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ETS-T40F-W一、性能參數 從命名不難發現,
ETS-T40fit系列就是在
T40系列塔散的基礎上,藉由減少厚度來提高對八通道主機板支援性的薄型塔散。


這個命題對塔散而言其實頗為獨特,一般而言安裝塔散的使用者並不會以相容性為第一考量,
以致這個市場多半重視傻大粗硬的巨型產品,絕少像
ETS-T40fit這樣刻意將原有規格輕薄化。
另一方面,挑在這個時間點推出,也有著提供Skylake新平台散熱解決方案的意義,
畢竟在Intel不附贈散熱器後,勢必將有一批不同以往的散熱器客源注入DIY市場。

雙12公分風扇規格,高度在16.2cm以內,可以兼容多數半塔機殼。
導熱管部分以四條6mm銅導管做為導熱主力,52片烤漆鋁鰭,厚度比起
T40減少到42.5公釐。


塔散本體在氣流設計上透過導管配置與開口,強化對流與進氣。
純白的烤漆外觀則為TCC散熱烤漆,除了不影響散熱效率之外,也能起到防氧化的效果。
ETS-T40F-W的設計包含兩個風扇在內,解熱能力號稱可以達到200W,究竟是否屬實,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囉。
[youtube]-Xq4MAI2De0[/youtube]
更多詳細的基本規格,佐鳥就不在這裡贅述,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參考上方的
官方影片來進一步了解。
二、外觀設計 ENERMAX T40fit White Cluster,除了高轉速的雙風扇規格之外,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外觀了。
陶瓷白的TCC散熱烤漆、白色LED燈效,何等醉人... ...

散熱塔本體與T40擁有基本相同的規格,
減少了厚度與重量、藉以換取更高的安裝相容性。

頂部的方向鍵標示的就是保銳所謂的
VGF設計,
透過頂部開口與導管的配置強化氣流熱交換。
所以在安裝
ETS-T40F-W的時候,要注意方向不能弄反囉。

關於她的工藝品質,玩家最關心的兩個部分就是導管和鰭片、以及Heat sink的燒結水準。
畢竟屬於HDT設計,再怎麼樣也很難避免接觸面出現空隙。

由近照可以看到其實
ETS-T40F-W的底部接觸面並沒有處理得很平整、
四條導管與均熱鋁塊間的縫隙非常明顯,安裝時會吃進不少導熱膏。
這基本上是HDT的通病,
ETS-T40F-W一層夾一層的處理方式相較於直接燒結,
導管間的異質介面增加了近兩倍。
或許是工藝水準使然、又或是為了顧及整個晶片上蓋,才將導管做分散配置的吧。
二、主要配件 ETS-T40F-W的扣具部分支援目前的大多數除了低功耗版之外的主流平台,
主要使用手鎖螺絲,安裝上相當便利。

強化背板雖然是塑膠的,不過畢竟反而不用擔心短路問題,筆者覺得不是大問題。
附贈的導熱膏屬於黏稠型的,使用的時候建議先適當溫熱接觸面、來減少磨合期。
稍微有點小遺憾的是,這孩子沒有附上勢必會使用到的一分二4pin線,實在滿可惜的。
ETS-T40F-W出廠時只預先安裝了一顆風扇,第二顆風扇則是利用附件中的扣具來安裝。

將扣具用風扇螺絲鎖上,再貼上附贈的防震片就好囉,不用提醒,請注意安裝方向b
風扇本身是市售的白蝠風扇,2200轉、白色LED燈、支援PWM。

若是不希望風扇太吵的話,機軸上方有實體切換器,
可以自由將最大轉速設定在1500、1800或2200。
LED燈也可以透過連接的開關關閉。
三、試組裝 ETS-T40F-W的安裝難度就塔散來說不算高,
至少是剛脫離原廠插pin式固定具的好選擇。

本次安裝在Z87平台上,將長螺絲穿過背板上對應的安裝孔即可嵌入主機板背面。

四個長螺絲在帽緣部分有一平口,可以抵住背板,
防止在鎖固的時候滑動,相當貼心。

安裝完背板之後,套上四個固定帽、接著鎖上兩片Intel用的固定具。

固定具使用四顆附彈簧的手鎖螺絲固定,可以避免鎖太緊滑牙或是弄壞主機板。

接著就是將塔散按照需要的方向作安裝囉,
點上散熱膏、按照塔頂標示的風向設定好安裝位置。
記得這時候需要先取下兩邊的風扇才能安裝唷。
ETS-T40F-W的固定方式是由一片橫片穿過中央、
將底部壓上熱源,並透過左右兩側手鎖螺絲固定。

固定完成之後,將風扇扣上鰭片,就能完成塔散的安裝。
這裡要注意的是,
白蝠風扇和所有的蝠字輩孩子一樣,結構稱不上太穩定,需要溫柔一點來。
這對風扇扣具是
T40到
ETS-T40F-W的改進中,相當值得讚許的部分。
比起大多數塔散使用的鐵絲固定法,這種扣具更加便利也不傷鰭片b

固定完雙面風扇之後,
ETS-T40F-W的最大特色立刻就顯示出來了。

或左或右、即使是八通道的主機板也不會妨礙到記憶體安裝的絕高相容性。

譬如海風、若浪之花,純白的
ENERMAX T40fit White Cluster,您意下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