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ARCTIC首款CPU水冷散熱器 老牌散熱器大廠
ARCTIC 社進軍AIO CPU水冷散熱器的第一款產品,和
SilverStone不約而同的,採用超厚冷排的產品做為第一款主打。
除了本次開箱的120規格之外,也有
240規格─以及顯卡專用的
Accelero Hybrid系列產品線。
搭著清晨五點的早班車,佐鳥帶著她來到台中車站。下一個目的地是埔里:距離合歡山最接近的城市。
在埔里租了車,爬上曲折的台14線。很幸運地,原本的封路管制在佐鳥到達翠峰時剛好解除。經過2個多小時的路程,最後來到的,便是 合歡山登山口 。

來到這裡面對的是零下一度的低溫、對電子零件絕對致命的無形濕氣,你也會覺得佐鳥瘋了嗎?
可是呢,如果其中有能讓你也感到開心的成分的話,就陪著佐鳥一起瘋吧(〃∀〃)
一、外觀與設計
ARCTIC Liquid Freezer 120是由瑞士的散熱品牌
ARCTIC推出的一體式CPU水冷散熱器,台灣是由
樂維科技代理。
從封面的照片就能立刻看出那與120mmAIO不成比例的厚重冷排,以及預載的雙12公分風扇。

產品編號為LF120,同時適用Intel及AMD CPU。目前在台售價預定在3000元弱,屬於較高價位的產品。

力克同級產品的效能:來自49mm厚排、雙扇與高效幫浦。官方的5930K燒機測試中,微幅領先
Corsair H75,並且僅僅只有30分貝的噪音。

採用12公分規格的優勢,能夠輕易相容絕大多數時下機殼,對注重效能的中塔機殼使用者而言,
Liquid Freezer 120的加厚冷排也能滿足需求。
ARCTIC 社非常貼心地附贈了該社最為暢銷的
MX-4導熱膏在內,改進的FDB風扇則是靜音優先的式樣。

規格方面,幫浦的功耗為2.0W,幫浦的流量為0.6L/min、揚程達1m,雖然與自組水冷的幫浦規格相距甚遠,卻有極小體積的優點。
水冷頭為銅底微水道設計,搭配120*155*49mm的120規格全鋁冷排。
公式解熱能力達到250W,支援Intel 2011/115X,AMD AM2 FM1 FM2安裝腳位。
產品總重量是密度驚人的942公克。

開啟外箱上蓋,便可以看到他們為自家FB專頁(
ARCTIC )打的廣告,內部便是分裝好的產品本體囉。

接下來將進行產品開箱與外觀、配件介紹,從佐鳥的觀點來說,
Liquid Freezer 120的配件並不是最豐富豪華的,沒有太多花俏的配件,是款純機能取向的產品。
二、本體近照
產品內容一覽,由左至右分別是說明書、導熱膏、散熱器本體、
F12 PWM風扇、安裝扣具與螺絲。

首先是幫浦冷頭近照,塑膠鏡面上蓋印刷著
ARCTIC社商標,沒有LED特效、也沒有看到明顯的可拆結構。
延伸出的水冷管不可變向,內部管徑為6mm、外包2mm厚的黑色橡膠管... ... 在現在的環境下有重要的抗凍作用(笑

冷頭底部是半拋光,並沒有到全鏡面。至於冷頭與幫浦結合的方式則是透過一圈8枚梅花螺絲固定。
看到這招牌的冷頭形狀,對AIO比較熟悉的玩家很快就會聯想到
Asetek 吧?甚至同時為 Intel 及 AMD兩家CPU廠商推出原廠水冷套件的代工大廠。

