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杂想】Pbta是否可以视为一种以叙事节奏为基准的架构,以区别于传统的以模拟现实为基准的架构?  (阅读 1038 次)

副标题:

离线 雷泽

  • Guard
  • **
  • 帖子数: 227
  • 苹果币: 0
插一句,其实GNS的分类现在也被认为是过于简单的划分,实际上不管是游戏还是玩家的喜好都不能简单地分进三类里面。这里推荐一下MDA理论 http://www.cs.northwestern.edu/~hunicke/MDA.pdf
GNS应该是一种RPG的划分,而MDA,从该pdf里的内容来看,应该是一种更广泛种类的游戏设计方法。

离线 cmoon

  • Chivary
  • *****
  • 帖子数: 1216
  • 苹果币: 6
  • 年轻的半人马第一次看到人类的时候,那是一个令他失望的发现。
 为什么给出GNS模型?
     Vincent Baker所管理的forge论坛正是这个理论的发源处,他本人自然是这一理论的拥趸,PBTA自然更是这一理论的体现。自然借此背景谈论PBTA才比较合理,如果说什么要简化,甚至搬出MDA这个电子游戏理论,是不是有些一厢情愿了呢。

离线 paro

  • Knight
  • ***
  • 帖子数: 309
  • 苹果币: 5
为什么给出GNS模型?
     Vincent Baker所管理的forge论坛正是这个理论的发源处,他本人自然是这一理论的拥趸,PBTA自然更是这一理论的体现。自然借此背景谈论PBTA才比较合理,如果说什么要简化,甚至搬出MDA这个电子游戏理论,是不是有些一厢情愿了呢。

嘶……

1. 我开头说了“插一句”。
2. Vincent Baker 本人没有说过他支持哪一种理论,事实上有人认为 PbtA 的游戏设计体现了 MDA 理论的思想(来源)。
3. 我没有说要简化 GNS 理论。恰恰相反,我认为 GNS 是过于简单的粗暴划分。
4. MDA 不只是“电子游戏理论”。即使在原论文中,作者给出的例子也包括了从棋类游戏到其它桌面游戏的各种形式的游戏。
« 上次编辑: 2023-03-21, 周二 17:11:14 由 paro »

离线 雷泽

  • Guard
  • **
  • 帖子数: 227
  • 苹果币: 0
为什么给出GNS模型?
     Vincent Baker所管理的forge论坛正是这个理论的发源处,他本人自然是这一理论的拥趸,PBTA自然更是这一理论的体现。自然借此背景谈论PBTA才比较合理,如果说什么要简化,甚至搬出MDA这个电子游戏理论,是不是有些一厢情愿了呢。

嘶……

1. 我开头说了“插一句”。
2. Vincent Baker 本人没有说过他支持哪一种理论,事实上有人认为 PbtA 的游戏设计体现了 MDA 理论的思想(来源)。
3. 我没有说要简化 GNS 理论。恰恰相反,我认为 GNS 是过于简单的粗暴划分。
4. MDA 不只是“电子游戏理论”。即使在原论文中,作者给出的例子也包括了从棋类游戏到其它桌面游戏的各种形式的游戏。
突然想到,把模拟主义的可信性对应机制M(Mechanics),爽点对应美学A(Aesthetics),而PbtA的Move作为故事动力学部分D(Dynamics);似乎有一种隐约的关联性,这也许是一种融和模拟主义和叙述主义的可行之路。