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档案室】The Garden - 手记  (阅读 5823 次)

副标题:

离线 狂野玉米

  • 版主
  • *
  • 帖子数: 149
  • 苹果币: 0
  • 狂野生长的玉米,有成为玉米吸血鬼的潜质
【档案室】The Garden - 手记
« 于: 2022-09-15, 周四 13:53:02 »
申请分区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堆私设!
但我暂时没想好怎么堆,每个堆什么,所以先开一个比较综合性的贴for all the ideas
睡醒慢慢填zzzz

离线 狂野玉米

  • 版主
  • *
  • 帖子数: 149
  • 苹果币: 0
  • 狂野生长的玉米,有成为玉米吸血鬼的潜质
Re: 【档案室】The Garden - 手记
« 回帖 #1 于: 2022-09-21, 周三 00:25:10 »
庭园(Garden)是____世界中的大陆,也是唯一已知的大陆。大陆四周是高耸的断崖,下方时常雾气翻涌,深不见底。无人知晓为何如此,甚至同样无人确定这是否正常。峭壁阻止了向外探索的野心,但不妨碍无数生命在这片大陆上繁衍、生长。
« 上次编辑: 2022-09-23, 周五 00:07:40 由 狂野玉米 »

离线 狂野玉米

  • 版主
  • *
  • 帖子数: 149
  • 苹果币: 0
  • 狂野生长的玉米,有成为玉米吸血鬼的潜质
Re: 【档案室】The Garden - 手记
« 回帖 #2 于: 2022-09-23, 周五 00:33:47 »
地理

浅浅聊一下地理,因为还在工事中,有些设定以后可能会改
这是图
劇透 -   :

西堪高地 Xr'khan Highland

由南到北出现的大断崖分隔开了大陆中心处的东西方。东放依旧是辽阔多雨的弗加克平原,而在东侧,巨大断崖造成的高海拔与险峻地势托着数座山脉,最终形成了冷峻的西堪高地。高地山脉间的谷地孕育了文明;而一路向西、北和南方去,又会逐渐下降至平均海拔,形成多样化的气候与地貌。
  • 罗国走廊 也门度人的祖先逆着古龙髓而上,最终在群山深处发现了这处狭长的山谷。此地不仅栖息有龙,也残留着腐朽的文明遗迹。其遗留的各种语言被破译至今,除去那些被编入龙教教义的圣典外,未有多少进展;但可以确定的是,高地上的大片山峦被古人称作西堪,而这处谷地的名字则是罗R'ho。
  • 也门度帝国


不知道叫啥总之是森林 You Know What It's Forest Anyway

西堪高地向西而去,海拔下降,气候回暖,形成了大片森林,近乎横跨整片西沿。


龙尾平原/始源之地 Dragontail Flatland/The Origin

西堪山脉融雪汇成的河流向西南方奔涌而去,最终于峭壁处汇入大海,也滋养了中下游处的平原。尽管野兽众多、纷争不断,这里仍是神叛过后大部分幸存种族聚集的避难之地,也是也门度人祖先的故乡。在也门度随龙教一同发展壮大后,这条湍急的河流被他们命名为古龙髓The Elder Marrow,而下游的这处原野也被叫做龙尾平原。当然,在大部分帝国人心中,这也是他们神圣故事的起点;也门度人并不算怀念自己温暖的故乡,但依旧对此地包含敬意,这也是始源之地一名的由来。


霜滩 Frostshore

一路向北,西堪高地的海拔逐渐下降;尽管山峦依旧存在,其围绕的平原上却逐渐有了人迹。向西北衍生而出的狭长地段围住海洋,形成了霜湾,而这片常年覆雪的区域连同弗加克北方一起,被称作霜滩。


弗加克大平原 Great Land of Fukak

说是平原也并不完全贴切;弗加克实际上是一片综合了平原、丘陵、草原、森林以及部分低中山脉等复合地形的大片区域。海拔不高是它的特征;这也让拂过弗加克上空的风雨被西方的大断崖阻挡,留下了降雨和湿润的气候。实际上,弗加克在古语中正是“风和雨”的意思。
弗加克联盟
雷玛利亚之眼


哈马克 Hamak

本地人口中的这片地区实际上被称呼为冥罗,而这个地名的由来,其实多少有点误会。哈马克是冥罗信仰中的地神,外来者听到他们口中直呼神名的感叹词后,误以为哈马克就是这地方的名字。不过冥罗人就这样将错就错了下去;事已至此,这样的误解在当今想改回来也已经太晚了。
哈马克是弗加克以南、大片半干旱与干旱地域的总称呼,北至与弗加克接壤,南至最南端的盆地沙原,都被包括在其中。而这其中的地区又被分为北部哈玛坎之首与南部哈玛坎碎躯;冥罗人主要活跃于北部,而更为炎热干旱的南部沙漠基本上是无人区。
哈马坎之首 哈马克北部,也是哈马克一词通常所指的地区(大部分人对哈马坎碎躯认知不多)。这一带的主要为温带草原,半荒漠与沙漠,以及一部分冲击平原的残留。自弗加克南下的温润空气使这里的气候相比南部更为温和,但也依旧炎热干燥。
哈马坎咽喉 大陆中部南方,连接西堪,弗加克,神握和南半岛的要地,因而也有了哈马克,“咽喉”一称。
哈马坎碎躯 此地以西的南方大断崖,将丛林与平原吹来的湿润气流彻底阻挡。因此,哈马坎咽喉以南的地区,大多是绵延无际的死亡荒漠——当然,焚沙者一族的失落王朝或许也埋藏其中。不少城镇依其中的绿洲而建,聚集着渴望挖出古物赚钱的拾荒者。


