冷預留孔,兩方的側板螺絲使用手鎖螺絲、而電源支架則可以做雙面安裝。

電源區附有一片可換洗的防塵濾網,腳墊部分則為塑膠與泡棉材質。

P100的正面面板為磁扣式,開啟時只需輕輕拉開。

面板背面和機殼內部同樣貼滿厚實的隔音棉,另一側則是兩組5.25吋安裝空間、以及同樣可拆洗的前風扇濾網。

拆開前面板後即可發現,主機的前面板I/O是設計在面板上,而兩組5.25吋裝置的安裝位上也嵌有一次性的擋板。
二、內裝 
只要擰開後面的手鎖螺絲就能輕易將側板取下。

與厚實的靜音棉相較,P100的鋼材厚度就讓人相當錯愕。一般主打靜音效果的機殼通常會有.6~.7的厚度,然而P100只達到.5mm。

不過,這孩子的側板並不是做成勾式,而是一整條鐵片去做彎折好的,這麼一來應是能夠將側板與機身的共振降到最低。

機殼內部最醒目的,無過於正前方多達七組的硬碟安裝座,上方兩組5.25吋則仍設有快拆功能。

P100隨機附贈了兩顆12公分的靜音風扇,特別的是都有實體開關可以用於調節轉速。

機殼內的線材有下:USB3 19pin(含9pinUSB接頭)、I/O以及音效線。

配件部分包含束線帶、螺絲與兩個大4pin轉3pin線,P100的硬碟架設計較為特殊,也提供了充分的特規螺絲。

P100的七組硬碟支架皆為快拆模組,擴充性與使用性不錯。

每個硬碟架上已經預先安裝了四個頗有厚度的橡膠防震墊,誠意有到b

安裝在頂部內側的靜音板只需要移除外側的螺絲就可以拆除,方便底下安裝風扇或冷排。

冷排部分如前所述,在空間上算是相當的友善,約有6.5cm的高度可以安裝風扇與冷排,即使是圖中這種45mm厚的冷排,也不是找不到辦法安裝。

主機板支架到左側板之間是一個向內凹入的空間,不但提供後方線材走線空間,也讓主機板上的各種線材安裝更容易。

P100的背線空間約有2公分,足供沒有模組化的24pin線材順利通過。

最後是配件總覽,主要的配件有兩個12公分扇以及七組快拆式防震硬碟支架。
三、試組裝 到了搬家的時候了,有在看佐鳥的開箱的話多半不難發現,佐鳥每一次開新的機殼都仍是原班人馬上陣,例如這次就是要拆解上次完成的
S340 Q_O 真想要一套備用或是開箱專用的系統呢。

與訴求緊湊簡潔的S340相較,P100的身形硬是大了一圈,但這並不是沒好處,這確實有為她帶來不錯的擴充與相容性。

凌晨三四點,與水冷系統奮戰了許久之後,終於一一把零件解救出來... ... 準備再裝回去了。
除了核心零組件之外,本次也準備了280mm薄型冷排、Silver Arrow IB-E大型塔散以及Nepton 140XL厚版一體式水冷,來驗證P100對散熱系統的相容性。

將ATX主機板裝入之後,不難發現機殼內其實仍有空餘。這對最近老是在裝些緊湊到變態的機殼(例如S340和S340跟S340)的佐鳥來說頓時壓力輕了很多。
http://i280.photobucket.com/albums/kk181/SatoriKanako/IMG_3791_zpsivoxjmcl.jpg 首先是硬碟的安裝,P100的快拆支架支援2.5及3.5吋硬碟安裝,3.5吋硬碟要使用隨附的專用螺絲在防震膠圈上進行鎖固,而2.5吋則是直接鎖在硬碟架上。

這組快拆支架是單向的,只能由左側拉出(廢話),硬碟的安裝孔位設計的還OK,並不會有卡到SATA接頭的情形。

在基本安裝的部分,因為機殼頂部的空間充裕、也有內凹的走線孔,使用者不需要特別先安裝電源或是預先拉好音源線,在安裝上相當友善。

顯示卡部分,這裡使用的是ASUS 770 Poseidon,長度為27.5公分,距離P100支援的最大31.75公分還有一段餘裕。
接著是散熱系統的相容性部分。

機殼正面可以安裝兩組12或是14公分風扇,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種大小,每個風扇都只有一對對角點可以鎖,這是滿奇怪的設計的。

後方支援一顆12公分扇就不贅述,而頂部除了支援兩組12/14公分風扇之外,空間是否足以安裝常規冷排,就讓這邊來弄個明白。

本處使用black ice 280 stealth冷排,厚3.5公分、搭配Cooler master Jet Flo 140合計六公分的厚度,可見到安裝上並沒有太大問題,甚至還剩下.5~1公分的空間。

這乍看之下似乎可以安裝4.5公分的280厚排,不過前方的I/O以及主機板8pin電源現在是直接抵住風扇的,所以即使空間有剩,恐怕也沒有辦法再安裝更厚的水冷排了。

CPU散熱方面,如果選擇空冷,最大支援到高度17公分的散熱器,是次安裝中使用的Silver Arrow在塔散中已經屬於巨塔,高度為16.3公分,仍然可以順利安裝沒有問題。

如果要安裝一體式水冷的話,後方系統扇位置支援一個12公分、頂部支援一組24公分。理論上頂部也是可以安裝280mm規格的水冷排,然而像這次測試的140XL就比較尷尬,因為冷排較厚、設計上又有凸起的關係,只能安裝在靠前的位置,建議如果真的打算裝到280冷排,還是先檢查規格書確定一夏比較好。

這次組裝的走線並不複雜,整線也是秒秒鐘的事。

2公分的背線空間頗是充裕,該有的綁線橋也沒有少,整線難度不高。
四、小結 試組裝就到這裡完成了,整體而言,P100給我的裝機體驗還不錯,由於空間充足,裝起來沒什麼綁手綁腳的地方,對於水冷和改裝玩家來說,這也代表不用擔心放水箱馬達的地方會太狹小幽暗,畢竟如果有必要,也能改裝用不到的硬碟架來做各種用途。
那麼,最後就是簡單的優缺點表列了。
Antec P100 White的優點:
1、散熱系統相容性高。
2、走線配置、空間充裕,安裝順手。
3、完善的硬碟減震設計。
4、拆裝、清洗簡便的硬式防塵網。
5、硬碟架、風扇位沖孔設計良好,減少氣流損失。
P100相較於一般的中塔機殼而言,擁有比較大的內部空間,因而安裝順手、也不用太擔心散熱系統無法安裝。以其價位而言,配贈七組硬碟防震墊和兩組有框的防塵網算是頗為貼心。

Antec P100 White的缺點:
1、板材過薄,強度堪慮。
2、裝置配置缺乏彈性。
硬是要挑缺點的話就是塑膠感有點重、然後側板的板材真的有點薄。
至於缺乏彈性對大多數沒有模組化的機殼都是一樣的,嚴格來說也不算是缺點。
開箱到此告一段落,接下來預計就會開始進行改裝了。
這篇文我猜大概會變成一個月左右更新一次進度,如果公司那邊再繼續拚命接案的話,佐鳥就會連這孩子都碰不太到了。
沒意外的話會優先從機殼外觀開始做改裝,再來才是會影響到使用的主要零件部分,那麼,我們之後再見囉,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