幫浦採用3pin供電,這意味著幫浦本身是無法控速的。不過玩過AIO的玩家大都知道,AIO的幫浦稱不上是會發出噪音的東西。

厚達49mm的全鋁冷排,搭配雙PWM靜音效能風扇。佐鳥也期待過這款冷排會不會是雙層水道─甚至採用銅管的設計... ... 不過目前確定產品為全鋁的單層水道產品。

厚達5cm的水冷排,氣勢磅礡。

厚度實測:紮實的49mm厚,在一體式水冷中無疑屬於巨排。

鰭片近照,
Liquid Freezer的冷排一共有14條扁狀水道,透過細致彎折的鰭片進行散熱。
這款冷排的鰭片屬於高密度型,散熱效能較好,不過相對風阻較高。

看到這裡的商標就確信了,沒有意外這款散熱器是由
ARCTIC設計、
Asetek 代工製造。
三、配件與扣具
Liquid Freezer 120的
F12 PWM風扇採用CFD設計,能夠確保平均風流、強化散熱同時降低噪音。
最高轉速是1350rpm,這對於水冷系統而言,是滿少見的低轉風扇配置。

兩顆風扇都自帶可串接的PWM電源線,這一口氣解決了水冷系統的一項麻煩問題:風扇太多需要分接。
使用時只需要簡單的將兩個風扇串接同一條線上即可。

扣具總覽,兩枚對應Intel 及AMD的金屬扣具,加上X型的塑膠背板強化骨。
ARCTIC Liquid Freezer 的大型化冷頭使用薄鐵片作為扣具,對懷舊的玩家而言比較可惜的是,已經不支援775及1366腳位的主機板了。

扣具的安裝是透過扣具上的突起與冷頭下方缺口相結合為之。

要注意的是,這個扣具裝上去之後基本上就拆不下來了,佐鳥試過了,穩固到不行 (´・_・`)
貳、Liquid Freezer 120散熱器組裝
外景的最後,讓我們實際安裝
Liquid Freezer看看吧!
對不起,機殼是真的帶不上來... ... 這邊就只示範主機板上的安裝囉。

首先安裝風扇,八枚M4規格的槍灰色風扇螺絲,搭配四片防鎖穿的銅質華司。由於螺絲的長度是以穿過機殼安裝為基準設定,所以為了避免只安裝風扇時不慎鎖傷冷排,可以將這四片墊片墊在朝內的那顆風扇螺絲上、或是墊在外側防止鎖傷機殼。

裝上風扇的冷排,總厚度達到9公分!

前面提到的風扇電源可以像這樣串接,省去了再裝一條1分2線的麻煩。

示範扣具使用的主機板是
ASRock Z87E-ITX主機板,這款主機板的特色是CPU插槽十分靠近上方... 這點對佐鳥而言很重要b
記憶體插槽上插的則是
AVEXIR 宇帷國際的
Core series紅光記憶體。

陪佐鳥開箱的小雪兔~ 小時候就超嚮往能自己做的了XD

將強化骨放置在背板上,支架在主機板背後有規畫好對應的缺口,可以服貼地安裝上。
然而不難發現的,這款支架的厚度有點大,沒有主機板背面開口的機殼會不會碰上問題,就待實務驗證了。

接著從正面對應的腳位將115X用的雙外牙固定螺絲鎖上。

接著點上散熱膏... ... 欸?
其實在氣溫這麼低的地方佐鳥有件事很好奇,所以在開箱到一半的時候就把
MX-4埋進了雪裡。
結果整包硬化了XD
MX-4冰沙,意下如何呢?

點完導熱膏後就是安裝冷頭了,平均地押上冷頭之後鎖上四角的手鎖螺絲,就能完成安裝囉。

安裝完成圖!
本來想再悠哉的多拍幾張的... ... 可是... ...
竟然開始下雨了啊QAO!!!!

不過剛好...時間也不早了,佐鳥也就在這裡整裝下山了,如果再晚些恐怕就要下雪了呢。
回到家裡之後還有測試與拆解要進行,是
Liquid Freezer對抗140規格一體式與自組式水冷的越級打怪行程,繼續看下去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