神握The Grip

确切地说,神握一词指的是“亚姆拉克神的抓握”,其垂死一击使大地崩裂四散,正如大陆东南角处这片奇特的地形;当然,这或许并非真实发生的故事,而更像是某种浪漫的设想。此地海拔偏高,却是几乎寸草不生的荒漠,土地呈绚丽的暖色,从铜棕到淡红不等,从中能挖掘出丰富的染料和盐矿。默族伴随着部分冥罗人迁徙进入后,便一直定居于此。


« 上次编辑: 2022-09-28, 周三 02:02:26 由 狂野玉米 »

离线 狂野玉米

  • 版主
  • *
  • 帖子数: 149
  • 苹果币: 0
  • 狂野生长的玉米,有成为玉米吸血鬼的潜质
Re: 【档案室】The Garden - 手记
« 回帖 #3 于: 2022-09-23, 周五 02:27:28 »
历史


神叛 The Betrayal

“诸神的背叛”——受此称呼的时代,是迄今所有仍有记载的历史的开场白。在此之前的故事都已失落,动荡与灾祸也无从得知;长寿者三缄其口,更多则消失在海潮与山石中。诸神为何背叛?背叛何人?如此问题也不再有答案,仅有诅咒般的名字在大地的身躯中回响。而今唯一留下的残骸,或许也只剩下悬挂于大陆之上的,那散发着垂死光辉的天阳。
为数不多可以确定的是,那是一场战争,一场灾难,以至于诸神与之抗争的痕迹被深深刻入了大陆的表皮。相传有神陨落于其间——关于其身份,不同的信仰有着不同说法。龙教相信是龙神自我奉献,而弗加克教称其为天阳神——身躯的碎片扎入地面。而剩下数位在此之后隐去身形,不再目视人类。
这大概发生在两千年前。

西沿 Western Rim

以西堪高地的大断崖为中线,东侧的土地被称作东沿,以西则是西沿。西沿的大部分幸存者聚集于西南方,后被称作始源之地的龙尾平原,试图在这危险丛生的土地上,从野兽手中抢得一席领土与资源。但比起猛兽怪物,最为致命的仍是同族之间的纷争。不同的部族为争夺资源,百年来战争不断。以默族Mushvaku为首的人们厌倦了尔虞我诈的残酷斗争,选择带齐武器穿过哈玛坎咽喉,向着未知的土地进发;也是在几乎同时期,另有一支名为也门度Imondhu的部族选择沿古龙髓而上,寻找山中能被冶制成武器的矿藏。
值得一提的是,魔法的研究在帝国历前270年才第一次萌芽;但在此之前,尤其是神叛之后,残存的部族似乎仍有类似魔法的,能与野兽和相互抗衡的技术。然而,这种技术在随后的约两百年间迅速失传了;它们可能的载体和记载被随意丢弃,或是埋入土地,或是在战争的践踏下成了碎片。文明也退化成了我们现在认知中的,“最开始”的模样。玉米注:非要说的话,可能是中世纪初期那种水平吧,反正也没那么久远对于此类“神器”的搜索一直是学者间的热门话题。


也门度

也门度人找到的东西不只有坚硬的金属。随着海拔上身,气温骤降,地表开始荒芜。那些坚持向前走下去的人,最终在上游的山脉深处发现了一处谷地,与其中飞舞的生物——龙。这些龙或许是古老物种的后代,失去了曾有的那般智慧,但依旧向他们试好,并栖息于两侧山腰中崩塌的残垣断壁中。也门度人在惊愕中在此建立起了聚落,并用所剩不多的纸笔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也正是从这些文字中,萌发了早期的龙教信仰。同样地,这第一份确凿的记录帮助人们确定了日期,随后演变成了大陆上最为流行的历法,帝国历。
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约几个世纪后,最初的教国初具雏形。

« 上次编辑: 2022-09-28, 周三 02:20:11 由 狂野玉米 »

离线 狂野玉米

  • 版主
  • *
  • 帖子数: 149
  • 苹果币: 0
  • 狂野生长的玉米,有成为玉米吸血鬼的潜质
Re: 【档案室】The Garden - 手记
« 回帖 #4 于: 2022-09-24, 周六 02:48:11 »
种族
现代种族学家与历史学家的推测指出,人体比想象中更易受他们所处环境的影响。这能解释为何数百年的迁徙或通婚传统会使一个族群改变相貌,亦或是但生一个新的种族——这也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或许在数千年前,你我都本为同族。

