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珠宝与艺术品 Gems, Jewelry, and Art Objects。这些物品在市场中能够以其全额价格进行交易,而且既可以将其兑换成货币,也可以直接用作硬通币来进行交易。对于特别有价值的财宝,DM 可能会要求你到一座大城镇或是大社群里寻找买家。
其它智力检定。当你执行以下行动时,DM 可能会要求你进行智力检定:
- 不使用言语与他人沟通
- 给一件贵重品估价
- 搜集材料以伪装成一名城市守卫通过某处
- 伪造文书
- 忆起关于一门手艺或行业的知识
- 在技术性游戏中获胜
出于游戏性和真实性的双重考虑,我认为大部分时候DM应当确保此类宝石交易是合乎价值的,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PC通过正常渠道花费500金币正常购买的钻石价值即为500金币,宝石的这种价值由DM负责界定并受到该局游戏中的魔网认可(这里采用前面一些回复中的说法,我觉得很有意思)。冒险中找到的宝石由PC委托宝石商人估价或自行估价,通常数值也应该相对精确。
如果有其他因素导致PC购买的宝石价值与其价格不符,或者估价与实际出现偏差(这两种情况往往和剧情有关),DM应当在描述中给出说明引导PL,例如:
- PC们在深水城街头的一个小孩手中买下了一件猫眼石吊坠。该小孩衣衫褴褛,样貌可怜,自称是为了给病重的母亲筹钱治病才上街推销这件旧首饰。这种情况下,PC购买的首饰价值很可能与他们的实际花费不符。对方可能急于将母亲的首饰脱手变现,因此出售价格低于真实价值;对方也可能是专门欺骗他人同情心从中获利的深水城街溜子,PC们买下的吊坠实际上一文不值。DM可以在交易前后描述对方的状态以便PC推测对方意图决定是否购买吊坠,并在稍后允许他们对这件物品进行估价。
- PC们经历一段冒险后回到无冬城,找到一家珠宝铺,把他们在冒险中得到的宝石交给店主鉴定。该店主认为宝石堆中的一颗钻石价值不菲,决定虚报价格好从PC们手中将其低价收购,赚个差价。DM可以描述店主当着PC们的面检查这一小堆宝石并在碰到那颗钻石的时候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微妙的神情,随后他报出一个听上去明显偏低的价格,宣称这堆玩意儿只值这个价。
- PC进行DC12的智力检定试图判断一颗宝石的价值,但没通过。DM可以描述PC看了半天觉得这玩意怎么也该值个50金币吧,但实际上宝石的价值在200金币以上。这样的调整既反映了检定失败的后果,又不至于严重破坏PL的游戏体验。
实际上大部分时候这种细枝末节的经济问题都不会是一个团里的重点,毕竟5e的经济系统确实有点幽默。单纯为了限制复活或者类似目的对PC所购买的施法材料进行价值微调更是毫无正面意义,比如主楼提到的500金币买到的钻石实际只值490金币,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调整幅度,带给PL的感觉有且只有“DM一定是故意削了材料价值来恶心我们”,而不是自己受到了奸商的欺骗或者慧眼不识珠。调成400金币可能都会(在情绪意义上)好上不少;如果在购买时没有任何说明,等到小队里的战士都躺板板了法师都开始吟唱咒文了,DM才突然来一句“哦不好意思其实你们那天碰到的商人是个奸商导致你们500金买的钻石正正好不值这个价不能用来复活这个死了的队友”,那就更恶劣了。我建议不要这样做,想想就算了,真这么干局面容易从TRPG转变成真人P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