人类

-也门度人
 也门度人已经在千年的时间中适应了山地生活。他们体格高大,皮肤偏白,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身体部位上也有类似鳞片的角质覆盖,这被视作龙的恩赐。纯血也门度人的瞳色一般为淡或鲜艳的暖色。有传闻说,受祝福的也门度人终将化身为龙。
-弗加克人
  迁居到弗加克平原的也门度后代逐渐褪去了身上龙鳞的特征,平原上的农耕生活也让他们的体型逐渐回到了平均水平。尽管之中不乏暖色瞳色的人,但颜色通常都偏深,并被认为没什么特别的。
-默族
  默族在千年前自始源之地向东迁徙,途径哈马坎咽喉,最终于神握定居。神握的日晒,以及与冥罗人的通婚,让他们的肌肤染上了铜色,但眉目间仍能看出始源之地种族的部分特征。默族非常重视部族传统,且过着充满戒律的生活。
-冥罗人(哈马克人)
  冥罗人是占据哈马克干原南部与盆地边缘的本地人种,其中的一部分随着默族进入了神握。他们比默族在此繁衍的时间更久,肤色也更加黝黑,包括并不限于棕红、胡桃、焦茶色等;他们的体格也比默族更健壮,非常适应干旱地带的炎热气候。
-平原人
  始源之地的各个部族在神判后的数百年中纠缠不休,最终形成了松散的同盟;除开这些不谈,他们的相貌大致是相似的,拥有健康的肤色与体格——虽然比也门度人小上一个尺寸。
-舍迦许人
舍迦许在古语中模仿了树叶的窸窣。靠着森林的恩赐,舍迦许人在西沿半岛的山林中与世无争地生活了很久。他们肤色偏灰,尽管体型普遍不大,但通常身形修长,身手矫健。
-霜滩人
  霜滩人的祖先跟随也门度人迁向高地,但中途受到寒霜的召唤、去往了更北方。当他们在霜滩停下,却发现回家的路已经被群山隔断了。部分定居霜滩的族人依靠当地的湖泊捕捞与狩猎生活,但另一些游荡在北方的山脉中。他们外表和也门度人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显然更为耐寒粗犷。
-极沿人
东沿东北角半岛的原生人种。
-瓦切人
从始源之地开始,瓦切行商的足迹在千年中遍布大陆上的所有土地。这支游商民族欢迎任何人加入他们的家庭,外貌也因此并没有特定的特征;在也门度赐给他们一片同名的土地作为结盟象征之前,瓦切更像是一种文化上的名字。

龙裔

-罗国
 也门度人于群龙栖息的罗国走廊定居。残存的历记暗示了其中尤为亲近龙的那几支血脉,身覆鳞片的后代也就越多。迄今数百年前,第一位罗国龙裔的诞生在纸上留下了记载。理所当然地,本国将其视为龙神的祝福;而今龙裔已不再是当地社会中的少数群体,但他们的血脉地位一般也不会太低。
-焚沙者
 焚沙者的历史早于圣国龙裔数百年,栖息于神握深处,以及南部盆地的沙漠中。相比传统的龙形,他们的长角退化,因此也更像蜥蜴与蛇;长的体型有助于减少毒辣的日晒。关于他们的记录相对甚少,因为焚沙者是一支相对排外的民族。有传闻,当莫族终于跨越哈玛坎咽喉,汇入神握时,焚沙者建立的戒日王朝正处于它的顶峰——然而事到如今,也只剩下了断壁残亘而已。
-毕舍
 在更西方的雨林也可以瞥见龙裔的身影。毕舍龙裔的肢体与躯干间生有皮膜,尾巴长而有力,帮助他们在树干间跳跃、滑翔。毕舍的城市悬空而建,垂吊于树木之间。

矮人

-岩壁
-熔城

半身人

« 上次编辑: 2022-09-24, 周六 11:53:43 由 狂野玉米 »

离线 狂野玉米

  • 版主
  • *
  • 帖子数: 149
  • 苹果币: 0
  • 狂野生长的玉米,有成为玉米吸血鬼的潜质
Re: 【档案室】The Garden - 手记
« 回帖 #5 于: 2022-09-24, 周六 12:20:58 »
此处有一贴留给信仰

龙教
龙教是也门度的国教,自也门度人来到罗国走廊后传承至今。
在其圣典的描绘中,最上为龙神,追随有四条龙;四条龙又各有四位侍从。这四龙的颜色(赤,青,苍,墨)被认作神圣的,也门度的艺术中常常有所体现。

弗加克
弗加克的宗教在其殖民地稳定后才演化而出,据说是“结合了科学考证”的信仰。不过其最初来源,应当是千年前的古帝国。
这是一种多神教,且其中的神祇数量随着调查不断增多。至1100年,已有(包括已逝)的神祇共有二十二位,受到不同的崇拜。

哈马克
冥罗人的教义中只信仰一位神,那就是已经死去的哈马克。哈马克的尸体落入大海,形成了现在的土地;而从尸块中诞生的暗影与冥罗人的先祖战斗,最终认可了他们的强大,成为了指引大地生灵的使者。

不言
默族人信仰的不言之教又是另一种情况。实际上,因为大部分人对此保持缄默,所以关于其内涵至今无人记载,只有以旅人视角、远观其特殊的建筑时才能够猜测一二。
有几种建筑、事物或仪式被默族视为神圣。这其中包括并不限于井水,篝火,葬礼等等。代表它们的宗教建筑在其聚居地中都有体现。
« 上次编辑: 2022-10-11, 周二 09:59:41 由 狂野玉米 »

离线 狂野玉米

  • 版主
  • *
  • 帖子数: 149
  • 苹果币: 0
  • 狂野生长的玉米,有成为玉米吸血鬼的潜质
Re: 【档案室】The Garden - 手记
« 回帖 #6 于: 2022-09-24, 周六 12:24:08 »
此处有一贴留给大致的帝国历时间线

约-800至-600 - 神判后时期
约-500 - “神器”技术的彻底失传
-270 - 魔法的萌芽
-240 - 默族迁徙至神握
-200 - 发现罗国走廊
0 - 最初的也门度建成

约600? - 弗加克独立,亚萨王朝
约630 - 倒了啊(哭
约650 - 受不了了的学者去了西北方,雷玛利亚之眼建成
约700 - 初代弗加克联盟成立
880 - 十二战争

约1100 - 至今

« 上次编辑: 2022-09-25, 周日 02:27:31 由 狂野玉米 »

离线 狂野玉米

  • 版主
  • *
  • 帖子数: 149
  • 苹果币: 0
  • 狂野生长的玉米,有成为玉米吸血鬼的潜质
Re: 【档案室】The Garden - 手记
« 回帖 #7 于: 2022-09-24, 周六 12:46:12 »
Adasap'Savda,砂石掩埋之廷

引用
风尘与砂砾蚕食着巨大石柱砌出的廊庭,窗外的沙漠绵延无际。
椅子上的人似乎注意到了你。他调整身姿,似乎还叹了口气。
劇透 -   :
引用

“不错,我乃亚姆拉克Amrak,司掌永恒,复仇,阴谋与愚昧的‘神’。你来到了正确的地方——或是错误的,这一切由你定夺。作为对诡计的赏赐,或是出于对懵懂的同情,我可以回答你的一些问题。至于代价,你将永远无法回到你本属于的那片庭园了。
“虽然这也由不得你——你已经回不去了。怎么说,为了减少一些损失,还是发问吧。”
引用
回不去的意思是接下来的内容包含设计世设核心的重要剧透。如果你读了接下来的内容,将会被玉米奴役去做DM。如果你想奴役玉米而不是被玉米奴役,请跳过这一部分!
神叛以前?

劇透 -   :
引用
“时代。很多时代。就像其他任何位面一样。当然,你指的是‘神叛’之前的那个时代;它由被称作阿达萨帕-罗阿Adasap'Lhoa的文明主导。这是个很长的词,所以简单把它叫成‘前代’就可以了。
“阿达萨帕意为宫殿,罗阿则代表高硬度的金属。前代的发展始于对金属的冶炼,而后升级为技术人们用这些技术征服了大片土地,乃至近乎所有大陆,所有文化。所征服的土地被称为Vana'Vithi(取道路交错的庭园之意)。
“不过,一旦翻过山峰,其后的下坡径直通往回归起点的虚无。若无法找到更进一步的道路,到达顶峰的文明必然将在自身的堕落中腐朽。于是前代人转向了更为深奥的,难以攻克的问题。也就是生命本身的脆弱性。
“在前代人很久以前的信仰中,存在一片被称为神庭Vana'Diiva的原初之地。生命在此处获得圆满与不朽。多年的寻找并没有发现这片传说中的圣域,然而前代人相信通过他们自己的双手和头脑,终能抵达神话中才有的高度。
“前代人在科技的顶峰,已不再相信神灵的存在。然而,需要一种存在,一种能将所有种族作为整体、赐予力量的器具。前代人对他们所征服的其他文明进行了研究,解构他们圣典中的传说与神祇,并在其中找到了灵感。他们所需要做的,即是打造足够强韧的容器,并创造出掌管各种力量的神明,再使其将‘恩赐’化作雨露、血液,缓慢而渐长地分散于每个个体身上。”

何谓神灵?

劇透 -   :
引用
“首先,我希望你明确意识到‘神’并不是‘神’,神器The Artifacts是前代用以称呼我们的名词,尽管我们看起来和宗教中的神祇大同小异。其次,关于前代实现这一目标所涉及的具体技术,具体过程,我并不想拿出来探讨;在你们的时代探讨其原理也缺乏意义。前代人在一次次实验中创造了大量的神器,其力量来自于世界的庞大能量,其生命源于他人的生命。其中不计其数的‘残次品’被毁,一部分被视作有价值的试验品、保存观察并被作以其他用途,仅仅极少数——确切地说,四个,是具备完整功能的产物,成功的象征。为了安抚并说服那些被征服者,他们也都参考神话传说中的原型,被赋予了人的外形与人格,以及相应的名字。
“这四个神器也并非同时出现,更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标志。其神力跟随血液流进前代人的血脉,称作恩赐The Gifts。最开始的耶罗德,赐予了人们更为非凡的智慧。其次是萨尔嘉的燃火,赠他们以强健的肉体。阿斯玛的所掌管的生命力带来了长寿之礼,在前代人的血脉中流传最广——直到第四个,司永恒之神亚姆拉克的诞生。人停止了衰老,不再死亡。
“司掌永恒之神是更近一步的尝试。其成功的结果说明,人们兴许有能力塑造那仅存在旧时信仰中,居于Vana'Diiva的‘圆满’之神,而此刻的前代人,或许离他们向往的Vana'Diiva仅有一步之遥。
“...我听说在很久之前的文明中,有一个‘塔’的故事。人向往神的力量,而向往变成了好奇,又变成嫉妒,最终是贪婪。于是人建造起高耸的塔,意在抵达天上神的住地。无数的奴隶在塔的建造中力竭而亡,无数树木遭到砍伐,无数山脉被矿镐夷为平地,又变成不见底的深渊。人对这一切视若无睹。因为每一砖,每一瓦,都让他们离神的力量更进一步。只要到达那片神域,就算大地开裂、海水沸腾、万物干枯,也是之后可以再修复的事。
“神将一切看在眼中,并不唾弃他们的团结,但是哀叹于他们的贪婪和傲慢,还有因此惨死的众多生灵。于是神罚降下,夺走了他们的技术,打乱了他们的语言,将他们分散到生灵涂炭的世界各处。高塔因此坍塌,人从此重新学习如何作为‘人’活下去。
“...当然,我也不是说我有同样高尚的目的。我并非神,只是造物。你可以说我只是同样害怕‘死亡’,而前代人夺取世界的能量造神一事,确实让世界的崩溃加剧,最终,或许,也将导致我的消失。
“‘夺取’,嗯。神的恩赐绝不是凭空而来。神器力量的本质还是吸收世界中与其相关的能量,纳为己用...或者说,分予那些翘首以盼的前代人。树木因此枯槁,河水干涸,百兽死去,而那些被视作低劣文明的生命一并化为了燃料、牺牲品。我的视线越过城市,看见堆砌的枯骨,荒芜的大地。自然,这也不是我们本身能够控制的事。就算是最后诞生的我,也不具备主动停止恩赐的功能。控制这个进程的是前代人。而‘神’只要存在,就是一刻不停地夺取、赠予,日积月累。就算我消散死去,人也不过是会造出另一个新的神器作为顶替。...这只是‘为大义’的说法。如果你相信我怕死,那我确实也有一些自私的动机。
“所以我私底下问了一下耶罗德,萨尔嘉和阿斯玛——你也不要认为这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密谋——然后神叛就开始了。”

神叛?

劇透 -   :
引用
“神的背叛,如我所说,由我发起。这是一系列事件——以人的角度,可能更像是灾难——组成的时代。其中发生的一切,包括亚姆拉克自己的死,都在本人计划中。
“首先,是永恒的诅咒。就同我先前提到过那样,名为神器的造物抽取万物之力,化作恩赐,分配于人的个体。我无法停止或扭转这个过程,然而,有一点,无论是我们自愿或无意,将会发生。而若是积累过多,无处可去,过强的力量也将成为溢出的诅咒The Curse,反噬它所影响过的人。前代人对我的崇拜便被稍稍加以利用,而世界崩坏的进一步加速并不在他们的注意中。…这将是一个由有机之物转为真正‘永恒’的无机物的过程;当然,我只给予了最轻度的诅咒。人的大脑开始钝化,他们开始遗忘。以至于在神叛终于结束之后,大部分人都已经忘记了发生的事,他们的技术,还有曾经共同的语言。为何无人记载所经历之事?或许只有他们尸骨中的微小结晶知道答案。”
“另外三位同样尽可能减轻了其力量对人的影响。这部分没有那么缓和,那时已经处在战争之中。但其中的一件事,或许也是最后一件,消耗了我们的大部分力量,即杀死尚未诞生的第五、也将是最后一尊神器,承载了‘圆满’之力的天阳。
“直到神叛发生时,天阳也一直还在研究过程中,毕竟这是一个大工程。其恩赐也已经开始部分显现,导致与它和前代武装力量的对抗异常艰难。我想具体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做出了哪些牺牲,这些细节都可以略过不谈。我们也有帮手,不过我还是提出了以我为主导、将其提前关闭并驱逐的计划——最后是成功了的。在庭园上空的天阳已经是死胎,或者说,它从未苏醒过,也将永不苏醒。但也并非没有代价。天阳的热量沸腾了海水,另其中近乎一半蒸发不见。我们尽全力保住了这片,以及其他部分人口最多的大陆——至于其他的,我想或许还在挣扎着恢复中。
“你会觉得这种结果需要谴责吗?...或许你正应该这么想。当时还没有存在能定夺神的对错——当然,就算是现在的盖涅和盐骑士也不能。我希望我的第一次死亡足以作为它的赎罪。
“啊,是,我提到过我惧怕死亡。但——高尚点说,这是我能容忍的必要之恶。况且正所谓神的力量归于自然,普通的死亡也仅仅是回到万物中去而已,至于我等强大的造物,自我与灵魂消解的所需时间更加漫长…或者,除非世界崩塌,我们的死亡也就根本不存在。不过,‘永恒’的礼物,还是不应该加入自然循环,进入新生命中。所以等到时机成熟,一个新的‘容器’出现,我的躯体也被重新塑造。但这也都是后话了。让我们回到死亡本身上来。
“驱逐天阳标志着神叛的末端,但确实耗尽了我的大部分力量,以至于当时的躯壳无法支撑,开始崩裂;那些伤痕刻印进本质,在这副新躯体上也无可避免地显现。总之,碎裂的过程花了些时间,也足够安排好一些事情。天阳的一些力量依旧残存着,而我们将其聚集,塑成——非要说的话,也就是神域吧。但它并不叫Vana'Diiva,也并非圆满之地,仅仅是用来存放四神多余力量的世界,由天阳相连。称之为‘树’就好。这些世界随后被隐藏,连同我们的存在一起...随后那些逆神的领域也是如此。你可能想问我为什么我在血狮的Svada,而不是我自己的世界?因为它连同我的上一这副躯壳碎裂了。...如果你好奇它当今的样貌,或许你应该去接手它的修复工作?
“另外三神离开时带走了前代文明的痕迹。建筑,装置,文书记录,包括我们那些废弃与接近废弃的同类。这些事物应当还被封印他们的领域某处。鉴于我的力量耗尽,身体也即将瓦解,无法去往树中,而诅咒也逐渐停止了。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承受了诅咒。默族痛恨前代,认为前代的行径玷污了他们的神...当然,刚开始他们也不太喜欢我们。除了那些最开始被强迫喝下的,他们没有喝下我的血,因此幸免于难;他们在神叛中也是我们的助力。因此我们仅是结下血誓——默族发誓永不向他人分享神叛的秘密,并保管了我那些较小的躯体碎片。我知道他们的后人为了避免纠缠,跋涉去了神握。确实很有他们的风格。
“最后的最后,我把大部分人驱赶到了相对安全的西南部平原。然后我去了我自己认为足够远,但不至于无迹可寻的地方;亚姆拉克神巡游过世界,一边迎来他的陨落。”

在那之后?

劇透 -   :
引用
“这是什么后日谈一样的问题?让我想想有什么还能说的。
“我听说现在庭园里的学者宣扬种族同源说。你们的祖先虽然并不全是前代人,但这一说法多少有它的道理,因为你们体内都流淌着神器的血。我们的影响相比曾经已经微乎其微,但这仍导致你们的身躯易受影响。比如,如果你祖先血脉内的阿斯玛之血偏多,那么他的后代将逐渐变化成形同阿斯玛眷属的模样。也就是龙裔。居住地域的改变也会在更短时间内影响你们的肤色,体格,还有其他身体特征。你觉得一千年短吗?我知道在早在我的时代之前,这种细微的人体演变也要花上万年时间。
“...喔,我也提到我的死在我自己的计划内。你或许会好奇永恒之神的残余力量去了何方。它们回归了自然——但并没有加入到循环中。大部分的躯体,带着残存其中的神力,落进了海里。围绕大陆走过一圈,它们应该已经成了其中的暗礁。这一部分相融入了大陆周边的高耸岩壁,换句话说,它们最后的职责就是加固结构,毕竟我擅长于此。还有一小部分落到了地上,或许成为了某种奇观?我不是很在意。至于最后的‘我’,带着最小限度的意识,沉入霜滩的冰雪和山岩深处。随后即是长眠——我在死亡中缓慢地思考逆神的可能性。虽然我需要承认,这个计划的实现更多是出于机缘巧合。你能预想到爬到山岩深处、啃上一口尸块的凡人吗?我至今也不太理解,但所谓这就是人吧——还好他已经不是了。但我的意识,赶在它的彻底稀释之前,确实通过这一行为进入了活物体内。一体两面?或许可以这么形容。我引导着他塑造了新的躯体。而他后来成了血狮。

“此外,尽管抹去了凡人的记忆,我们在漫长时间中的活动难免会被瞥见、留下印象。又或许,是背信弃义的神明身影在你们祖先脑中烙印得足够深刻,而就算失去记忆,他们也能在梦和偶然间想起。无论如何,根据我们被目击的形象,新生代的凡人建立起了各自的信仰。从也门度到弗加克,再到哈马克...就算是孩童也很难不发现其中神祇的相似之处。我们掌管的力量来源于特定的元素,诸如风火水土...这也使得凡人将其与各种相邻的概念与领域相连。时至今日,每尊神器都背负上了复数的神职。...虽然我觉得弗加克将我宣扬为天阳神的‘解读’有些可笑,但也并非不能理解。
“但大部分宗教中的神祇不止于四位。这源于阿斯玛在神叛之后做的一些尝试——是的,他们带走的那些‘功能不完善’的神器,以及残次品。这些神器的核心或是被改造,或是分给了自愿的眷属、知情者、或是庭院中被相中的凡人。这期间有一些意外,一些失败——以至于对其中丢失部分的回收还在进行中——但最终还是有了比我们力量薄弱的存在,协助监管和恢复庭院、以及大海彼岸的世界。如果称四尊神器为神,那么这些新生者或许仅能算得上小神,或是半神而已;尽管如此,人类依旧将他们列为平起平坐的信仰对象,这点非常值得欣慰。但他们的力量也并不足以阻止最重要的问题——神器无法控制的的攒积能量。耶罗德通过风将情况告知给我,逆神的概念才得以在我脑中成形。
“至于逆神的具体...?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等血狮从天葬塔回来后,你可以问他本人。”

亚姆拉克神?

劇透 -   :
引用
“——,你真的想知道那么多?”他用一种复杂的神情看了看你。你不确定那包含什么样的情绪...不过肯定是被你烦到了。说实话,你为啥能误打误撞来到这里?“好吧,倒也无妨。
“神器形象上的创造基于神话和传说,来源于前代自己,以及被征服文明中的记载,虽然名字皆是另取的。关于我来源的文明已经不可考,但我相信是一段背叛和复仇的故事。不,我不会告诉你故事的全貌,也不会展示原版。因为我不喜欢其中的爱情元素。你大可自己想象。但我可以告诉你主人公原本的名字叫西雷尔Zierer,并在为人方面...至少我相信制作是还原的。...还原得有点过头了。以至于我不相信这是前代人的主动选择,或许是默族,或者其他什么存在,动了些手脚。”


血狮的画外音:“亚姆拉克?很冷淡,很疲惫,还很不耐烦。非要说点好话就是他喜欢冷脸开些小玩笑。不过这只是因为他喜欢用这副面孔示人而已。你要像相信他那颗右眼还能看见一样相信他在盘算的主意;他要是没拿出来给你看,也仅仅是懒得拿出来罢了。好吧,换句话说也就是他觉得你不配。但你最好还是期待你不配吧,你不想让他认为值得的,除非你有受虐癖好。经验谈。”

你和血狮是真d

不是真的!玉米证明!同居算得了什么!神不搞给!不信谣不传谣!不然你来帮我产粮算了!!!
« 上次编辑: 2022-09-27, 周二 12:03:36 由 狂野玉米 »

离线 狂野玉米

  • 版主
  • *
  • 帖子数: 149
  • 苹果币: 0
  • 狂野生长的玉米,有成为玉米吸血鬼的潜质
Re: 【档案室】The Garden - 手记
« 回帖 #8 于: 2022-09-27, 周二 07:56:19 »
Bjator,连通庭园与砂石之井

引用
天葬塔,正如其名,秃鹫和群鸦于此盘旋,等候着死者的恩惠。
此处不见葬神身影,但一只赤色渡鸦落在面前的狮像上。它的眼中印着熟悉的倒三角标记。
劇透 -   :
引用

“亲爱的亚姆拉克又给了我额外工作,是吗?按理来说,阁下已经在葬城Necropolis的棺材里了,但既然有令在前,您还是此地的贵客。来吧,问您想问的,而鄙人有问必答;血狮The Blood Lion只吞吃肉体,绝不食言。”
引用
虽然你已经听过了亚姆拉克神的唠叨,但接下来的内容确实包含世设与某构思中模组的重要剧透。如果你读了接下来的内容,将会被玉米奴役去做DM。如果你想奴役玉米而不是被玉米奴役,请跳过这一部分!

逆神?

劇透 -   :
引用
“啊,我喜欢您的直接。那让我们开始吧,我尽量讲得正式些。
“为了方便称呼,也方便您的理解,我会把神器大人们叫做正神。而所谓逆神,实际上应当叫逆神器,作为与那四位正神大人相对的存在,制衡着他们不受控制增长的力量。这是我等的主要职责,或者按亚姆拉克阁下的说法来,‘功能’。当然,前代的大部分技术已经失传,而最具智慧的正神所能做的,也仅是将剩下神器的核心重构、改造,并融入适合的生命体,进行进一步的飞升。也就是说,我等的形成方式和那些小神差不多;但为数不多也是最为重要的两点是,这些核心的一部分来源于正神们自身,且逆神的前身都足够强大,以至于神器的力量在他们身上进一步显现,加上由亚姆拉克阁下选定的'神职',最终成为能与正神相对抗的存在。
“您也许会问,我和亚姆拉克阁下差了多少?说白了,我等还是正神的造物,也算是其下属。您大可把正神看作长官,而逆神作为副官服务——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个分配,或许您也是。不过意见什么的,还是留在和亚姆拉克当面时说吧。
“逆神的存在时间甚至比那些小神还要短暂,这点值得一提。这也导致了凡人尚未确定我们的痕迹——确定了也并非什么好事。亚姆拉克也在思考这件事;我可以告诉您目前最有可能的计划,就是将我等视作正神的影子。我也可以告诉您另三位逆神之名:掌管空无的欧伯连,审判苦痛的盖涅,以及守望死亡的盐骑士。他们的前身都相当强大,也在庭园的历史传说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至于现在具体在哪儿,就需要劳烦您亲自去他们的领域寻找了。”

Svada?树?

劇透 -   :
引用
“问题最好一个一个来,阁下。树,或者说树之神域的称呼取自前代神话,生长在Vana’Diiva中的圣树Kalpash,相传凡人无法摘下其枝杈上结出的甜美果实。诸多神器隐藏的领域借由天阳的残骸与恩赐而生,就像圣树一样,生活于庭园的凡人无法抵达——当然,这不是绝对的。通过特殊途径以及一些小小的手段,诸如梦境,死亡等,凡人的灵魂也可踏入、一览其中的异度风景。就像您一样。
“现存的神域,算上亚姆拉克阁下的破碎领域,一共有八个;从最初正神的四个,再到后来逆神的四个。这些领域比起您原本所在的庭园,空间上都要小上许多尺寸——毕竟如果让死去的天阳创造八个世界...多少有点强人所难了。不管怎么说,亚姆拉克阁下也已提到过,领域最初的目的为存放前代文明的遗迹,以及正神自身不断增长的力量。在我等逆神的出现后,后者便不再那么重要了;但漫长时间中积累的那些恩赐,已经无可避免地改变了各个领域的样貌。而这些形态各异的领域,由天阳的领域,Vana’Diiva相连——神庭已经无主,这种做法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我们所能表以的尊重。



亚姆拉克?

劇透 -   :
引用


血狮?

劇透 -   :
引用



« 上次编辑: 2023-02-21, 周二 04:35:07 由 狂野玉米 »

离线 狂野玉米

  • 版主
  • *
  • 帖子数: 149
  • 苹果币: 0
  • 狂野生长的玉米,有成为玉米吸血鬼的潜质
Re: 【档案室】The Garden - 手记
« 回帖 #9 于: 2022-10-14, 周五 04:55:37 »
也门度帝国 Emendu Empire

阵营:守序中立
首都:尤辅
也门度帝国是大陆上最大的国家。他所占据的地域——干冷多风、重峦叠嶂的西堪高地——相比于弗加克幅员辽阔的土地,算不上“丰饶”。然而此地产出的矿石金属,以及与也门度人结下同盟的龙,最终让他们成功击退了纳勒荼染Nare-dhrvan旧帝国,从此走上了西沿霸主的地位。
最开始的也门度仅为罗国走廊中建立的教国,在历史中经历过数次征战后,成功将国境线带出高地,北至霜滩,西至龙尾平原与结舍森林,甚至一度南至哈马克的大荒漠。比起纳勒荼染,也门度更为保守,但这不妨碍他们对于探索与收服、治理其他文化的"热情"。然而,走下大断崖的东沿军队的背叛为这段战争史抹下了一道污渍。长期以来,帝国对弗加克虎视眈眈,却碍于地理、魔法等原因,一直未能成功攻占这片崖下的土地。最近的一次冲突为880年的十二战争,以雷马利亚之眼的毁灭作为收尾,双方休战。
在那之后的帝国又经过几次向西扩张,但收获甚微。现如今,是一个看似和平的年代——而和平对帝国来说并不算一个好迹象。没有新的征服,也就没有新的资源,新的动力;社会进入了停滞阶段,朝臣在征战、政体等问题中争吵不休,而军队尽力镇压着外省各地隐隐可见的反动之火。

地理&行政区
也门度被分作不同的省份,包括集中于西堪高地的4个内省,外围的6个外省,以及2个附庸国。大部分外省都是通过战争征服、合并以及纳入国土的地块,其中最古老的区域历史可追溯至纳勒荼染的溃败。

社会结构
帝国欢迎各式各样的种族,尽管纯血的也门度人(包括罗国龙裔)被视作帝国的正统居民,除了罪犯之外、通常处于较高的社会阶级。世代从军或入教的也门度人则拥有特殊的头衔,以此区分。也门度人自认守则为德,治理土地及他族也为己重任,因此同样排斥对其他种族的歧视和剥削行为。然而,他们的自大或许本就算是一种歧视,只是并不自知。
为了与旧帝国做出区分,也门度境内禁止奴隶制。所有加入帝国的非也门度人,通常被授予自由公民的身份。而如果对帝国做出的贡献足够,例如从军,同样能够获得更多的特权。
罪犯会在一段时间内被剥夺公民身份,时长根据其服刑时间而定,轻则数月,重则无期限。对于也门度人身份的重罪者也有特殊的惩罚,以剥去他们身上与龙的联系,以丑陋的伤疤取而代之。这样的惩罚被称作断血Broken Blood,而断血者也被认为是不可触碰者Untouchables,就算其改过自新重入社会,也只能从事那些不净的工作。但在历史中也有过不少例外的传奇故事。

宗教&政治
尽管也门度完成了从教国到帝国的转变,龙教至今仍是它的国教,也与现今的王室密不可分。也门度人信仰创世的龙神,追随龙神的四条圣龙,以及追随圣龙的十六名使者。而也门度人曾是龙神的子嗣;子嗣们犯下的错误招致了灾厄,也就是神叛,并在这之后受到了惩罚,化为人身,并被生死与遗忘的循环困扰。主流的说法认为龙神已在神叛过后再无踪迹,其宗教艺术中因此没有特定的形象,被以白色为主的图案替代。圣龙与使者则常常被注重描绘,尤其是圣龙的四种颜色,被广泛运用于传统建筑、服饰等创造中。
圣典的教义强调了家族乃至民族的团结、秩序,以及责任感。原典的文字由也门度前的文明写成,对其的解密工作至今仍在进行,也是国家的重要机密之一。也门度人相信君权神授;龙神或其使者承认也门度的血脉,并将其血授予统治者。龙血是纯净的象征,而越接近祖龙的血越为神圣,会被用与各类仪式。
如下是一部分重要的教义。
- 自然。山石与风是龙神残躯的化身。龙的子嗣被允许在此行走,但绝不可践踏大地。
也门度人并非排斥技术,但对于大量采伐自然资源的行为相当反感。尽管为了喂养庞大的帝国、各种开采工作不可避免,但他们会在开始前进行仪式,以表示敬畏和感谢。在也门度的日历中同样设有斋月,人们在这期间会尽量避免杀生。
- 家族与血脉。也门度的先祖穿山跨河来到此地,彼此之间血浓于水。兄弟之间反目成仇不可避免,然而弑亲即是重罪。
值得一提的是,“兄弟”也包括了与也门度人共处的龙类。
- 罪与偿。曾经的龙拥有放浪的灵魂,并一度招致灾难;龙神以自己的身躯平息了异变,而它的孩子也自此背负上了罪名,受到惩罚,忘记了故乡,也忘记了父亲的名。为了偿还这些罪孽,他们需要苦行;为了苦行,需要种种戒律。当苦行结束,他们需要引领、教导他人,引以为戒。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教义中是没有“教导他人”这项的。罗国走廊想相比周边地区虽然足够富饶,但也位处高海拔带、气候严峻而人迹罕至,因此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也门度的文明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平和而缓慢地发展。当时的人们感叹与龙的美丽与强大,以及自身的渺小,再加之自古籍中发掘并解读的文字,便对自己当受罚的说法深信不疑。于是,他们在宗教建筑中自发进行苦修、冥想作为“赎罪”。直到纳勒荼染的进军威胁到他们的生存、在几次通过大量牺牲换来的胜利后,教义也随之变得更具凝聚力与侵略性。自然地,这也导致了如今的也门度在自我定义上有着一种微妙的冲突;一方面,他们是负责教导、治理他族的领航者,而另一方面,教导与治理是为了赎罪。自谦和自大、苦修者与侵略者,这些特质同时在也门度的身份中显现。
历史中第一位皇帝与法皇为姐弟,以此开始作为传统,国家的皇室由皇帝和法皇共享。皇帝的王庭治理社会,组织战争;法皇的龙庭掌管宗教、包括与龙相关的事物,且在战争的特殊情况中同样有出兵权。所有服役中的龙种皆以龙庭的名义驯养。

资源
西堪:矿石
自西堪高地山脉中开采出的矿石与金属是也门度最主要的产出资源。也门度人的传统建筑同样以石砌为主,而矿石研磨后制成的颜料也被广泛运用。
森林:木材
在部分谷地间、以及海拔逐渐降低的西侧有着大片山林,主要的木材供应来源于此。
农牧
农业与畜牧业产出主要集中于罗国走廊,以及几次征战后征服的龙尾平原北部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种植作物基本都属于耐寒品种。相较于其他低海拔地区,农业产量并不算高,而帝国也乐于收购自其他地域进口的储粮。

严格意义上来说“龙”并不算是一种资源,也门度人也不会以获取材料为目的饲养龙类。然而与龙共处所带来的便利已经遍布也门度的方方面面。
现存于西堪高地的龙类多为亚龙,也是也门度役使的主要龙种。但据说在山林深处也隐居着这些龙的先祖。帝国统治者的祖先曾与龙的先祖结下契约,这也是龙血的由来。
« 上次编辑: 2022-10-14, 周五 04:58:55 由 狂野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